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那些被打骂的孩子,智商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 | 精选

作者:成长树 来源:成长树 公众号
分享到:

04-30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雨霏

成长树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前几天很多新闻媒体,

都在转发一段奶奶超市内打孙女的视频。


奶奶朝着孩子的身上踢了几脚,

还在孩子被扶起后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很小,

只是4岁孙女想买棒棒糖,

而且执意要买三个,

奶奶身上没带够钱,孙女就躺在地上哭闹。


奶奶气急,就动手打了孙女。


看完这段视频,特别担忧这个挨打的小女孩,

看样子这不是她第一次挨打,

应该也不会是她最后一次挨打。


相比起肉体上所感受到的疼痛,

我想更担心的是孩子大脑和心理所受到的影响。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

学不会正确处理情绪



很多人说,孩子不打不成器,

可是又真正有多少人每次打孩子都丝毫不带情绪的呢?


记得有一期《超级育儿师》里,

有个8岁的男孩叫辰辰。


辰辰妈妈哭诉,

这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发起脾气来还会打她。



育儿师来到辰辰家里,

正好目睹了母子俩因为写作业引起的一场大战。


先是辰辰执拗的在玩电脑,

之后是妈妈跟辰辰之间互相辱骂,对打。



打到最后,

妈妈没有了力气,

坐在床头无奈的对孩子说“去玩儿去吧。”


孩子则继续推了妈妈,

咬牙切齿的对妈妈说:

“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

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在育儿师看到情况无法控制,

去拉辰辰,

育儿师温柔的问辰辰:

你知道你刚才做了什么吗?


辰辰也小声的指着妈妈说:

“她老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

我就是等到现在再反击她。”



这句话说出来让人难以置信,

育儿师都说,

中国人讲究因果报应,

他们家就是这种因果来得太快了。


辰辰的妈妈也亲口承认,

在打孩子的时候,她想到的是老公,

是老公长期在外工作不回家,

她一个人带孩子,心里有太多的委屈和怨恨。


她在无意中,

把这种怨恨发泄在了辰辰身上。


尽管知道打人不对,

但作为一个40岁的人,

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

8岁的辰辰会从母亲身上接收到怨恨,

并且更加难以学会控制情绪。


很多情绪暴躁、行事莽撞、一碰就炸的人,

原生家庭都是习惯于用打骂来解决问题的。


孩子从小没有学会怎样去跟他人沟通,

没有学会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只学会了用打骂来发泄情绪。


只要我认为我是对的,

我就可以打骂其他人。

只要我是强大的,我就可以打骂弱小的人。

只要对方不服从我,我就要用拳头来说话……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步入社会后是很吃亏的。

特别容易被人误解,

同时也容易误解别人,四面树敌。


而这一切,都与父母的打骂教育有关。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

智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美国《世界日报》曾发表过

一项针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的研究。


这项研究历时4年,研究结果表明:

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

未遭体罚的儿童,

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

差距高达28分。


更加直接的证据是一张大脑扫描图,

扫描图上显示的是两个3岁孩子的大脑:



从这张扫描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左边的大脑要比右边大得多,

而且黑暗的区域更少。


神经学家解释,

右边的孩子大脑容量缺少的部分,

很可能导致他缺少一些能力。

比如没有那么聪明,缺少同理心,

也更容易在学业、事业、精神健康方面遇到问题。


造成这种差距的真正原因,

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不同的对待孩子方式。


左边孩子的妈妈

一直给予孩子温柔的爱抚和积极的回应。

右边孩子的妈妈则经常让孩子遭受忽视和打骂。


很多父母打孩子的时候,

会特意强调,打的是手心、屁股这些部位,

没打孩子的脸和脑子。


但其实童年时期是孩子大脑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孩子们需要通过与父母的良性互动和父母对他精心的养育来更好的成长。


一个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

这里所说的“经常”,其实一个月遭受一次打骂就够了:

他们连基本的成长都受影响,

大脑的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更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远的伤害。

父母永远都不可能把笨孩子打聪明,

却能轻易的把聪明的孩子打笨。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

没精力反思自己的问题


“孩子不打老实了,他就不知道他错了”

这是很多父母打孩子时候的想法。

所以哪怕心疼,也会坚持打。


但你知道被打的孩子是怎么想的吗?

他们原本很可能已经知道自己理亏,

可一旦遭遇了过度的打骂,

就会引起很多的副作用。


1、他们会愤恨:

“凭什么这么对我,不公平”;


2、他们也可能会报复,

就像前面提到的辰辰,

挨打时候想着

“现在我打不过你,不过你等着”;


3、他们还可能会叛逆。

你不让我这样,我就偏要这样,

我就是要让你失望,难受。


4、另外一种可能是变得畏缩:

要么就是我偷偷摸摸的,背着你们大人做。

不让你们抓到就可以了。

或者就变得很自卑,畏手畏脚,

不敢跟父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稍微冒一点点风险的事情,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无论孩子是哪一种想法,

最后都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与父母的纠缠和对抗上。

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而跟父母之前关系破裂,

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不断的丧失。

而实际上,不打不骂培养出来的孩子,

反而可能更懂事更好沟通。


《妈妈是超人》中有个桥段,

是节目组分别单独采访嗯哼和妈妈霍思燕。

节目组问嗯哼,

“在你的眼中,妈妈会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情而不高兴?”



嗯哼一秒都没有犹豫就回答:

“就是她从来都没有对我发过脾气”



霍思燕在另一间房间

看到嗯哼的回答也是频频点头道:


“我真的非常爱他,我觉得自从有了他,

自己的脾气确实……我真的好想把他抱在怀里,

我好想他,我好想亲亲他,闻闻他身上的味道,跟他贴一贴……”



节目组问嗯哼,

妈妈有哪些缺点,

哼哼还是一秒都没犹豫,很直接答:“没有”。



在问到在嗯哼眼中,

妈妈跟他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母子俩虽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独自回答,

但却异口同声,最常说的话是:

“我爱你!!!”




不用看太多,

光是看这几个问题的回答,

就可以断言嗯哼是一个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小孩。


他不必因为害怕挨打挨骂而去被迫认错,

所以他会有一张“不被欺负过的脸”;

他不必因为担心父母的厌烦和离去而战战兢兢,

所以他会有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他犯了错误,

也能够相信父母是跟他站在一起的,

把更多的时间专心用在分析状况,解决问题上面。


父母教育他的时候,

他会更愿意去理解父母所说的是否有道理,

这样的成长起来的孩子,

不仅情商智商会更高,

而且更容易去学会反思自己的问题。



不打不骂,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关键


负责任的说,

想要教育好孩子,除了打骂的方式,

父母完全可以选择更有效的方法。


比如最近朋友圈疯传的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老师的一段视频,

里面就提到了怎样应对像文章开头那样,

非要什么东西,

不给买就不起来的孩子。


李教授的方法很简单,

第一步是不要心急,

最好避开众人和亲友,让孩子单独面对教育者。

告诉他“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二步是不打、不骂、不讲大道理、

而且不走开,允许孩子哭。

让孩子明白,

他做的不对,怎样哭闹都是没有效果的。


第三步是给孩子一些安抚,

比如帮孩子擦擦脸,摸摸手。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

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而且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孩子就再不会用撒泼解决问题。

远比打骂要有效。


整段视频比较长,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看看,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有很多,

只是父母要多一些的耐心,

多一些的坚定和多一些的思考。


孩子的成长,

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肯定。

无论打骂看起来是多么的“快速起效”,

都永远是下下策。


爱孩子,

就别让孩子看到你满口说爱,

却面目狰狞的样子。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即可收听下方全部音频



- 小学生必背唐诗解读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 英文有声绘本 -


棕熊,你看到了什么?《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好饿的毛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




…………

- 中文有声绘本 -










…………

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故事



成长树
关注收听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唐诗解读


阅读8838
举报0
关注成长树微信号:gh_cd33e37397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