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曾经的“学渣”揣200元闯深圳,摸爬滚打创10亿企业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04


   改革同龄人   


孔令涌,1978年9月生,云南富源人,祖籍山东曲阜,孔子76代孙,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入选2016年广东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南山区领航人才。入选国家科技库、ISO/TC229/JWG2、IEC/TC 113专家,同时担任SAC/TC279/WG7组长、广东省纳米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深圳纳米电极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



1978年9月,随着一声婴儿啼哭,云南富源县的一个山村里,孔家的第六个孩子出生。根据老家山东曲阜孔氏族谱,孔子76代孙为“令”字辈,按照“波涛浩涌”的排序,身为家中第四个男孩的他被取名为孔令涌


彼时,离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男孩1500公里外的南中国,一场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即将开启。


四十年后,这个当年怀揣200元闯特区的小镇青年,一手创办的企业年收入近10亿元,不仅成为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专业人才,还当选广东省人大代表。在他眼里,云南老家是人生的开端,四年湖南求学是命运的转折,深圳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未来。


可戳视频看精彩内容↓ ↓


1978

放牛长大的孔子76代孙


生于1978年的孔令涌,父母都是乡镇里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幼时,几乎每年春节,孔令涌都要帮曾任小学校长的父亲给村里邻居送写好的对联。第一次被狗咬的经历就发生在送春联的路上,令他终身难忘。


“因为与人为善,父母的人缘都很好,小时候村里有人路过,听说这是陈老师(孔令涌母亲)家的小儿子,都会过来摸摸我的脸,也有人拉着我的手泪流满面。”在孔令涌眼里,自己是吃百家奶长大的孩子,因为母亲在他出生百日时因意外去世。


上了小学,喜欢蹲在教室的泥地上玩玻璃弹球的孔令涌,每天心心念念的是快点长大、娶个老婆帮他放牛,不再因为自己一时贪玩或打个小盹而把家里的牛弄丢。


10岁的孔令涌在云南老家。 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90年伊始,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解放路开业,深交所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孔令涌的人生也迎来一个又一个起伏。


年长他14岁的姐姐考进曲靖市卫校,毕业后把孔令涌接到县城读书。两年后父亲去世,之后的他就一直跟哥哥姐姐们在城里生活。


谁也没有想过,这个把牛弄丢、被哥哥认定为“智商不高,甚至有点蠢”的小孩最后能考上大学,后来一手创办的公司更能年入近10亿元。正如谁能预料,40年前中国南海之滨一个叫宝安的小县城,摇身一变成为特区,后来更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1997年7月1日拂晓,解放军驻港部队地面部队3000多名官兵奉命从各集结地出发,分别从文锦渡、皇岗、沙头角口岸进驻香港。香港正式回归。


在举国欢腾的时刻,孔令涌正经历着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当时他已想好,考不上大学就回县里招待所当服务员,不能再拖累哥姐。


孔令涌坦言,自己人生头二十年经历的比大多数同龄人要多,他不仅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为了赚学费,也下过煤矿背过煤。


那一年,国家完成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大学学费让孔令涌有些犹豫。最初他想当兵,由于视力不达标便想改考师范,毕业后当一名化学老师。岂料最后,他被调剂到湖南科技大学学化学工程。


从老家县城考上重点本科的孔令涌来到大学,发现自己的成绩全系垫底,成了全系吊车尾的“学渣”。


在大学同班同学任望保眼中,孔令涌是个特别有执行力的人,虽然大学前两年考试成绩不大好,但喜欢搞科研,“常冒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刚进校园,就被老师约谈,毕竟是(成绩)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之间差得还有点远,加上上一届云南考生还有留级,压力很大。”孔令涌坦言,直到大三,他的成绩才提升到全系中上水平,而那时,他已想好了毕业后的工作打算。


2001

小镇青年揣200元闯特区


千禧年钟声敲响的第二年,本科毕业的孔令涌揣着200元钱坐上南下深圳的火车,目标是成为深圳科技园一家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公司的销售人员。

同年,富士康已成为深圳最大台资企业,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在深圳启动,时任深圳市主要领导提出,力争把锂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发展成为深圳市的一个大产业。


毕业前一年,孔令涌和任望保来到深圳考察自己的未来。22岁的孔令涌第一次来到深圳,“美到难以形容”的深圳也坚定了他留在深圳的决心。


大学时期的孔令涌。受访者供图


2001年,到公司报到第一天,孔令涌的工作就打了水漂。刚到公司的他就被告知项目研发出了问题,同批3个人当天就被解雇。出师不利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下定决心留在深圳的他“厚着脸皮”找到公司总经理,请求在工人宿舍打个地铺凑合几天。


抱着即使从当工人做起、八百块一个月也要干下去的心态,孔令涌每天奔波在人才市场找工作。为了节约1块钱买份报纸查询招聘信息,他每天都不敢吃早饭。同行的小伙伴接二连三找到工作,而他的BP机一个月来一次也没响过。


直到有一天,三家企业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孔令涌终于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在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做生产技术员,月薪1200元。


孔令涌说即便是最丧气的时候,也没想过离开深圳。求职期间他发现,作为移民城市,深圳没有根深蒂固的传统,人们不会因为出身背景而受到限制,或许正是因为大家都愿意放下包袱,才成就了这座城市的丰硕和活力。


大学毕业后初到深圳的孔令涌。 受访者供图


入职后没多久,孔令涌发现公司内很多专业技术无法实现产业化,有专业背景的他主动请缨加入研发队伍。不久后,他和同事们解决了相关技术产业化问题。随后,国内外媒体都报道了“亚洲最大碳纳米管生产基地(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落户深圳,实现产业化”。


“当时这个碳纳米管,从设备制造到配方,主要是孔令涌他们在做,当时也得到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认定。年轻人就他了,其他全是60后。可以说孔令涌在碳纳米管领域有独创之处,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碳纳米管制备技术的发展”,今年80岁的王允实说。


王允实上世纪80年代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深圳科技园总公司第二任总经理、党委书记,特发集团董事长,1998年退休后曾任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为德方纳米董事。


在王允实眼里,来自云南曲靖的孔令涌虽然家境一般,但老实肯干,不仅有技术、有想法,还待人有礼,“孔令涌从小就吃了不少苦,母亲去世得早,读大学还是靠学生贷,我印象很深。那时我还是纳米港总经理,他刚报到不久就来找我,说要借钱还贷款,那时他工资才1000出头,我就和他说如果公司不批,这笔钱我借给你。”


孔令涌在纳米港成长迅速。据王允实回忆,孔令涌特别能吃苦,不分白天黑夜埋在车间里干,是当时公司年轻人中成长最快的。当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招人首先看的是资历文凭,而深圳则打破这一限制,吸纳各种人才。正因如此,深圳也成就了如今的孔令涌。


“20岁以后的十年,知道了什么是爱与真诚,明白了这个社会最能持续长久的东西是什么,学到技术,找到喜欢的工作,每天期望第二天太阳早点出来,充满激情去工作,从来没有怨念,更没想过工资是不是拿少了。”德方纳米成立前的六年,孔令涌在纳米港从普通工人做到了副总工程师,由他领衔开发出的世界上最顶级的几款碳纳米管都实现了产业化。


2006年,孔令涌离开纳米港。一年后带着投资人的50万元,在科技园租了一个20平米的小房间,带着两个工人成立深圳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一场特大暴雨淋出的惊喜


三十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首次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茫茫太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向全球展示中国的发展与开放。“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蛇口微波山下已被传诵近30年,深圳连续三年夺得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城市成长竞争力”冠军,而立之年的孔令涌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降生与公司突破性发展。


30岁的孔令涌和女儿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30岁那年,孔令涌在和老同学任望保交流中受到启发,开始研究后来被广泛用作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纳米磷酸铁锂,而更大的惊喜来自2008年7月12日。


那天,深圳下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他开车在西乡107国道上被困一夜,疲倦不堪。第二天下午,工人打来电话,说配好的纳米磷酸铁锂液体在烧杯里变成了固体,他瞬间困意全无。他知道,这个通过放置、仅靠自身能量就能实现纳米极的前驱体,代表他攻克了将纳米磷酸铁锂产业化、低成本、批量化生产的难题。


而立之年的孔令涌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降生与公司突破性发展。


任诚是德方纳米佛山公司总经理,也是德方纳米创立之初就跟着孔令涌打拼的两名工人之一。回忆起十年前这个雨夜,任诚印象深刻,“当时我们在西乡有个实验室,孔总每天开车过去,那天下午4点左右,他被暴雨堵在107国道上,我踩单车给他送饭,没来得及清洗实验室的烧杯,结果第二天烧杯里液体凝固了,这是我们等了几个月的结果,也是上天的恩赐。”


如今,德方纳米已成全球最大的纳米磷酸铁锂生产公司,2017年产量过万吨,公司员工达900人,年收入在10亿左右,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等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内领先企业。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好时代。不在深圳发展,遇不上50万的投资。没有如此宽松的政策环境,肯定没有今天德方纳米。公司成立后,我申请了很多很多专利,全部加起来有近50项。我很清楚,当研究者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多,就会想办法摆脱这些束缚,而无法专注研究。深圳把这些困扰降到了最低,我相信我们只是代表,有千千万万企业受惠于此。”


来深圳17年,孔令涌在摸爬滚打中创出了自己的天地,实现了事业与家庭的双丰收,他也常用切身体会告诉员工,珍惜当下、学会拼搏,这座城市反馈给你的惊喜会超乎想象。


2018

不惑之年不忘初心再出发


2018年,孔令涌迎来人生新的十年。几年前,他参加过一次由深圳市政府举办的新春茶话会,现场播出的短片让他感触良多。


“短片浓缩了当时深圳发展的亮点,我为这个城市感到自豪,也为自己给深圳做出的贡献自豪,短片里播放的国际专利、国际标准和排名,我们公司都有贡献,也要感谢时代、国家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在孔令涌的眼里,自己四十年的人生和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相似,虽有曲折,但喜多于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圳的变化翻天覆地,有人认为经历过发展高峰期的特区如今不再特别,将迎来它的发展瓶颈,但孔令涌不认同。不惑之年的他看来,洞明世事、了悟自身是时光给人带来的沉淀,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时代潮流的推动。


小镇青年孔令涌创办的企业年收入已近10亿元,他不仅成为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专业人才,还当选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停滞,深圳40年发展沉淀的力量虽没有在表象显现,但内心的动力早就在酝酿。早两年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时,也有人产生过动摇,但深圳一次次证明了自身发展动力的强劲。”在孔令涌看来,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精彩之处,与改革开放同岁,与特区成长同步,在时代跳动的脉搏下,每个人、每座城都要学会顺势而为,就能进一步发展。


如今,孔令涌又多了一重身份——广东省人大代表。今年1月省两会期间,他带着包括聚焦经济转型发展、精准扶贫及在全省所有学校开设应急救护培训课程3份建议出席会议。如他所言,发展企业创造税收是回报社会,人大代表履职是为民鼓与呼,后者带给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沉甸甸的。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来深圳,我现在会在做什么,可能就是和普通工人一样打一份工。就像现在的深圳人,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特区会怎样。”即将向人生的新十年迈进,“责任”是孔令涌给自己列出的关键词,作为丈夫、父亲、公司负责人,不忘初心,带着这份责任再次启程,是他对自己许下的诺言,而深圳还将是他人生的下一个四十年的不二选择。


改革创想录

人生转折点是2001年来到深圳


南都:四十不惑,回望你的人生前40年,觉得自己最幸运的一点是什么?

孔令涌:赶上这个好时代,和改革开放同岁我感到很荣幸。对我而言,人生的转折点应该是2001年来到深圳,最幸运的事应该是留了下来。如果当初没选择深圳,肯定会回老家,基本上可以确定,做不出今天的成绩。


南都: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改革开放40年的感悟?

孔令涌:国家决定画了这个圈,做出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决策,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个决策,让中国人从此强起来。


南都:置身于新的历史时期,你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孔令涌:期待未来广东的发展将会继续领跑全国,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成为世界几大著名的湾区之一。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除署名外)

编辑:胡群芳

视频制作:陈成效 胡可 实习生 许晓鑫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改革开放让国家得以发展壮大,也改变了很多个体的生活,未来可期,点亮大拇指 

阅读9063
深圳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