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泰坦尼克6名幸存者或来自广东台山!任底层工种,每天工作十四五小时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03


1912年4月14日深夜,泰坦尼克号,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型轮船,在它的第一次航行中撞上冰山,于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于北大西洋海面,超过1500人遇难,仅705人获救。成为迄今为止最广为人知的一次海难。    


   

因为电影《泰坦尼克号》,这一世界航运史上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电影中杰克和萝丝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百余年来,705名幸存者中的大多数都被人们记录在了历史中。这705名幸存者当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的真实故事,百年来却鲜为人知。


近日,英国导演罗飞(Arthur Jones)拍摄了一部名叫《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的纪录片,走访了他们的后代,试图还原当年的故事。该纪录片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拍摄。南都江门近日获悉,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团队即将于今年5月9日至13日来到台山市进行拍摄。



6名来自江门台山的幸存者


根据泰坦尼克号邮轮公司的记录,当年有8名中国人在这艘巨轮上担任锅炉工。资料显示,这8人的登记名分别为:FangLang、LeeBing、AliLam、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罗飞的调查显示他们可能来自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



2018年4月30日,台山市旅游局局长雷克联系到了泰坦尼克号幸存者之一的方森的后人朱红放兄弟俩。下图右即方森:



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之一方森(在外叫方荣山)是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下川岛水洋村人,从小长得风流倜傥、志存高远。迫于生计,在1910年代,被卖猪仔到了南洋的马来西亚,经常出海,从事下等的体力劳动工作,后来跟随海船到了英国,在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谋到了一份差使,从事搬运等工作,因吃苦耐劳,于1912年被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看中,派去从事烧锅炉的差使。

方森幸存后,又从英国辗转回到了香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在香港做生意发了小财。不甘涡居的方森,又漂洋过海移民美国芝加哥,60岁时再回香港结婚。


方森是朱红放的大舅公,据朱红放说:方森以前经常跟朱红放的阿婆通信,将在泰坦尼克号的经历告知过朱的阿婆,朱红放的大哥那时读小学,隐约记得。只可惜,这些书信在文革时付之一炬了。方森是1980年代去世的。



方森他们都是船上烧锅炉的工人,是泰坦尼克号上最低贱的工种,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为了节省成本,当时船务公司喜欢招华人船员,他们只有一张船票,票价56英镑9先令11便士,可供8人使用,三等舱,编号1601。也就是说,他们和“Jack”住一起。工资只有同样工作的白人船员的五分之一。


▲在20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百年,3D增补版上映时,97版被剪掉的华人船员的镜头又重新恢复。


6名台山幸存者的获救过程


当时,船只出事后,船员们先通知了一等舱的富贵者,引发了那场后来隐瞒的慌乱。但坐三等舱的人们并不知道船要沉没,就算知道,他们也逃不出,因为舱门被锁住了。后来,舱门被打开了,三等舱的人们蜂拥而出。但在这时,很多救生艇已经放下水了。


就在这时,其中5个中国人发现船的甲板上,有一条破了的小船。


这5名中国人齐心协力,将这条实际上没法救命的小船抛入大海,再跳下海,浸在水中。幸好后来遇到了救生艇,被人救起。



而另外一名中国人Fang Lang,他很幸运地被14号救生船救起,这艘救生船也是唯一一艘返回游轮搜救幸存者的船只。



纪录片还原幸存者真实经历


100多年后,罗飞和他的团队循着历史遗留的仅有线索,寻遍了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努力找寻这6人的后代,试图还原他们的故事。


罗飞在谈到拍摄《六人》时说:“每个人都知道泰坦尼克号遇难的事情,但很多人不知道当时有八名中国人在船上,并且有六名中国人幸存,我觉得中国幸存者的故事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这个故事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为此,罗飞和拍摄团队先后去了美国、古巴、加拿大、英国,然后再返回中国,并努力寻找6名泰坦尼克号中国幸存者的后代,试图还原当年的故事。


目前,罗飞已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找到了方朗的儿子,而其他的线索则指向台山。


纪录片预告抢先看


南方都市报(nddaily)综合报道

据台山旅游(TSLY88888888)、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希望纪录片能给我们展示6名幸存者的生活,想看的点个ZAN吧  

阅读8703
幸存者 广东 台山 
举报0
关注南方都市报微信号:nddai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

微信号:nddai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