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花400万留学”后难回本,出国留学到底为什么?

作者:Hello海归网 来源:Hello海归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29


本文来自公众号: 美国本科留学


1847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漂洋过海三个月,在轰隆的汽笛声中抵达纽约。7年后,他带着耶鲁大学第一张颁给中国人的毕业证书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位“海归”。

百余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虽然出国留学的人数连年增多,“海归”数量的增长也不甘示弱。21世纪初,每100名出国留学生大约只有17人学成回国,而到了2017年,每100名出国留学生约有79人回国发展。

出国留学几百万的花费,每个留学生心里也想着尽快回本。有一则新闻,一位吴姓留美学生称,在美国花400万留学8年,回国后找一份薪酬满意的工作却十分不容易,这笔投资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回本。


留美学生:花费400万,回本不知何年

来源:广州日报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回国工作。


回国工作半年后,吴凯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在面试时刚一开口说话就被面试官声色俱厉地喝令停下。那还不是最恐怖的梦,他曾经梦到自己浑身是血,大声呼救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噩梦中惊醒后,他浑身都是汗。


在美国留学8年,吴凯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最终他却选择了回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吴凯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那些打算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家长更理性一些。


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


刚到美国,吴凯还是一名17岁的少年。他像一头闯入森林迷了路的小鹿,生活全凭在美国的姑妈安排。一年后开启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兴奋。


“我的英语口语算不错的了,但专业课还是非常吃力,像听天书一般。”吴凯前半年最怕的就是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他感觉有些吃不消,他只好又专门上了一个课外培训班。


“我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


课堂上,吴凯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上课时都是留学生坐在一边,本地学生坐在另一边,白人学生坐在一起,黑人学生坐在一起,作为班上仅有的一名华人面孔,吴凯感受到了孤立。


一次在分组讨论时,没有人愿意和吴凯分在一个组,他希望加入另外一个南美和非洲学生的组,但也遭到拒绝。那段时间,吴凯情绪低落,有了退学的打算。他向学校的华人留学生组织寻求心理辅导,在几位学姐的鼓励下,才放弃了退学的想法。


吴凯有一次专门问了几名美国学生,为什么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对方的回答是中国学生不守秩序,喜欢开豪车炫富。但在吴凯看来,这是他们傲慢的偏见。“在美国校园里,开豪车的中国人很少,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都很高。”


读了一年大学,吴凯发现自己的交往圈子还是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美国朋友。“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周末会一起做饭吃,唱K。”

在美国4年,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天收到三封拒绝信


大四这一年,吴凯曾经连续3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是在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交给导师后,导师觉得选题没有新意,反复更换,他的第五个选题才被老师认可。


与论文同时进行的是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最频繁的时候,吴凯一天有4家单位的面试,上午、下午各两场。但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


2013年7月,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念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


为工作签证而疯狂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 H1B工作签证。 H1B 工作签证每年有6.5万个,还有2万个给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加在一起是8.5万个。2016年,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8.4%,首次参与抽签中签率更低,在5%以下。“研究生中签率高一些,大约是33%。”


“H1B抽签真的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抽中了,皆大欢喜,可以接父母过来美国旅游一趟,抽不中,整个前途都会蒙上阴影,连死的心都有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离开美国。”


2013年,吴凯在第一次抽签中落选了。左思右想,他不得不申请继续去读研究生,这是他最后留在美国的机会了。“很多留学生原本没有打算在美国读研究生,但因为研究生的H1B中签率会高很多,所以,不得不选择去读研究生。但读硕士,每年又要花40万元。”


“我相信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他要回国。吴凯发现,如今海归的含金量在下降,如果应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经历的工作,留学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因为海归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


但吴凯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现在机会非常多,起点低一点不是问题,总比待在美国当边缘人要好。“我相信回国是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我的工作经验不够,可以积累。”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如今,吴凯在香港找到一份工作,因为他的父母在香港。他的目标是将来能找到一份月薪3万元以上的工作。


说到8年的留学经历,吴凯长叹一口气:“现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挣更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实对于海归来说,且不论回国薪资是否真的不佳,单拿薪资回报来衡量留学意义未免狭隘浅薄,对于一个人而言,在年轻的时候有机会看看外面世界,见识更多的繁华盛景,这都是难得的财富积累,无论对事业的长远发展,还是人生价值观的塑造,都有重要意义。


  1.  留学投资短期难“回本”,但长远来看有后发优势。

  2.  “教育投资论”被中国许多家庭推崇,短期看不到回报会困惑。

  3.  拿薪资水平来衡量留学意义十分浅薄,不应该如此衡量。


数据对比显示,出国留学投资短期内确实很难“回本”

在文首提及的新闻中,小吴称自己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如此报道:“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他自己内心盘算,想要“回本”估计这辈子是没戏了。小吴看到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却未必是代表性的。


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收入方面,接近一半的海归每月税后收入范围集中在5千至1万元区间;不足20%的海归收入在1.5万元左右;约四分之一的海归起薪在5000元以下。相比小吴看到的个例,这样的调查数据恐怕要更为可靠。


不过我们确实也看到,出国留学并不是一笔小投资。《齐鲁晚报》2016年的一篇报道援引调查数据称,八成海外留学的成本(学费+生活费)年均30万至50万元,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中,过半数人在海外留学的时间3年以内,总费用100万至150万元间。


出国留学不是一笔小投资


两项数据对比来看,就算百分之百的海归在国内第一份收入能达到1.5万,相比巨额留学支出,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确实很难“回本”。


部分留学生出国“混日子”, 高大上“海归”最终沦为廉价“海带”


海归毕业薪资难以达到预期有多方面原因,而个人能力因素始终是关键。


2017中国海归人才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增量。出国潮和归国潮的同步升温,导致竞争不容小觑。人才济济的时代,海归的光环不再像过去那么耀眼。


同时,留学生本身存在对国内就业市场不了解,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许多环节上,反而不及国内高校毕业生。上述报告显示,约有7成留学生缺乏工作实践经验,但33%左右的应届学生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却高达年收入10到15万。


海龟的光环不像过去那么耀眼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留学生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当前,低龄留学潮越发兴起,许多学生自费出国,原本就是依靠父母“花钱买学历”,在国外面临语言、功课等压力时,消极度日甚至“混日子”,就算最后勉强毕业,能力也远远不达标。回国后,尽管顶着海归的光环,却不能在实际求职中再次蒙混过关。


正如《新京报》评论《“400万留学何时回本”,要先问混日子了没?》一文指出,出国如果只是混,最后只能变成混混,高大上的“海归”最终只会沦为廉价的“海带”。


“教育投资论”浓缩在家庭投资思维上,扮演了错位的角色

基于上述现状,许多留学生及家长感到困惑——高价留学换不来回国后的高薪待遇,留学到底值不值?而此同时也被其他舆论嘲笑。这不免让人想到一个流行词,即“教育投资论”。


学者宋绍英发表于《日本学刊》的《论日本的“教育投资论”》一文介绍,“教育投资论”一词,源于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约在1961年开始使用。这一理论将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强调教育的投资价值和经济效益。据此也可看出,它其实更类似于一个宏观经济发展的概念,这在上世纪许多国家在振兴经济时被普遍利用。


然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当前国内,这一概念似乎正被浓缩在中国家庭投资思维上。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做一种可以短期内获得金钱回报的投入。而许多人也认为,花了巨额财富去留学,如果回国工作赚不回本就一定是亏了。


这也与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大学无用论”内涵一致。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薪资有时还不及早入社会的人,所以一些拿金钱衡量价值的父母认为读大学毫无用处。


2013年,一位名叫玲玲的女生原本已经拿到某本科院校录取通知书,却不被父亲允许就读,其父认为,收废品都比大学毕业后赚的多,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这一案例在当时曾引起全民讨论。


抛却部分留学生是否能力合格的问题,“教育投资论”在许多中国家庭教育投资中实际上扮演了错位的角色。

拿薪资水平来衡量留学意义十分狭隘,海归更具后发优势


但其实,只拿薪资水平来衡量留学或者上大学的意义十分狭隘浅薄,对于一些真正去镀了金,学到了真才实学的留学生而言,“花400万留学”毕业后就算“难回本”,也不必被嘲笑。


只拿薪资水平来衡量留学或者上大学的意义十分狭隘浅薄


首先,即便在金钱回报价值上,留学仍有很大价值。首份工作平均能够拿到5千至1万元左右的薪资其实已经体现出海归的优势所在。一家研究机构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4376元,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毕业生月收入为3599元,均高于城镇居民2016年月均可支配收入(2801元)。相比之下,海归们的起点已经是高多了。


更重要的是,留学生在国内职场发展明显“后劲”更足,由于更加具备国际化视野、外语优势等,无论是涨薪还是晋升都更加提速。《留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起步一样,但海归的优势会在约三年后会显现,他们的薪资一般会比国内的学生高出30%-50%。《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也指出,海归的薪资水平增长快、后劲足,工作第一年的平均年薪为8.3万元,3年后就能达到32.7万元,“世界名校”的光环在后期会逐渐释放出光芒。这样来看,如果拿第一份工作薪资谈“回报”问题,似乎为时尚早。


此外,国家以至企业对于海外留学人才招聘的倾向性政策也足以体现留学的投资价值。


留学的意义也在于视野开阔和价值观再塑,“教育投资论”在此运用不恰当


除了后劲儿更足,就个人而言,在年轻的时候有条件,有机会到外面看看,就价值观的塑造,视野的开放都有重要意义。不妨看看一些留学生对此的具体看法。

留学的意义也在于视野开阔和价值观再塑


例如,王诺诺(网名)曾先后在温哥华和伦敦留学,他在知乎上谈及此问题时说,留学后你可能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也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厕所有100种不同的叫法,而加州其实没有牛肉面。


留学澳洲的江白子(网民)也认为,出国两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活的更清楚了,虽然孤独,但也正在变得更强大。所以说,每一段经历,也许都是你人生的财富积累。这样的价值,无法用薪资回报来衡量,也不应该如此去衡量。


反驳“大学无用论”,同样如此,可参考今日话题《“高考工厂”维系了教育公平》一文。当前“阶级固化论”再被提及,高考、上大学无疑是打破这种规律的最恰当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薪资事实上也远远高于农民工等阶层。而学识的积累、价值观的提升更是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几乎无法达到的。


所以,“教育投资论”在留学,或上大学等教育问题上的简单运用必然是不恰当的。正如金钱不能衡量一切,留学的意义也远远不是回国薪资所能反映的。


“教育投资论”本身更针对长远投资,拿薪资去短期衡量留学价值太片面。再说,好与不好,是否有价值,留学生自身是关键因素,正所谓修行在个人,镀金镀锈还是自己说了算。


下面,小编为大家奉上从职场供求角度定义的美国大学排名

世界上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LinkedIn(领英)公布了一份基于就业及职业发展情况的大学排名,排名依托于LinkedIn超过三亿毕业生用户的自评数据,目前分为八种职业:会计、金融、投资银行、市场营销、软件开发、创业公司的软件开发、设计。目的在于帮助择校的学生选对学校,找到最理想的职业,颇具参考价值。


排行榜如何做出?

对三亿用户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目前用户已超过三亿,通过对用户的毕业院校与现在就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行业中各学校毕业生的从业人数、当前薪水以及所在的级别。


比如在投资银行领域的排名中, LinkedIn不但将各校毕业生进入投行的人数进行了对比,也对这些毕业生在相同毕业年数的情况下所处的级别的因素做了考量。一些学校虽然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数众多,但后续提升空间有限,很少能进入投行高层,排名就会靠后一些。

以毕业生最后的工作作为判断

只统计近八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在LinkedIn网页上,对八种职业分别做了按钮,点开后会显示代表学校的照片以及相关数据,在照片左侧可以添加学校的志愿表以及推荐学校。照片左方显示本领域校友的就职去向的前四名,左下角是会员自己跟这些校友的联结,右边则是从事相似职业的校友。在最下方点击“了解更多学生和校友的职业发展道路”,网页会转到大学页并显示更详细的数据,包括居住地区、就职去向、工作领域、所学专长、技能专长以及人脉关系.


“因为不是所有毕业生都是一个专业,所以我们以毕业生最后在哪一行工作作为判断。举例来说,当我们以投行就业情况给一所学校排名的时候,我们只考虑该校的毕业生在投行工作的有多少。除此之外,我们希望大学排名能够反映现在的就业趋势。因此,我们只把近八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分析。”排行榜制作团队这样解释道。


重新洗牌

行业排名常青藤学校不再“独尊”


在各类专业排名中,老牌常青藤学校通常以自己强大的师资力量排名前列,但在这份排名表上,却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并非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行,而是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通常会倾向于找其他领域的工作。



比如会计专业,常青藤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通常会申请投资银行或者其他相关职业,而非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会计在美国属于一个比较低端的行业,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往往不乐意去给‘四大’之类的公司卖命,因此大部分这类就业机会给了专攻会计的学生。”排行榜制作团队解释道。


同时,与US News这类著名排行榜上的专业排名相比,LinkedIn的排名出入很大,几乎重新洗牌。一些专业领域的强校,其毕业生在这个领域的职场中并不一定“吃香”,反而一些在专业排名中居于中位的学校因为其地理优势,毕业生发展得更好。如在创业公司软件开发行业排行中,斯坦福大学凭借地处硅谷的优势,力压软件开发老牌强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其毕业生能更便利地利用资源,就业状况更好。


不同行业中美国就业前十名大学


金融 Finance Professionals

  •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 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ing

  •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 卫斯理学院 Wellesley College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 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


市场营销 Marketing

  •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 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

  •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会计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 维拉诺瓦大学 Villanova University

  • 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 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

  • 里海大学 Lehigh University

  • 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

  •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费尔菲尔德大学 Fairfield University

  • 圣塔克拉拉大学 Santa Clara University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IUC

  • 维克森林大学 Wake Forest University


软件开发 Software developers

  •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斯坦福大学 Standford University


创业公司软件开发 Software Sevelopers at Startups

  •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 弗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媒体 Media Professionals

  •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 霍夫斯特拉大学 Hofstra University

  •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 霍华德大学 Howard University

  •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 昆尼皮亚克大学 Quinnipiac University

  • 佛罕大学 Fordham University

  •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设计 Designers

  •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 创意研究学院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 设计艺术中心学院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 灵林艺术设计学院 Ringling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圣何塞州立大学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回复关键字:春晚 出书 拍电影 找工作 招聘 职业导师 会员中心 红人馆 会员福利 舞蹈团 宣讲团 活动 校友会 俱乐部 我们 可查看更多内容。

阅读8656
留学 
举报0
关注Hello海归网微信号:hellohaigui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Hello海归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Hello海归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Hello海归网

微信号:hellohaigui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