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豆瓣9.5,折磨女人,人类可以多残忍?

作者:电影天堂 来源:电影天堂 公众号
分享到:

05-05

 电影天堂  2018 VOL.239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近高质量剧集扎堆,《西部世界》第二季刚刚开播,《使女的故事》也悄然回归。


从海报来看,新一季的故事更多聚焦女主从被奴役的“使女”到人的自由身份抗争。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The Handmaid's Tale Season 2


 

相比HBO制作费高昂的《西部世界》,由流媒体Hulu与米高梅联合制作的《使女的故事》虽然同样把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却赢在内容深度上。

 

去年艾美奖,《使女的故事》以黑马姿态横扫六项大奖成最大赢家,这其中就包括:最佳剧集、最佳女主与女配、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这还不算完,第75届金球奖,又拿下最佳剧情类剧集与最佳女主。


 

除此之外,第一季在豆瓣3万人给出8.8分。第二季的回归,除了烂番茄96%的新鲜度,豆瓣评分更是稳定在惊人的9.5


《使女的故事》设定虽然在近未来,故事却一点也不科幻。

 

第一季时,入画开始就是嗡鸣的警笛声,一家三口开车逃跑失败,女主被抓、被囚禁、被用来“生育”。



她从一个男人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变成了极端宗教组织领导层的繁育工具。


她叫琼,也叫奥芙瑞德(Offred),这是被抓后的她被赐予的名字,Of+fred其意为属于主人瑞德的财产。



这个恐怖的关于未来社会被极端宗教组织颠覆的故事,改编自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小说。


奥芙瑞德只是受害女性中的某一个,因为在这个未来世界:环境遭受重度工业污染、人口锐减、生育能力骤降,大部分人甚至是不育。


被极端基督教组织占领的地区,建立了一个名为“基列”的国家。


这个原教旨主义基督教神权政体看起来到处绿意盎然,有着整洁的街道,干净的空气,一幅乌托邦世界的景象。



《使女的故事》偏偏是个反乌托邦的故事,表象之下,“基列”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等男性被分配到司机、保安及眼线的工作,男同性恋以及反抗者被直接绞死。



女性被剥夺一切权利,分门别类为:夫人、嬷嬷、使女、女仆、经济太太、荡妇。


她们存在的意义只是负责:采购、做饭、生育、管家,管理使女和提供性服务。



这其中,年老色衰,没有生育能力又不循规蹈矩的女人,被发配到殖民地从事苦力工作。


像奥芙瑞德这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在这里被分类成“使女”,生育繁衍是她最大的职责,所以这个身份被形象的称为“行走的子宫”


在奥芙瑞德被分配的大主教沃特福德家里,有定期的“受精仪式”让她怀孕,这个借腹生子的仪式出自《圣经》,由沃特福德夫人-奥芙瑞德-沃特福德一同完成。


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雅各对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我岂能代替他做主呢?拉结说,有我的使女比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得到孩子。——《圣经·创世记》,第30章第1—3节。



对《圣经》的引用以及原著名字对《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致敬,都预示了这个故事中集体对个人自由的毁灭,以及使女反抗极权、宗教与自身束缚,争取人性自由的过程。


在基列,使女们被名叫莉迪亚的嬷嬷调教管理,她手段下作,从这些普通女人被抓开始,就在集体活动中消灭她们的个人意志。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让她们违心的指责同伴、一起参与谋杀。



在红色感化院,一旦违反规定,使女们轻则被电击,重则被处以禁闭、挖眼、割礼甚至是石刑等极其残忍的惩罚。


当然,《使女的故事》矛头不但指向高压极权统治的基列政府,以及彻底“物品化”女性的近未来世界。


它还通过对这些残忍事件的描述,作为折射现实世界的镜像。


原著作者玛格丽塔·阿特伍德直言:“切记,《使女的故事》中我使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奥芙瑞德在嬷嬷与主教夫人的高压管理下,一边履行作为生育工具的顺从,一边寻找反抗组织“五月天”的帮助,以逃跑和丈夫女儿团聚作为她坚持的动力。



(以下内容包含第二季故事剧透)


在第一季的结尾,奥芙瑞德与其他使女在一场集会上公开反抗,第二季的开头承接了这个结尾。


一开始,所有参与反抗的使女被押解到废旧的现代化体育场,执行绞刑。



在生育能力极其重要的基列国,当然不会真的杀死她们,何况奥芙瑞德怀了司机尼克的孩子,这场有策划的恐吓,只是让使女品尝“死亡边缘”的滋味。



第一季被施行割礼并发配到殖民地的艾米莉,在第二季亮相的机会增多,与之前一样,故事仍选择现实与回忆两条时间线并进。


基列政变之后,同性婚姻变为非法,她的妻子和儿子因持有加拿大护照,顺利逃走,艾米莉被抓去做使女。


过去,艾米莉在大学教书,是个生物学教授,作为同性恋,她有妻子和儿子;现在,艾米莉和其他被奴役的女人,工作在污染与辐射严重的殖民地,连呼吸的空气都带着有毒气体。


不同处境的艾米莉。


奥芙瑞德得到司机尼克以及抵抗组织“五月天”的帮助,从大主教家里逃离,她藏身于一家报社办公处,撕掉被打在耳朵上的标签,她重新变成了琼。



回忆的部分,在政变之前,琼和大部分人一样,适应并且接纳了极端组织的一步步形成。她的个人财产被强制转移到丈夫名下,甚至买避孕药都需要丈夫签字同意。


现在,她暂时窝身的地方,曾经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波士顿环球报》。



恰恰就是在报社办公室的下层,发生过惨无人道的屠杀,心痛的是,《波士顿环球报》曾揭发神父性侵儿童的丑行而获得普利策奖。


被揭发的神父的丑行,与本片基列政权,甚至是麻木的普通人的行为形成参照:以上帝之名做恶。


这种强烈的对比,就是现实与回忆双时间线并进的目的:失去才知道珍贵。



作为一个反乌托邦故事,它影射的全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个体,在面对集体、权利与桎梏时的暧昧态度,最终导致自身受难。


实际上,琼被抓当使女开始,她就比别人更快的适应和接纳这种活下去的新方式,她不是那种天生反抗性格的人,即使母亲在她童年时就带她参加女权运动集会。


童年时的琼与母亲


政变前夕,她没有反抗,母亲警告她即将到来的厄运,她没有听,女权主义者的女儿,却一辈子等男人来拯救。


而不管是琼、艾米莉、莫伊拉,性别上她们都是女人,也都被女人的身份禁锢。


甚至大主教的妻子沃特福德夫人也一样,她之前曾是女权运动的代言人,现在,她成了女性迫害女性的代表。



从被囚禁的使女生活,到尝试逃脱,再到屡次失败的挫折,才让她们明白自己不能也不应该依靠男人。

莫伊拉逃离基列

这时的琼,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抗争的是人的权利,而不止是性别权利。


故事聚焦在她身上,是对应大部分“人”而不单单是女性,基列的法律与暴行都不是凭空想象,是在当今现实世界都真实发生过的,而面对危机时容忍与暧昧的态度,往往让我们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地下反抗组织五月天(Mayday)营救琼(june)失败,她又被抓了回去。当然,女权主义者的女儿打心底等着男人来拯救的方式既不正确,也不彻底。


这也是原著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权主义自身的反思。


所幸,Mayday(五月)过后是june(六月),代表未来的琼需要自己走出那里。


字幕均来自人人影视/图片来自网络



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阅读8291
举报0
关注电影天堂微信号:dianying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电影天堂”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电影天堂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电影天堂

微信号:dianying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