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颠覆了!这行业传来两个消息,我们的手机、汽车将有重大变化!

作者: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 公众号
分享到:

11-29

央视财经新媒体合作伙伴  广告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三星电子开发出核心电池技术,利用石墨烯延长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并加快充电速度。如果这种技术能投入量产,那将标志着一个行业里程碑。

就在本周一(11月27日),从中国和韩国分别传来了两条与石墨烯相关的重大新闻,将对我们今后使用的手机和汽车产生重大影响!



三星开发“石墨烯球”,充电速度可快5倍


碳元素可能是全世界最神奇的元素,它既可以构成世界上最柔软的石墨矿石(铅笔芯成分),也可以组成世界上最坚硬的钻石。除此之外,碳元素也能构成号称“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



小编注意到,石墨烯(Graphene)具有“人类最强晶体”之称。自从2004年被发现,石墨烯就成为了目前已知最薄最轻,强度最高,韧性最好,导电、导热性最佳,透光率最高的材料。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为由,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7日,三星电子宣布开发出核心电池技术,利用石墨烯延长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并加快充电速度。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如果这种技术能投入量产,那将标志着一个行业里程碑


(三星研究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有关石墨烯球的科研成果文章)


三星电子表示,其研究机构三星先进技术研究院(SAIT)成功合成了“石墨烯球”,可将电池容量提高45%,而充电速度提高至现有标准的五倍。三星表示,这种石墨烯电池只需要12分钟即可充满电;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充电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新型电池也可用于电动汽车,它能够在最高6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



石墨烯的强度、导电性和弹性,使其在全球电子行业被誉为“奇迹材料”,而且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在去年遭遇Galaxy Note 7智能手机自燃的安全灾难后,三星加强了对电池技术的研究。据三星透露,召回以及随后撤销这款容易起火的手机使该公司损失50多亿美元,而其中一些手机正是由于锂离子电池有问题而起火的。


三星已经在韩国和美国申请了这项技术的专利。然而行业专家们告诫称,石墨烯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仍是多年以后的事情。


(图片来源:三星官网)


SK证券的金永佑表示:“这是一项潜在用途广泛的了不起的技术,但石墨烯电池需要很久才能投入量产。关键是谁能抢先把这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精细加工技术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电子级石墨烯并不容易。”

 

研究公司ID TechEx的董事加法扎迪表示,三星取得了一些有意思的成果,但他告诫称,世界距离商业开发这样的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表示:“这种电池的技术就绪水平仍处于概念验证到示范阶段。我们在这些阶段经常读到基于石墨烯的卓越成果,但是其中只有少数能够转换为商业成功案例。”



石墨烯电池在宁波取得突破


工信部11月27日消息,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研发的石墨烯改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日前通过了宁波市经信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



该类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主要技术性能符合使用要求,具备了批量投放市场的能力。专家认为,产品单体容量达17KF、能量密度达到20Wh/kg以上、功率密度接近8kW/kg,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新能源车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汽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有限、充电时间长等短板,阻碍了电动汽车普及范围。

 

石墨烯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薄、最轻、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具备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超快速充放电、循环充电等,将为汽车动力电池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因此,石墨烯改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实现批量生产,将解决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障碍,带动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全球石墨烯应用市场2020年将成长至1000亿元的规模,中国在全球石墨烯市场上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跃居全球第一。在新能源车使用环境将享受便利和优待的预期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将快速发展。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石墨烯产业在近几年实现从零到一的阶段,整体收入在2015年已达到6亿元的规模。未来石墨烯的产业发展或将进入快车道。石墨烯应用消费前景将逐渐清晰,石墨烯行业标准也即将出台,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率先布局的企业将受益。

为石墨烯产业发展点赞!

你会喜欢






来源:央视财经《整点财经》、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本文编辑:于典(实习)


点击阅读原文,领拼车券!

阅读8872
行业 手机 汽车 
举报0
关注央视财经微信号:cctvysc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财经

微信号:cctvysc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