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用科技帮助他们“看见”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5-02

对曾鑫来说,每天出门坐公交上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她是一个弱视患者。“我平常出门,你们可能10分钟在站台上等车,我要拿出半个小时,因为我怕错过公交车。”

作为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的执行主任,曾鑫每天要坐第5路公交车到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办公室上班。从家走到公交车站的路到不太麻烦,因为已经很熟了;比较麻烦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要坐的那路车到底来没来。这个时候,她只能求助于同在站台上等车的其他乘客,而能否得到有效的热心帮助就要看运气了。碰上倒霉的日子,等上半个小时是司空见惯的事。

根据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2016年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视障者人数超过1300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在外出时遇到和曾鑫类似的困扰。

但现在,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有一些人正在将目光转移到这些弱势群体身上,试图让科技的影响范围扩散到他们的生活中。

因为广州市民生项目的帮助,2015年,一个叫“听听巴士”的视障人士公交自助出行服务系统装配到了广州的一万多辆公交车上。它的使用方法挺简单的:

  • 视障用户在出行之前先下载好公交导盲APP(听听巴士),设定出发地和目的地之后,系统将为其规划最佳出行线路和方案;

  • 用户达到站台范围,视障用户手机会自动感知到站台蓝牙标签发出的信号,公交导盲APP解析蓝牙信号包含的站台编码,同时将站台编码发送到公交导盲云服务后台,后台把该站台的所有途径线路信息以及每一条线路最近班车还有几站到站信息等推送给公交导盲APP,视障用户可以从这些线路中选择自己要乘坐的线路;

  • 视障用户在站台候车时,视障用户除了可以从自动识别站台途径线路中选择乘车线路,还以从收藏的公交线路中选择要乘坐的公交线路,选定公交线路之后,还可以设定目的地,公交导盲APP会不断更新最近班车还有几站到站;

  • 在站台候车时,选定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站时,视障用户手机接收到该车的蓝牙标签发出的信号,触发公交导盲APP通过震动和语音提醒用户车辆进站;

  • 公交车的车载导盲终端在自动识别到站台有需要乘坐该车的视障用户正在候车,车载导盲终端发出指令控制车外喇叭播报车辆线路进站语音,视障用户可以持续通过公交导盲APP要求车载导盲终端和喇叭发出声音,引导用户直至顺利上车。

运营了三年之后,他们在广州已经有了6万到7万的下载量,而广州持证的盲人数量也就6、7万左右。开发了这个系统的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曾哲敏告诉本刊,目前广州有1万台公交车装了他们的导盲终端,经过三年的运维,他们准备在今年覆盖全广州。“广州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想以广州为一个核心点覆盖整个周边地区。”而借助微软智能云Azure 的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它能轻松连接百万级别的物联网终端,快速部署不同城市。未来我们有望在更多的城市中见到这样的交通导盲系统。

在3月底的“2018微软非营利组织信息日(NPO IT Day)”上,被邀请来参加活动的曾鑫也见到了这个系统,她觉得如果每天都经过他们机构的北京市第5路公交车能装上这样的装置,就会每天都有盲人朋友来乘坐公交到单位参加活动,“而只有盲人出现在这条公交线上,他用了这款产品,社会上才能看到它的价值。”


视障人士现场体验听听巴士

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一直试图用技术改善和自己有相似命运的人的生活体验,曾鑫对此绝对有发言权。2011年,为了帮助视障群体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红丹丹开始了一个“心目图书馆”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通过把书籍读出来录成音频的形式,让眼睛看不见的人们也能用听的方式来“读”书。因为自身没有更好的技术能力,他们当时只能用一对一QQ传文件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音频书籍;更早连QQ都未普及的时候,视障朋友们只能用很辛苦地跑来机构,用U盘一个一个地拷回家听。

但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更加便利的方法,在微软等合作伙伴的帮助下,2014年他们开始做“心目图书馆”的公众号,因为微信公众号本身的属性,它能覆盖全国的视障阅读爱好者,目前公众号的订阅者超过了2700人,合作的盲校有104所。它的使用方法再简单不过了:打开这个公众号,使用语音输入的方式,直接说出你想看的书名就可以得到搜索结果,然后点击书籍进去后就是目录页,再点击具体章节就能收听了。

除了音频书籍之外,他们后来也开始做“音频电影”,通过栩栩如生的讲述形式,视障朋友也能用“听”的方式来“看”电影。现在,心目图书馆所收纳的音频书籍已经超过了1500本,音频电影也超过了100部。作为一家公益慈善机构,红丹丹自己显然很难做到这一切。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能够针对他们的生活痛点给出自己的帮助了。给心目图书馆提供语音识别与搜索技术帮助的是微软,而他们同时与合作伙伴一起替红丹丹搭建了后台的云空间,帮助他们存储这些正变得越来越庞大的内容库。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微软还展示了被称为“Seeing Al”的人工智能辅助视觉技术。这套由可穿戴眼镜、智能App组成的系统,能基于微软智能云上的视觉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出摄像头拍摄到的场景,听懂佩戴者的语音命令,然后以语音的方式,向视觉障碍的使用者描绘出眼前的场景,例如“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正在踢球”。


当这项技术在2016年微软Build大会上第一次被展出时,引起了在场开发者最长时间、最热烈的掌声。为这个项目做出很多贡献的工程师Saqib Shaikh也被邀请上台,没错,他就是视频中的那个盲人,这位从7岁起就失明的年轻人并没有被夺走坚强的意志和对编程的热爱。他后来进入盲人学校学习电脑技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并顺利进入微软公司,并已经在那工作了10年。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帮助,Shaikh在微软主导开发了这套名为Seeing AI的图像识别系统。通过和Pivothead公司合作,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进入了智能眼镜中。


盲人软件工程师SaqibShaikh

去年7月12日,Seeing AI在iOS平台发布了其移动端应用,它共有五个主要功能:短语、文件、商品、人物与环境。视觉障碍者只需拿起手机,并把摄像头对准目标对象即可。虽然在实际的测试中,外界发现它离“让Seeing AI成为盲人群体的眼睛”这一设想可能还有点远,但是Seeing AI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备的功能。同时,对于视障群体来说,微软这样的大公司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发对应的产品,这也让他们和独立、便利的生活又近了一步。在年初巴塞罗那举办的MWC大会上,微软的Seeing AI应用也一举拿下了“最佳无障碍和包容性”类别下的全球移动大奖(Global Mobile Award)。

尽管这个应用目前仍然只能在美区AppStore下载使用,但国内也开始有技术公司由此出发在做相应的努力了。来自北京的嘉讯广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基于微软的认知服务做出了一款和视频中非常类似的智能眼镜。


视障人士现场体验Seeing AI

曾鑫告诉我,在2016年Seeing AI的消息一出来后,他们就通过心目图书馆的平台发了这条消息,结果全国的盲校的孩子看到这个消息都很有憧憬,老问她什么时候这个眼镜他们也能用到。“所有的视障人看到这个就是看到一种希望,就是这种(视力)障碍在未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变得不是很严重,或者他能够跟明眼人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生活和工作。”

而微软中国企业传播经理王更则说:“微软无论是从管理者还是每位员工,都心怀着一颗同理心,这种同理心能够真正站在他们(视障人士)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技术,到底怎么帮到他们。我们也希望,无论是科技的受益者,还是说现在正在利用科技的企业和合作伙伴,都能够更深入地看待这些问题,能够让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大家都在看这些

阅读9766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