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赵括“纸上谈兵”是在替人背黑锅,但他确实不是个好将军!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5-09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沙尘暴(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者)


01

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无疑是史上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这孩子从小就对军事非常感兴趣,当别人家的孩子沉浸于“王者农药”之类的游戏时,他却在拼命地学兵法背兵书,谈起兵法来谁也不是对手,连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父亲都甘拜下风。


俗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就像地基是高楼大厦的基础一样,有了坚实的地基,想修多高的楼就能修多高。遗憾的是,这孩子虽然地基打得牢,却在实际操作中出了差错,房子还没建好就倒了——在秦赵两国生死决战的长平之战中,他一改老将廉颇的“消极防御”为主动进攻,结果被秦军包围,输得非常惨,仅被“坑杀”的就达40万,致使赵国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相应地大大提升了秦国的国力,“成全”了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于是,人们送了他一个“纸上谈兵”的“雅号”,这个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也就被人足足讥讽了两千多年,并且还将讥讽下去。


02

实际上,赵括之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长平一战,其实是一场以少打多的攻坚战,在军队人数比对方整整少十五万的情况下,他敢于率军主动出击,本身就说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胆略,何况还取得了重创秦军的战绩。


根据秦军轻而易举地将赵军包围来看,秦国出动的兵力其实远远不止六十万,因为冷兵器时代打仗的常例是“十围五攻”(《孙子·谋攻》),根据这个常例,秦国出动的兵力至少是赵军的两倍,有学者估计应该在百万以上,否则不可能将四十五万赵军团团包围——据《资治通鉴·长平之战》记载,秦国把国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赶到前线去了:“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即使这样,秦军也吃了大亏,遭赵军重创。


这个“重创秦军”的战绩有多大呢?《史记》的记载是这样的:长平之战后,“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而且这个战绩,是在“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的情况下取得的。


根据史料,假设赵国出兵四十五万、秦国出兵六十万这些数字属实,那么根据赵国被俘四十万来看,消灭秦军过半(姑且算三十万)、导致其“国内空”,赵军仅付出了五万人的代价!


如果作为主帅的赵括是个庸才,那么请问,世上有战损比如此之低的庸才吗?

03

但赵括最后毕竟败了,中国人历来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在这样的语境下,赵括之前的路无论走得多么顺畅,多么豪迈,只要最后一步没走好,跌了一跤,那么在人们看来,他就是个不会走路的娃娃,之前的一切统统归零!


若要“追究”赵括的责任,那么他最大的责任,在于“心太急”了。当老将廉颇在战役前期一直“坚壁不战”,虽然成功地抵御了秦国的大军,但在赵王眼里却是“毫无建树”,赵王需要的是胜利,虽然赵王撤掉廉颇换赵括为将,看似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实际上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而对赵王的心思,赵括不可能不明白,所以,当他取代廉颇之后,他知道,如果自己继续采用廉颇的战术,那么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结果,以便对赵王有个交代。


采用与廉颇不一样的战术,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而这个战术,就是改“消极防御”为积极进攻。


这就是所谓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倾尽全力赌一把,赌赢了是打虎英雄,赌输了是老虎的盘中餐。


不幸的是,他一把就“赌”输了。


他的确缺乏实战经验,因此这是他独立指挥几十万人马的第一战,也成了最后一战。


如果历史不那么无情,多给几个让他锻炼的机会,他最终成为比白起更可怕的战神,也未可知。


04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赵国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长平之战失败的第一责任人,也不是他,而是赵王。


这是因为,当赵王打算用赵括换掉廉颇时,赵括的母亲就亲自给赵王写信说,请大王收回成命,不要用我的儿子。赵王问为什么,赵括之母的理由是,儿子做了将军后,军官们都无人敢抬头看他,而且爱财,每当大王有赏赐,他就拿回家收藏起来,看到便宜、有增值潜力的田宅也把它们买下来,一点也不像他父亲。


可是赵王叫她别说了,自己已经决定了。赵母说既然这样,那么那小子今后若是不称职,大王您可别怪我们,赵王答应了,赵括失败后果然没有为难赵家。


有人说知子莫若母,这话似乎没毛病,可是赵母仅凭儿子当上将军后军官不敢看他和他爱财这两点,就断定儿子不会带兵打仗,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世上既爱财又有才的人多的是,军官不敢看他,难道不是因为他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所致?


由此看来,赵母并不十分了解她这个儿子,因为发生于公元前280年的“麦丘之战”,就是靠了儿子赵括的计谋才打赢的,不然在那一战中,作为主将的她丈夫赵奢,很有可能身败名裂。

05

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十九年),乐毅破齐后,赵惠文王命赵奢为将,攻打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并且只给了他一个月时间。


麦丘虽然成了孤城,但之前赵军多次攻打都未能拿下,时间长达数年,因为此城粮草充足,守军中又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


赵奢的方式是强攻,但遭到儿子赵括反对——之前强攻多次都未能奏效,您老人家怎么还这样?干吗不来点新鲜的?


赵括分析,城里虽然还有粮食,但估计差不多也快完了,何不想其他办法?赵奢说来不及了,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再耽误下去等着受处分吧。


赵奢不听儿子的,下令攻城,不但不奏效,还白白损失了不少士兵。


赵奢不但不采取灵活一点的办法,还对抓到的俘虏束手无策,因为他向俘虏了解城里的情况,俘虏就是不告诉他。赵括却不慌不忙,每天好吃好喝地招待那些俘虏,对待他们比对自己人还客气,知道他们的家人已经断炊,还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悄悄带回去。


俘虏中终于有人感动了,告诉赵括说,城里的粮食虽然还有一点,但是已经全部被军队控制,百姓早就没吃的了,人肉就是他们的“粮食”。赵括又问俘虏:“你估计齐军还能守多长时间?”俘虏回答说充其量也就几个月吧。


06

直到那时,赵奢才听了儿子的劝,停止攻城,还把俘虏都放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受到优待的俘虏们回去后,逢人就说赵军的好,在他们嘴里,赵军简直是一支仁义之师,不但不拿他们当敌人,非常尊敬他们,还让他们吃得饱饱的,还送他们粮食,让他们的家人也有吃的。


不少百姓听了,立场就开始产生动摇:要不,咱们也投赵军去吧?


世上最可怕的是人还在,但是心已走,齐军将领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赶紧把制造混乱的俘虏关了起来,谁知这样一来,士兵和百姓的怨言更大。


根据儿子赵括的“指示”,赵奢依然按兵不动,还让部下用抛石机把粮食抛进城里,而且每天都这样做。


齐军却派人把那些粮食送了回来:你们几个意思?想搞统战啊?没门,咱们不吃这一套,你们要打就打,别再抛粮食了求你们啦!


赵奢不听,继续抛粮食,齐军再也沉不住气了,气急败坏地派代表来约战:咱们定个决战的日子吧!


07

此时此刻的赵奢,虽然不知儿子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儿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叫他别跟齐军派来的代表见面,他就不跟他们见面,气得齐军代表干瞪眼。


几天后,事情果然朝赵括的设想发展,城里的人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开门投降了。


当赵惠文王对赵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伤亡不大深感好奇时,赵奢不由得为儿子骄傲,对赵惠文王说:都是这小子的主意,老赵我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不用说,赵惠文王对赵括大大地点了一个赞,父子俩都得到了重赏。


也许正因为赵括在“麦丘之战”中的表现,给后来的赵王留下了深刻印象,才使赵王不顾其母亲的反对,毅然让赵括担此重任。


可惜,历史不给他机会。


或许,赵括当个参谋人员更合适,一旦让他独当一面,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画风。


不过,话又说回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故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但长平之战,赵括却有明显讨好赵王的意味。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好将军,背黑锅也罪有应得。


阅读8800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