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谁不是一边在朋友圈装乖巧,一边在微博蹦迪

作者:Vista看天下 来源:Vista看天下 公众号
分享到:

04-27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处于对人生充满怀疑,无限痛苦和疑惑时,发出的疑问。


而今四百年过去了,对人生充满怀疑的年轻人依旧有很多,但发出的疑问,却变成了——


“微信还是微博,这是个问题。”



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有了两幅面孔,一边在朋友圈乖巧懂事,一边在微博放飞自我。


别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日天怼地,大杀四方,但一到网上,立马谨小慎微,连一句小小的吐槽都要想着是发在熟人串门的朋友圈,还是生人乱逛的微博。


这种事情就像是长大,似乎是不知不觉,又似乎是一夜之间。


首先,是为了躲避父母以及各位长辈的注视。



在童年经典《家有儿女》的主题曲《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里有这么一句:“我说妈妈呀,哎呀呀,可不可以让我有个可以完全放松的角落。放松的角落,有许许多多漫画和我最爱最炫的罗纳尔多。”


而微信,在没加爸妈前就是一个完全放松的角落,可以吐槽,逗比,耍宝,开黄腔,但加了父母之后,“完全放松的角落”顿时变成了“放进没有加锁抽屉的日记本”。


像用什么头像,发什么表情包等基本限制就不说了,最莫名其妙的,当属朋友圈。


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爸妈们立马能给你脑补出十万字小剧场。


一张穿的稍微清凉点儿的自拍——“女孩子怎么可以只穿内衣出门!快回去给我换了!”



穷哭了,求包养——“就算没钱也不能卖身呀!跟我和你爸要……等等,前几天不就给你钱了吗?怎么一下子就用完了!


@雷莎Plus:大学的时候发过一个「穷哭了求包养」,我妈打着电话过来骂我说对我真失望,怎么会变成那样,她教育我这么多年我都学了些什么不正经的。


笑尿了——“儿子,你那儿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廖俊焜:记得有一次我发了一句「笑尿了」,我妈非要带我去欧亚男科。



吸猫——“自己都养不起来,还养其他畜生!


@西野七:我上次开玩笑说这只猫好像我弟,我妈说你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能说这种话,如果你弟说你像猫你会怎么想,我说那我会很开心啊。



刚准备想跟爸妈辩白几句,解释一下这都是年轻人时下流行的调侃,不用太在意,但刚准备开口,就发现你爸的朋友圈——



你妈的朋友圈——



好的!我马上改!现在就把头像换成荷塘月色!



而除了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爸妈,刚认识几个月的同事也是朋友圈重点关注对象。


当代年轻人的日子啊,说是生活,其实跟生存差不多。


早上八九点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到了周末光是补觉就浪费掉一天的时间,再除去上厕所,等外卖,洗衣服,打扫房间等琐碎杂事,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


因此,生活大部分情绪都来自工作,但任何事情一旦涉及利益,和你等同利益经受者(同事)就会非常敏感了。


加班累了吐槽一句吧,他们说你对工作时长有意见;


上班时间发个稍微情绪的话的朋友圈吧,他们总觉得你含沙射影意有所指;


发了“层次低”的东西吧,他们觉得你“心智不成熟”难当大任;


最近行为稍微有点怪异吧,他们会更加关注你,担心你是否有什么不对劲;


……


差不多你永远不知道你当下的情绪波动,会蝴蝶效应而触动到哪一位同事的神经,从而在工作中加戏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而除了这些情感与利益的纠葛当事人,其他成百上千的好友,如聊过几句的前同事、去年的供应商,面试的hr、快递小哥、甚至卖菜大妈,天南海北,谁也不知道谁的过去。


因此,每条朋友圈下面的评论就是一次炸裂三观的对抗。


日常丧气,日常出现人生导师教你做人;


周末花钱多了抱怨一下,有人说你炫富,有人说你哭穷;


生活不易工作辛苦,你妈下一秒在家族群艾特你《马云成功的十个秘诀


说几句男女平等,指不定哪个直男癌大谈女孩就不能太有野心;


发个爱豆照片喊声“我老公好帅”,隔壁女德班高级学员立即抵达现场指责你不要在公众场合言语失当;


……


虽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简简单单一个分享自己当下情绪与经历的平台,却被各种解读,实在是让人厌烦。


于是长此以往,为了不心累,要没不发,要么就全都是‘love and peace’,“Keep calm and carry on”,父母不天天问了,领导也觉得你积极了。所有的一切都特别美好,但真实的你却被人视而不见。


前段时间,一位旅游博主Sara在Ins上火了。


看Sara的Ins,你会觉得这简直就是完美的“别人的生活”。前往各地旅行,拍各种自在清新的照片,认识不同世界的人,看不同的风景,每一张都是天气大好。



但实际上,Sara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志愿者,除了照片里的风景,她每天的生活是去采访当地受到虐待的女性,并记录下她们的生活。


网友只看到了她在泰姬陵前留下唯美背影——



却没有看到她一些被泼硫酸的受害人的合照——



看到了印度旧德里市的夕阳——



却没没看到贫民窟里被家暴的女性的照片——



她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有人不想看啊!


相比于我们认为的分享生活,总有一些人上网是为了消遣和凑趣。他们不想看到任何让自己不开心的事物,直面人性本身或撕扯或残酷的那一面,一旦风吹草动,他们就会闻风而起:“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些东西。”


因此,所有因为这群人忍下的狂喜、不爽和无奈,到了后期,就全都转移到微博上。


且变本加厉!


朋友圈: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微博:我怎么还没死!


朋友圈:今天天气真好 嘤嘤嘤!

微博:mmp 太阳这么大 晒你妈呢


朋友圈:从今天开始好好过日子!

微博:这瓜皮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朋友圈:今天又被生活治愈了。

微博:活着真令人绝望啊麻烦让我先死。


朋友圈:最近三天动态只有一首分享的歌

微博:最近三小时发了三十条微博


“有的人看朋友圈以为她死了,其实她今天发了几百条微博”。



就这样,微信成了人设,成了薛宝钗,成了上进青年、高知分子、能扛事儿的同事、好说话的甲方;而微博则成了真我,成了潘金莲,成了大放厥词的喷子、造作的颓废文青、以及花痴八卦的路人。


孤独而敏感的当代年轻人宁可把真心话讲给无数陌生人听,也不要在一个众人观望的平台上怀着被人暗处揣度的恐惧自说自话。



相比于朋友圈的熟人和半生不熟的人,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大广场形式,上面树立各种各样的旗子与三观。


有人就当个纯粹的追星女孩,有人疯狂地转发抽奖,有人倒垃圾似的宣泄负能量,有人把它当成是一个日记本……发什么的都有。


而正因为发什么的都有,也不会有人太过在意。反倒是当某些极端情绪戳到别人,更能得到呼应与理解。


最终,朋友圈沦落成人际需求,微博则变成了精神需求。


但不管微博还是朋友圈,当下情绪的出口,还是不得不逼自己表现的面貌,都是在社会夹缝中求生的真实自己。


狡兔三窟,我们无法评判谁好谁坏,不过既然改变不了他人,就只能给自己找退路。这是成年人的社交礼仪,迟早都要懂得的。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女孩受辱 | 实力演员 | 鸿茅药酒 | 网红西安

土味语录 | 强奸未遂 | 各地特色 | 解压奇招


阅读9072
朋友 
举报0
关注Vista看天下微信号:gh_52a264d064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Vista看天下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