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是不是对青春剧太过宽容了?

作者:桃桃淘电影 来源:桃桃淘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5-08

春夏交替的季节,有两部剧也让人如沐春风。



一部演着当代青春的《忽而今夏》,一部是让我们怀念青春的《流星花园》。


而与《流星花园》这类让少女心泛滥成灾的青春偶像剧不同,《忽而今夏》所代表的,是另一类——校园青春剧


曾经,校园青春剧也风靡一时。


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十八岁的天空》


而后来,当更具戏剧性和浪漫情节的偶像剧火爆后,这类剧变得很少见。


直到网剧《匆匆那年》的出现,以不同于偶像剧的面貌,在网络上宣告着“青春剧的复兴”。



不同于电影版,网剧版《匆匆那年》评价还是不错的,豆瓣如今仍保持8.1分。




而以下的那些青春剧,总能能有你pick的一部。



这些青春剧就像国产剧中的一股清流,裹挟着校园里的青草香,让人连呼吸都清新起来。


从豆瓣评分看,即使面对着霓虹国的职业剧,欧巴们的爱情剧,网络青春剧的评分,也是很能打了。基本能稳定在7.5分以上,甚至可以接近9分的高分。





与之相反的,是内地的青春题材电影,虽然题材类似,但是评价却是天壤之别。除了一两部勉强能看,剩下基本是惨不忍睹。



还有前段时间的《遇见你真好》和《脱单告急》,也挺让人着急。




近几年的青春片和网络青春剧,大多以“青春文学”为ip,已成年的80、90后既是主角又是受众,故事无非是学霸、学渣排列组合,校园爱情的发生与终结。


乍一看,似乎也差不多嘛。


可即使改编自同一部原著,评分也非常诡异了。



难道相较于电影,我们对网络青春剧更宽容?


可能,问题还不仅于此:


我们先看看阵容,为了保障票房,青春电影更注重“锦上添花”的明星效应,从彭于晏到吴亦凡、刘亦菲、欧豪,青春电影对阵容的选择,常要求有很强的粉丝基础。



可是,当明星们顶着一张张明显“熟透了”的脸出现在青春片里,粉丝滤镜也拯救不了场面的尴尬。



反而,由于制作经费有限,网络青春剧倒是选择了一票年龄适合、大家并未那么熟悉的新人演员。重要的是,年龄更符合橘色,都是嫩出水的年纪,显得“朝气蓬勃”。


就好像你们的昊然底迪,当年出演《最好的我们》时也不过18岁。



虽然多是新人,但新鲜面孔反而更贴近“学生”的真实年纪,少了青春电影里那些超龄演员的违和感。


我想,没人会拒绝这种扑面而来的少年感吧,不是吗?



而事实也证明了,青春剧的造星能力非常不俗。



视听上,电影喜欢走唯美派,逆光拍摄与抒情音乐,力图将观众们带入“青春”的梦境。



青春剧就朴拙直白的多,中规中矩的镜头,朴实无华的校服、道具,看上去甚至并不好看。



但是,这种白描式的勾勒,不加修饰的毛边感,却意外唤醒了记忆深处,少年时代单车下的尘土飞扬,让人倍感亲切。



当然,青春片的导演们大多较年长(张一白,顾长卫等都是中老年了),他们对青春的理解,也偏向中老年的怀春,所以,更喜欢以唯美造梦。


而网络青春剧的导演们就年轻多了,网剧《匆匆那年》导演姚婷婷是85后,《你好,旧时光》导演沙漠、《一起同过窗》的导演毕鑫业都是90一代,离开校园还没多久。


这种代际上的差异,也影响着他们对于“青春”的理解。


毕竟,他们之间差了好几个青春呢。


但,除却这些年龄的差距,更重要的区别是:对“青春”的态度。


青春是丰富多彩的,那些纯粹的情怀,有缺憾的情感,残酷的成长,都值得被大肆书写。


日本的纯爱青春片和好莱坞的Teen Movies,都将“青春”玩得花样百出。



但在国内的青春电影中,“青春”被定义成什么了呢?


六个字:


和普通人无关


由于电影容量限制,青春片中,“爱情”是最主要的情节,这当然无可厚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青涩的心动,不也很动人吗?


但,动辄就为爱歇斯底里,矫情的台词与疯狂的行为(自杀、纵火),要或者朋友撕逼、横刀夺爱。好像不制造点轰轰烈烈、鸡飞狗跳的狗血桥段,青春就空洞得什么都不剩了一般。




可青春剧分明给了我们另一个答案。


青春剧里的“青春”,或者只是日常。日常到让人以为是在剧中看一遍自己的生活。


在最近的《忽而今夏》中,看到河洛为“考华清大学”而作出的努力,每个人都能想起自己的高三吧。



《最好的我们》中,余淮对耿耿除了摸头杀,就是讲 “习题”,感情都是在“课间”慢慢滋长的。



到了《一起同过窗》,迎新、宿舍、军训,甚至包括洗澡,“大学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演成“段子”。



《你好旧时光》就更厉害了,几乎1:1 copy了一个“高考”出来。



青春剧里,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与大开大合的情节,但上课下课,刷题考试,从家到学校的“两点一线”,这些对校园日常的娓娓道来,被编剧和导演们塑造得精准、细腻而又生动。


上课对老师的模仿,跷晚自习看球赛,借故给暗恋的人发短信,用坐标轴表白,这些暧昧的小细节,会让你忍不住微笑。




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校园爱情的美好或痛苦,但这些如流水账的日常,虽然琐碎,却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的青春,看起来简单,却也曾是这样丰富而有趣啊。


当然,男女主的爱情还是吸引人的,尤其是,他们颜值都不低。


这种加了滤镜的美好,很容易让你想起那年,阳光透过窗棂投向午后的教室,洒在那个男孩或女孩的侧脸上,内心隐秘的甜蜜。



但电影的主角们,却动不动就为爱失去自我,在电影之中被爱情线牵着走,让他们变得像是一个空壳,形象苍白而虚浮。而电影的配角们,大多被丑化和喜剧化,好像也不太可信。



回到青春剧,角色终于不再围着“狂追女孩、拼命恋爱”而打转。

除了感情线,他们的人生也被塑造得足够丰富。


他们会因年轻气盛而显得棱角分明。比如,余淮曾为了换座位而公然与老师对抗。



他们会犯错,章远用自己的电脑技术去偷试题。



他们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早餐点算来算去只是为了暗恋女孩经过。



这些看上去幼稚又冲动的行为,让他们有了区别性,也更真实,让他们成为“自己”。


更难能可贵的,青春剧一定程度“弱化了主角,突出了人物群像”,对配角们的塑造,也同样用心。


我们看到的不仅有林杨、余周周、余淮,还有痴情的简单、活泼的贝塔、冲动的赵烨、仗义的米乔,这些男孩女孩们,家庭背景不同,但在剧中,他们同样光芒熠熠。


他们不再是为了阻碍男女主的功能性角色,而有着单独的叙事线索,《最好的我们》曾用两集去表现简单与贝塔“闹别扭”,带你回忆起那年小女生之间脆弱又坚强的友情。

 


而铁打的潘主任,还有张平,你怎么改名了张平?这些有延续性的配角也让人亲切。




这些塑造,好似又把我们重新带回到那个集体,他们就是我们的同学,老师。甚至,我们会在其中,看到自己(不是看脸)。


而我们也在青春剧中,看余淮高考失利,看何洛达成目标,陪着他们跌跌撞撞地成长。


什么是青春?


青春就是一个努力“成为自己”的过程啊!


那时候,对爱情的懵懂,对友谊的坚守,对未来的憧憬,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奋不顾身的傻气,发自内心的纯粹,都是因为,我想要成为“我自己“。


那时候,我们身着同样的校服,过着相似的生活,却有着不同的内心。

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冲动过、遗憾过、犯过各种错,可那又怎么样呢?


正是踏着这些岁月,我们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当没有了票房与收视率的硬性压力,网络青春剧坚持着,用平实的细节、生动的角色,为我们还原了这个 “真实又理想”“美好又遗憾”的青春。



我们偏爱“青春剧”,或许不是因为对“网络青春剧”太宽容,反而是它们对我们的“青春”,有着足够的宽容,肯耐下心来,努力去贴近我们的青春。


在都市剧只关注精英,古装剧执着于宫廷内斗,国产剧几乎被上层人士的浮华爱恨垄断的时候,青春剧也许是另类的。


那些青春剧,选择把普通人的青春,当作主角。


这,多让人欣慰。



阅读9560
青春 
举报0
关注桃桃淘电影微信号:ttfil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桃桃淘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桃桃淘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桃桃淘电影

微信号:ttfil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