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汶川地震十年丨山西日报记者杨帆: 再回茂县 见证“川晋一家亲”

作者:山西晚报 来源:山西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12


2008年5月18日,汶川特大地震震后第6天,当时还在山西晚报工作的记者杨帆,跟随我省首批抗震救灾防疫队奔赴四川平武县,参与一线救援,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传递给所有关心汶川地震的三晋人民,让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震后灾区的状况及需求。2009年、2011年,杨帆先后两次跟随省委宣传部媒体采风团到达我省对口援建县——茂县,现场感受热火朝天的援建场面以及援建的成果和变化。今年,汶川地震十周年,作为山西日报记者,杨帆受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邀请,再次赴川,在我省对口支援的茂县,看巨变、话发展……
  

十年间,四次赴川,杨帆见证了震区人民的坚强不屈,见证了震后重建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川晋一家亲的温暖和感动。5月10日,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通过电话连线正在四川参加采访活动的杨帆,讲述这十年来的“汶川情结”。


再次赴川的杨帆和“羌绣”传承人李兴秀合影。(受访者提供)


灾区经历让她永生难忘


2008年5月18日,震后第6天,当接到要赴灾区一线采访的任务时,26岁的杨帆百感交集,既激动又忐忑,既紧张又有些迫不及待。她很清楚,无论如何,这一次一定要走。“直到上飞机的那一刻,我才忽然有点害怕,80多斤的身板被行李压得有些倾斜,心里想着爸爸妈妈,还有等我回家、病重的爷爷,当时有没有哭过,已经不记得了。”杨帆说。
  

对杨帆而言,在平武的9天时间,所经历的事情是永生难忘的。她亲身经历了无数次令人心惊胆战的余震,露宿在青川马路上,天气莫名地黑,还有很怪异的地震天象,她亲身感受到余震来临时,整个大地就像汹涌起伏的波浪一样翻滚、颠簸;她目睹了余震使两座大山合而为一,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的场景;亲眼看到了她所乘坐的大巴前面的汽车被滑坡的山体掩埋,根本无法救援的可怕场面。同时,她也看到那些暂时失去教室的孩子们,在路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都是类似“感谢亲人”的标语,眼神那么纯净,充满了善意、渴望和信任。这样的眼神也坚定了每一个救援者的信念,一定要全力以赴。
  

杨帆说,自己没当过兵,但去灾区采访后,却有了“战友”。和她一起参加救援的我省首批抗震救灾防疫队队员左素俊,徒步翻越了12座大山,回到营地后一脸凝重地说,过堰塞湖的时候,一个队友差点不见了。“如果她死了,我也不想活着回去。”听完以后,杨帆就哭了,大家一起经历了艰难跋涉,就像共同面对生死的战友,一个没了,另一个也失去了生的力量。还好,大家都没事。


灾难让他们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十年后,再回灾区,杨帆感受最深的就是变化真大!满目疮痍的废墟已变成一幅又一幅漂亮的山水画,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当年震中的映秀小学如今依山傍水,郎朗读书声清脆嘹亮,还建了一个专门纪念学校抗击‘5·12’特大地震的主题展示区,当年的体育老师、现在的副校长叶尚敏给大家深情讲述这段历史,十年间,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还是难掩激动的心情,泣不成声。”杨帆说,“那一刻,我特别理解她。亲历过那场灾难的人,内心其实很脆弱。但他们又很坚强,可以把最大的伤痛隐藏在心底最深处,让时间去平淡这一切。”
  

2008年汶川地震时,28岁的羌族姑娘徐娅还只是一名高三学生,如今,她已是茂县电视台的部门主任了。“大学毕业后,原想留在成都,可重建后的家乡茂县让我坚定信心,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我真的要感谢山西,感谢山西人民!”提到“山西”两个字时,徐娅的兴奋、激动感染着杨帆。
  

徐娅的老家在茂县渭门乡山上的椒元村小寨组。地震之前,村子里基本都靠种玉米、土豆、养猪等自给自足,如今,依靠种植羌脆李、枇杷等水果,全村人的收入都翻了好几番。“徐娅说,父母以前连一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也舍不得买,渴了就去河边捧一口水喝就行了。现在,收入高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她也成家生子,在城里贷款买房有了自己的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帆说,从徐娅朴实的话语里,她仿佛看到了茂县人民十年来的生活缩影。灾难让他们更懂得珍惜与感恩,他们坚强不屈,坚韧不拔,日子比从前过得还要好。


“川晋亲情”跃然眼前


5月8日抵达茂县。赴川四次,三次到茂县,杨帆感触颇深。十年的发展,那座“废墟上的孤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面貌焕然一新。集市内热闹非凡,很多老百姓都穿着羌服,来来往往,日子红火而自在。在茂县,到处可以看到“山西援建”的字样。
  

“灾难压不垮我们,山西人帮助我们重建了家园,我们更不能辜负山西人民对我们的帮助,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活出个样子来。”在采访“羌绣”传承人李兴秀时,这名普通农村妇女的一番话让杨帆肃然起敬。一个普通的羌族妇女,却有着如此“坚强不屈”的倔强,杨帆说,从她身上,她看到了那些因为灾难,比从前生活得更努力、更坚强的人们,正在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更稳健,更踏实,也更自信。临别时,李兴秀还送给杨帆一副羌银耳环,一个吉祥物香囊,还亲切地和她拍照合影。“李兴秀告诉她的学员们,我从山西来,让大家鼓掌欢迎。当时心里暖暖的。看到这样一群农村妇女绣羌绣的场面,感觉她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明天。”杨帆说。

心理疏导志愿者庞永峰:

孩子们的签名T恤 一直被珍藏着

 

今年40岁的庞永峰,2008年5月,作为一名心理疏导志愿者,他随队从太原出发,来到位于什邡市的洛水镇和红白镇,给灾区的孩子们做心理疏导。
  

在那里,他和队友们在灾区的临时安置点办起了“帐篷小学”,跟60个孩子朝夕相处,给他们上课,做心理疏导,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震后的十年间,庞永峰对孩子们的牵挂从未停止,除了经常打听了解近况,也曾重新踏上那片土地,去寻找“帐篷小学”的孩子们。如今,庞永峰当年离开时,“帐篷小学”孩子们留给他的签名T恤被珍藏了十年,每每拿起,那段特殊的日子就会被勾连起来。


孩子们签名的T恤,庞永峰一直珍藏着。(受访者提供)


安置点里办起“帐篷小学”

给孩子们上课、心理疏导


当时,庞永峰是一名太钢的职工,汶川大地震之前,他通过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合格证,地震发生后,应卫生部要求,他加入了山西第四批进入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
  

庞永峰清楚地记得,到达灾区那天是5月20日,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了8天。“我们是16日接到的通知,17日集合的。”庞永峰说,本来,他和队友是被安排到去马尔康做心理疏导的,但后来因为去往马尔康的道路不通,最后就来到了洛水镇和红白镇附近的临时安置点。
  

“当时去的时候想得很简单,去了以后才发现,我们能做的很少,因为当地人都在忙着抗震救灾,所以我们只能去负责给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庞永峰说。庞永峰和队友就把洛水镇和红白镇受伤较轻以及没有受伤的孩子聚集起来,在临时安置点办起了“帐篷小学”。
  

“帐篷小学”里的孩子年龄不等,从幼儿园到初三都有。“当时一共是7顶大帐篷,总共有60个孩子。”庞永峰说。每天早晨,队员们会在5点左右起床,吃过早饭后,把帐篷小学里收拾干净后,商量好当天要进行的活动,就准备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了。“因为没有教材,孩子们就只能按照年龄大小分班,再‘混班’上课。”庞永峰说。
  

说是上课,实际上让孩子们做游戏的时间要更多一些。“主要是一些培养凝聚力的活动,比如说分组比赛传球等。”比赛时,庞永峰和队友们会仔细观察孩子们各方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晚上开会时再进行讨论,看哪些孩子可能需要特别关注。
  

“有一天,当时孩子们正在帐篷里上课,突然有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余震,支撑帐篷的一个管子刚好掉了下来,因为怕伤到孩子们,所以我和另一位队友本能地就用手去抓那根管子,结果手上被戳了一个大洞。”庞永峰说。包扎好伤口后,领队建议庞永峰回太原接受更好的治疗,以免伤口感染。无奈之下,庞永峰只能背起行囊回了家。离开时,“帐篷小学”的孩子们纷纷在他穿过的T恤上签字留念,而这件T恤,现在还被庞永峰细心地保存在家里。
  

回到太原后,庞永峰还时不时会通过队友或领队了解“帐篷小学”孩子们的情况,“他们告诉我,我走了之后,还有一些孩子给我写了信和明信片,但比较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收到。”


4年前曾独自前往安置点

寻找“帐篷小学”的孩子们


庞永峰告诉记者,离开洛水镇和红白镇的时候,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担心,“因为我发现那里不光是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成人也会,只是成人更善于掩饰。”庞永峰说,因为手上的伤,他只能带着这种担心离开。
  

庞永峰再次回到洛水镇,是在2014年。当时,他和同事有一次去四川出差的机会,他挤出一天的时间,独自开车去了当时曾经参加心理援助的安置点。在那里,他试图寻找当年一起在“帐篷小学”里相处过的孩子们。
  

“变化太大了,当时知道的好多村子后来都已经合并了,当年辅导的孩子要么已经升学,要么已经离开当地了,想找到真的不容易。”庞永峰说,虽然没有见到当年的那些孩子,但回去一趟,亲耳从乡亲们口中得知孩子们都很好,也算是了了一份牵挂。“当年临走时,孩子们的签名T恤,是我对那段时光最美好的回忆吧。”庞永峰抚摸着那件签名T恤,望着南方,定格在回忆里。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琳 张梦莹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杨阳

阅读8668
地震 山西 记者 
举报0
关注山西晚报微信号:shanxiwanb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山西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山西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山西晚报

微信号:shanxiwanb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