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没有一部剧破1,今年的国产剧为什么如此“赶客”?

作者:传媒圈 来源:传媒圈 公众号
分享到:

04-30

文丨酸酸酱  来源丨剧研社(ID:juyanshe)


今年自开年以来,国产剧整体收视大盘平淡,目前在播的电视剧中,更是未有一个收视率破1。

 

而纵观过去小半年的国产剧收视,除了《恋爱先生》单集最高收视率曾破2外,其他电视剧的收视均在一点几或者零点几徘徊。


 

而去年,未进入五月份,已接连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人民的名义》火遍大街小巷,《外科风云》《我的前半生》《军师联盟》蓄势待发,《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全年好剧不断,仅上半年就有五部收视率破2的电视剧。


而今年至今还没有一部在口碑、收视、话题讨论度上都表现较佳的爆款剧。观众无剧可看,影视媒体也没有选题可写,为什么今年的收视大盘这么冷?

 

剧集类型单一,观众已审美疲劳

 

国产剧整体收视低迷,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从开年到现在已播的电视剧类型单一却整体缺乏亮点。

 

从第一季度至今,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以都市情感剧为主,这类剧素来是国产剧的短板。开年至今,在播或已播的都市剧评分多停留在5分上下,打分人数也十分有限。



在上列这些剧中,除了靳东、江疏影主演的《恋爱先生》收视反馈还不错,单集最高收视率破2、平均收视率1.56,虽然评分不高,但却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小波的讨论热潮。


而在它之后接连播出的《一路繁花相送》《美好生活》《老男孩》《谈判官》《南方有乔木》,虽均是各卫视重点推动的剧集,但无论在收视还是讨论度上都乏善可陈。



由香港著名小生钟汉良、江疏影主演的《一路繁花相送》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是悄无声息地播出,没形成任何记忆点。由去年电视剧《白鹿原》的导演刘晋执导,张嘉译、宋丹丹、梁天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美好生活》,刚开播时豆瓣评分一路走高,最高时达8.0分,但后来因为剧情老套等各方面的原因,评分开始一路走低,最后收官时,豆瓣最终评分5.2分。

 

与《美好生活》同档对打的《老男孩》,阵容也颇有看头,内地影帝刘烨搭配《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首次亮相小荧屏的林依晨,以及近期势头正猛的雷佳音;另外《老男孩》还是由台湾偶像剧教父级的刘俊杰担任导演,剧组不惜花重金去国外取景,无论是演员还是制作水准都不算弱,但还是难挽最近电视台的收视颓势。



这些类型乃至人设、桥段等方面多有类型的电视剧,容易让观众形成审美疲劳,观众只能转向韩剧、日剧、美剧,或者是捡起一些老剧,比如腾讯重播修复过的《流星花园》,短短几天,播放量已经破2亿,甚至直接离开沙发,更换另外一种娱乐方式,直接不看电视剧。



而往年,由于电视台的排播结构比较多元, 尤其是去年,行业剧、经典名著改编剧、古装正剧、古装玄幻剧、罪案剧多个剧种百花齐放,结构上也更加完整。这也是去年国产剧整体可看性较高的原因,因为除了电视剧本身的品质过硬外,其类型更加多样、细分,给不同审美取向的观众提供了选择空间。

 

分析今年电视剧结构过于单一的原因,必定会联想到去年去年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通知第二条提出:“加强电视剧剧本扶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

 

一直被视为国产剧优势所在的古装剧,因为有“历史”题材的限制,导致很多含有玄幻、架空戏说、宫斗元素的古装剧被搁置。例如,被寄予厚望的《如懿传》和《巴清传》。


  

在政策鼓励现实题材的背景下,许多反应现代生活的都市剧开始成为荧屏的主流,这些都市剧从手法上说不算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又因为剧作水平一般,导致国产剧最近收视大盘一路走低。


“1部剧”公司占主流,优质作品持续超出能力弱


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上半页之所以没有爆款剧,还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中国优质电视剧的制作数量没跟上观众需求。

 

在今年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春季)上,央视索福瑞的相关负责人发布了《电视剧收视报告》,称“2013年~2017年前三季度,仅生产“1部剧”的公司占比从75%升至89.4%,占比逼近九成。其中,2017年前三季度,生产“2部”剧的公司占比仅为6.2%。

 

“1部剧公司”占主流,意外着中国具有持续产出能力的电视剧公司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几家华策、慈文、新丽、正午阳光等这些为数不多的几家影视公司。



制作一部所谓的“爆款剧”,从剧本创作开始算起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去年热播的几部剧无不是如此,《军师联盟》光拍摄用了300多天,《我的前半生》的剧本改编做了两年,《白鹿原》的剧本改编也做了五年。



翻看过去几年国产剧的收视表现,会发现国产剧的“大小年”趋势很严重,比如去年的电视荧屏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2016年,全年的只有三部剧单集最高收视率实现破2,可再倒退一年,2015年,又是《琅琊榜》《伪装者》热播,观众称“国剧崛起的一年”。



为什么会“大小年”严重?因为电视剧产品不像其他商品,研发出来就可以批量生产,它的可复制力不强、常做常新,加上投资又大,人才要求高,因此即便是对于一些有持续产出能力的大公司来说,它每年的产能也是很有限的。


因此,一家公司今年出了爆款剧,可能会暂时进入一段时间的“沉寂期”。或许这也是今年国产剧整体低迷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


阅读8907
国产 
举报0
关注传媒圈微信号:chuanmeiquanz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传媒圈

微信号:chuanmeiquanz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