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戴森Cyclone V10测评:懒癌和猫奴都可以试试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28


戴森(Dyson)Cyclone V10宣布发售(3月20日)的一个月后,我终于拿到了机器,题图就是全家福。


1. 猫奴们,床褥吸头了解一下


我拿到的是Absolute,搭配了六款吸头:两个地板吸头——软绒滚筒吸头和直驱式吸头、床褥吸头、缝隙软毛(宽嘴)两用吸头、迷你除尘软毛刷、缝隙清洁吸头。

 

软绒滚筒吸头和直驱式吸头的差别是,前者更适合硬质地板,适合较大的颗粒物;后者更适合地毯,比如清理藏在地摊里的头发、灰尘等等。


左:软绒滚筒吸头;右:直驱式吸头


从上到下:迷你除尘软毛刷、缝隙软毛(宽嘴)两用吸头、缝隙清洁吸头


我用软绒滚筒吸头试吸了小米,过一遍就可以清理干净。



缝隙软毛(宽嘴)两用吸头:带有刷子的吸头可以边刷边吸,主要用于灯具、百叶窗、书架等。迷你除尘软毛刷可以清洁电脑键盘、屏幕等。


我用缝隙软毛(宽嘴)两用吸头清洁了下键盘


缝隙清洁吸头的优势是可以处理狭窄空间,比如藏在座椅缝隙的零食粉末、头发、粉尘等。


缝隙清洁吸头处理狭小缝隙


作为一位资深猫奴,养两只猫的困扰就是屋里各处粘毛。床褥吸头适用于床褥、沙发、以及一切柔软面的家具,可以“消除”人的头发、猫毛、螨虫、柳絮、灰尘等等。我在床上倒了一些粉末,过一遍就干净了。



美中不足的是,床褥吸头更适合床笠,如果是不固定的床单或者被罩的话,会被吸入吸头,所以需要用手拽住床单,而且建议使用低速档。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床单或者被罩有脱线的情况会比较麻烦,脱掉的线会被会卷到吸头中,而且很难清理,如下图所示。



尽管V10的马达重量从V8的225g降到了125g,但机身、长杆加吸头的重量大约在2.58kg左右。如果是清理高处或者床单,对于女生来说,手持时间长了胳膊会有点酸。当然如果你长期健身并且大臂肌肉发达的话,这个问题可能不存在。


2. 流线型机身

 

相较上一代,V10在从外观上的变化不大,但对机器的内部构造进行了调整,调整为流线型机身(In-line format)。V10将集尘筒和气旋的位置从原来向下的位置转了90度,马达、集尘筒和气旋组处在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使气流通路更加通畅,从而提高能效。

 


这样的调整也让倾倒垃圾发生了变化。

 

3. 强迫症和洁癖的“噩梦”:集尘桶无法冲水清洗

  

集尘桶开口位置的改变让倾倒垃圾变得更方便了。


由于V8的重心在底座,而集尘桶出口的位置与手持位置呈90度,倾倒垃圾的时候会出现垃圾洒出的状况。V10对此做了一些调整,把集尘桶的开口横了过来,与手持方式一致,避免了垃圾倒歪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强迫症和洁癖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左侧V8,右侧V10

  

但是,可能让洁癖和强迫症患者无法接受的是,尘土会粘到集尘桶壁上,但是集尘桶又无法用水直接冲洗,只能用布或者纸巾擦拭。吸头的清理也同样如此,因为里面有马达。


4. 续航时长提升至60分钟


V10采用了7芯高能锂电池组,在续航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由V8的40分钟提升至了60分钟。经过测试,在低速模式下,两款滚刷的连续工作时长约为40分钟。

  

V10一次充电的时长为3~5小时,且不支持快充。戴森工程师对此的解释是:快充会非常明显地损害电池寿命;绝大多数家庭每天进行清理时间非常集中,基本一次充电可满足全屋的清洁。

  

还有一个变化是,V8之前的产品在放入底座时需要先插入,再扣上。而V10的充电接口从机身尾部调整至电池组前部,挂上时就插入了电源。


 

而且,墙挂式的设计也节省了空间,尤其适合空间较小的室内。


此外,V10从原来的两档增加到了三挡,变成静音、标准、MAX三挡。如果是一般性的清洁,选择静音或标准模式就可以。


5. 噪音还是有点大

 

V10从低档最高档的噪音分别为67、71、83dB。V8只有两个档位,噪音为68dB和81dB。不过,V10MAX档的吸力比V8的提高了13%。可能是我比较严格,个人认为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还是有点吵。

 

6. 总结


总体来说,V10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续航能力上的提升。室内空间不超过80平米的情况下,充满一次电可以完成地板、沙发和床的清洁。当然,如果你的屋子比较大,而且又是年底大扫除的话,还需要处理那些平时不会清洁地方,比如百叶窗、墙角缝隙,这种情况下,V10可能还需要第二次充电。



 虎Cares 


你戏很多吼,还不来释放一下

2018虎Cares全新「职场丧T」预售上线

助你逆战北上广,怼死戏精同事路人和老板


阅读9052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