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后来的我们》深陷退票风波!刘若英和猫眼都说“无辜”,真相扑朔迷离…电影局终于出手!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5-0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4月28日上映,三天票房即突破7.69亿元,成为“五一档”的最大赢家。然而,随着爆款的诞生,票房疑似造假的情况也被曝出,该片在上映首日出现大量集中退票情况,被业内怀疑为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对此,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发行方、售票平台“猫眼”连发两篇声明进行了自查,国家电影局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昨晚,片方和刘若英工作室也终于告别沉默发出声明,一致表示希望尽早查明事实真相。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晚报、新浪微博、新京报、中国电影报等


《后来的我们》官方宣传照


以怀念青春的名义,这个五一假期电影《后来的我们》刷屏了。


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4月28日上映,三天票房即突破7.69亿元,成为“五一档”的最大赢家。


《后来的我们》官方海报


但首映当天晚间,微博知名电影博主“电影票房”曝光了该片的大规模恶性退票情况,并随后粗略计算出《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恶性退票金额可能高达2000万左右。一同流出的还有下面这张疑似此次操作的流程分析图。


图片来源 / @电影票房


随着爆款的诞生,票房疑似造假的情况也被曝出,该片在上映首日出现大量集中退票情况,被业内怀疑为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


票房节节攀升的同时,关于电影恶意大面积退票,票房造假的质疑越演越烈。目前,国家电影局已介入,电影主创团队和猫眼电影平台也做出了回应。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大规模退票的确发生了,但利益相关方却都是无辜模样,事件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事件经过是如何的?


4月28日当天,仅仅一天时间内,《后来的我们》在猫眼票房上获得了高达28704万的票房销售额,而这也让《后来的我们》一举登顶票房首座,成为当日排片冠军。



不过很快,其就在当天发生了令人诡异的退票事件,根据猫眼统计,当天公有38万张票被退,退票金额高达1300万。


随后,各方舆论焦点纷纷指向猫眼,认为做为出品方和发行方的猫眼正是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而猫眼方面也随后发布了两项声明,但这两项声明又把猫眼推上了风口浪尖,让该事件充满了疑点。


我们先来看下这两份声明。




这里简单说下,这两个声明的主要内容,第一份声明表示猫眼与该事件无关,并公布了相关数据。


但第二份声明却表示,当天54%的订单确定是“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并且进行了正常消费。


这就引发了强烈的质疑。


随后,据中国电影报消息,国家电影局关注到《后来的我们》大量集中退票反映之后,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近几日退票信息进行了分析,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后来的我们》官方剧照


4月28日《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大量影院遭到《后来的我们》的退票,因此有推测称,电影通过预售“锁场”炒热度以保排片,再在上映第一天退票,无异于“空手套白狼”。


据央视中国电影报道,某连锁院线经理表示,《后来的我们》退票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左右,而行业里面的正常退票率都是千分之三、千分之二左右,所以《后来的我们》退票率肯定是高的。


图片来源:@电影票房BAR


4月29日,电影局有关负责人已对影片出品方、发行方等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要求立即完善退票机制,认真查明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梳理情况、完善数据,形成书面报告报主管部门。


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哪一部影片,都应该以其影片质量去赢得观众喜爱。电影主管部门坚决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任何票房造假的行为,决不允许任何扰乱电影市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电影产业整体利益和声誉的行为。


对此一旦发现查明,将严肃处理。希望广大电影企业和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遵守《电影产业促进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的电影市场。


与此同时,4月30日晚间,《后来的我们》官方微博以及刘若英团队双双发表声明,呼吁“尽快查明事实真相,早日回到更纯粹的电影讨论之中。”



在刘若英工作室的声明中,表达了三点


第一,希望尽快查明事实真相,让讨论回归电影本身;


第二,刘若英团队在事件发生后,也通过和片方及发行方沟通,希望找到事实真相;


第三,刘若英团队一直以诚信作为行事标准。


《后来的我们》电影官微也发表了一则主旨相近的声明:“希望对事件彻查到底,感谢观众和媒体的关心。”


《后来的我们》官方剧照


《新京报》发表的评论称:


这次预售票刷票退票,不同于过去小范围哄抬票价的黄牛行为,也不同于人为的票房造假,而是对于刚刚兴起的电影预售制的侵蚀。


过去,院线排片一般依靠院线经理的个人经验,可是因为每个月的上映电影的数量太大,而且个人经验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所以院线排片往往没法做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给卖座的电影多排片。直到预售制出现之后,预售票房的数据,成为了院线经理排片的重要参考,院线才有了一项超越个人经验的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机制。

  

可是,如果有人在预售时就恶意刷票推高预售票房,那就会给院线后续排片造成严重误导。这对于观众和院线而言,是一种欺瞒,而对于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而言,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也是对《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亵渎。

  

无论哪一部影片,都应该以其影片质量去赢得观众喜爱,以扭曲的手段赢得票房,最终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这次预售票退票事件,虽然并未完全水落石出,但对中国的电影市场而言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警示:包括网络售票平台的角色定位在内,以及线上线下的利益分配和沟通机制,或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票房不受影响,五一档独占鳌头


在遭受恶意大面积退票质疑后,《后来的我们》排片并没有受到影响,在4月28日上映首日排名占比到达43.8%之后,4月29日、4月30日排片分别为50%、49.6%。截至发稿,今日(5月1日)的排片已达到48.3%,票房已达8.21亿元。


不过,与《后来的我们》不断攀升的票房相反,电影的口碑却直线下降,目前在豆瓣的评分已由最初的7分下降到5.9分。


《后来的我们》目前豆瓣评分


《后来的我们》排片数据(图片来源:猫眼电影专业版)


五一假期是电影的黄金档期,今年五一档共有7部影片即将上映,除了《后来的我们》,徐峥监制并主演的悬疑片《幕后玩家》,陈伟霆、林允、胡军主演《战神纪》都被寄予厚望。


然而,和《后来的我们》相比,后两部影片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截至发稿《幕后玩家》的票房为1.62亿元,而众星云集的《战神纪》票房还不到3000万。


五一档票房数据(图片来源:猫眼电影专业版)


有意思的是,4月29日,《幕后玩家》出品方发出联合声明,针对此次退票事件,“建议各方咨询相关平台和出品发行方探寻真实原因”,“鼓励所有国产电影从业者,遵守正常市场秩序,合理运用宣发动作。”



另一部电影《战神纪》,则从上映第一天起就质疑作品被恶意刷低分、偷票房。《战神纪》官方微博4月29日表示,多个票房平台数据显示,4月29日9:01、11:40、12:02三个时间段内,《战神纪》当日票房在372.4万未有任何增长的情况下,11:40~12:02之间,短短20分钟上映两日累计票房从2064.4万跌至1511.8万。


图片来源 /《战神纪》官方微博


4月30日,《战神纪》官方微博称:


有观众反映,《战神纪》自28号上映伊始,购票后会收到因设备故障无法出票、出票后因各种原因被退票等致使观众无法正常观看《战神纪》的情况。针对此,《战神纪》一定会维权到底,问责到底!



“双重身份”的猫眼被质疑


据每日经济新闻,在这次退票风波中,产生38万张退票的猫眼电影因为同时具有电影出品方和发行方身份而饱受质疑。



上面说到,猫眼两份声明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在猫眼的声明下,有网友留言表示:“购票平台就不该参与发行。搞乱电影市场,你们良心过得去吗?”



而对于猫眼称46%的退票订单疑似黄牛行为,有分析称,在互联网平台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黄牛的生存空间早已被大大压缩,一部文艺片竟能引得如此多黄牛囤票,又不约而同在同一时间退票,并不多见。



票房造假进入互联网时代?


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究竟是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哪个利益相关方所为,目前还难以作出结论,这不是某个相关方进行一番自查就能厘清的,而是涉及到出品方、发行方、网络售票平台、院线、影院等电影产业全系统的一次疑似造假事件,最终结果仍需等待国家电影局深入调查后的结论。


但和以往的“偷票房”、“买票房”、“幽灵场”甚至“粉丝锁场”等形式不同,此次票房造假事件是有人利用了电商票务平台的退改签机制,仅用极低的成本就达到了提升预售数据并最终影响排片的效果。换句话说,以前的票房造假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真实购票的,而这一次,一买一退,票款仅仅在电商平台上打了个转,就回到了造假者的腰包。难怪业内称之为“互联网造假”。这样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彻查和严惩,必将引发效仿,并严重干扰正常的电影发行秩序。


院线和影院,在此次事件中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以往常常被“跪求排片”的影院经理们,在强大的电商平台面前俨然成了弱势的一方。有数据显示,2018春节档有90%的观众是线上购票。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现金流和客户数据被电商平台把控。不仅仅是售票,影院在排片上也一直以电商平台的数据作为参考。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才给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的造假者钻了空子。


对中国电影来说,票房造假偶有发生。


2009年动画片《阿童木》曾宣称该片首映3日票房过4000万元,这个说法几日后被媒体指为不实,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数据,该片首映3日票房实为1700万元左右。


2016年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轰动全国。据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调查,《叶问3》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另外,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此前的票房造假往往是制片、发行、院线勾结买票房,发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银买票房或者给院线排片返点,各方皆大欢喜。如今,通过第三方平台虚假预售捆绑排片成为票房造假的新模式。在这个新模式中,由于大规模退票,院线的利益被忽略掉了。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资料图)


深圳环球国际影城4月29日公开发表声明,谴责大规模退票事件给影城造成的损失,并规定只允许每个场次4张票的改退签权限,影城也不接受任何渠道商的退票处理。


淘票票曾发布数据指出,目前中国网络购票观众的数量已达到了80%甚至更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院线将更依赖于线上购票平台的支持。


中国电影报道消息,《影视风向标》主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胡建礼表示:


猫眼既是出品方又是发行方,就相当于是自产自销。这件事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发行的生态可能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大的院线肯定会把自己发展会员,或者建立自己的app这样的销售的渠道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产业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新问题。此次事件就暴露出电商票务平台对电影行业潜在的垄断,尤其是当制片方、发行方、票务平台三位一体时,就有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给管理部门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最后说回到电影《后来的我们》,其实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该片的完成度很高,也确实吸引了大量的真实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真实的北漂生活触动。可以说,即使没有“异常退票”这种操作,影片在“五一档”也有很大可能成为赢家。但如果真的有影片相关利益方参与了此次票房造假事件,那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无论影片的真实票房和口碑如何,人们记住的只会是“造假”这个难以抹去的污点。这对所有参与影片的创作者来说,才真的是最大的不公平。



21君

小伙伴们,你看了《后来的我们》了么?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如何看待此次的退票风波?


百万读者都在看……

A股上市公司百强榜:谁最赚钱?谁最暴利...九大榜单让你全看透了!





本期编辑 陈思


21君

老铁们,给21君点个赞再走呗~

阅读9042
举报0
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jjbd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jjbd2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