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这些病,护士专属!最贴心的呵护送给你!

作者: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公众号
分享到:

05-12

ning话你知


医生护士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遭受各种「职业病」的侵袭。


心脏介入护士面临着骨科疾病的困扰,放射科护士承受着白血病的风险,麻醉科护士饱受神经系统损伤的痛苦……


今天广卫君特别整理了我们护士朋友们无法摆脱的梦魇——潜在的「职业病」风险,只为提醒大家做好防护,爱惜自己的身体~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丁香医生


what?护士会有这些职业病?


1.洗手,没事就洗手


2.抓到笔就往口袋塞,因为笔随时会不见了。


3.口袋有黑笔红笔记号笔叩诊锤小手电。如果几个功能都有的工具,上面一般都有写着自己名字的胶布。


4.对刀具的朝向很在意,厨房乱放刀具会很嫌弃。


5.喜欢盯着别人的手看,找静脉,如果形态比较好的会摸一摸



6.用屁股和手肘开门。


7.有意无意的把身边分为脏,相对干净,绝对干净这几个区域。


8.和人聊天不喜欢重复说过的话,如果能以查房的格式相互问答心情会很愉悦。外科医生更是如此。


9.指甲永远是最短的,不能忍受甲缝污垢和长指甲。


护士真的要注意这些职业病!


1.洁癖

医院里强调消毒隔离,因此医务人员中患洁癖者不在少数。在洁癖方面,外科比内科严重,外科护士比医生严重,手术室护士又比外科护士严重。



2.胃病

医生护士吃饭快,一般是从外科实习时落下的毛病,比如到了饭点来了腹痛出血的病人不见得说您先吐着血痛着等我吃个饭先……其他科医生也经常忙得没有规律的吃饭时间。



预防措施:

吃饭时间短暂时,可以选择易于消化食物,比如面条、粥类。没时间吃饭的话,那就抽空吃点小点心先填填肚子,喝水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等到觉得渴了,才喝水。


3.肾结石

由于大医院门诊量大,医生护士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厕所(有时医生去厕所会遭到不知情患者的投诉!)。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的医生、护士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喝水、上厕所都成了奢侈。而肾结石是与饮水量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因此医务人员中高发。


4.静脉曲张

这种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的疾病,也是手术医生护士的职业病。在手术室中,医生和护士常常要接台做几台手术,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预防措施:

1. 长时间工作需站立行走时,请在工作前穿着弹力袜,正确的穿法是:平躺并抬高双下肢,待双下肢静脉回流后再进行穿着。


2. 休息时可抬高双下肢,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卧床休息时双下肢垫高。

2)夜班闲暇时坐位休息,将双足置于桌下的板凳上,避免双膝交叉过久。

3)出现酸胀时,将双小腿泡于温热的水中,有助于缓解症状。


5.失眠


晚上睡觉不到12点都睡不着,值夜班时有患者敲门看病的,晚一点开门都不行……好不容易睡着了,一听到敲门声在1分钟之内肯定把衣服都穿上。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对于提高睡眠质量很有帮助。


1. 睡眠时间要规律

每天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尽量固定,周末也不例外。避免在下午和傍晚打盹。


2. 睡前放松

每晚睡前花些时间放松一下。可以看会儿电视、读本书、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泡个温水澡。


如果十分清醒,毫无睡意,就别在卧室待着了,直到困意袭来后,再回到床上。


3. 让卧室舒适

调暗卧室的光线,室温适宜,并且尽可能保持安静。


挑选舒服、合意的床垫枕头,被子的薄厚也要合适。


4. 规律运动

多晒晒太阳,有规律地适当锻炼。但不要在睡前 3 小时做运动。


6.精神压力大


回到家精神仍然很紧张状态。晚上10点后听到电话响,就会非常紧张。无论多辛苦,面对病人和其家属时仍然必须笑脸相迎,怕被投诉。


7.颈椎病


由于经常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外科医生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继而加重为颈椎、腰椎疾病。


虽然医生护士经常告诉病人,每工作一小时就停下来活动几分钟,但自己却无法做到。


预防措施:

做拉伸动作:脖子向前伸或向后仰,左右转头以及左右摆动头,努力让耳垂去碰自己的肩膀(而不是直接靠在别人的肩膀上);

定期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起来走动一下,可以去冲杯咖啡或者上个厕所(多喝水,为自己创造活动的机会);

换个姿势:每隔一段时间(比如 20 分钟)调整一下坐姿。


希望每一位护士在照顾好病人的同时

别忘了关怀自己的健康~

编辑:谢韵宁  责编:陈广泰


点个,祝护士们身体健康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18“最美天使”摄影大赛上传作品或媒体登记

阅读9172
护士 
举报0
关注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h_4ea00880e1a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