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9岁女孩阻止插队被打:父母脾气坏,孩子毁一生

作者:成长树 来源:成长树 公众号
分享到:

05-10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雨霏

成长树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授权”


1



在微博上看到这两天发生的一个新闻,估计不少朋友也都有听说:


湖南一个9岁的女孩萌萌在游乐项目前排队时,因阻止一对母子插队被打。


从游乐场所的监控画面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情的经过。


孩子们在排队,一名女子牵着一个看起来4、5岁的小男孩走过来,推着小男孩插入到萌萌和同学在排的队伍里面。



萌萌抬头看见,说了句“不要插队”,女子见插队不成,就带着孩子离开。


但是转身走开的时候,对着萌萌骂了句什么,萌萌似乎也回了句话,之后女子转身对着萌萌冲过来动粗。


萌萌本能的抬起腿保护自己,但一个9岁的孩子在发飙的中年女子面前,毫无抵抗能力,直接被打倒在地,女子还对倒下的萌萌,接连着踹打了几脚。



周围的工作人员和老师随后把女子拉开,萌萌所受的身体伤害不算严重,但心理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殴打孩子的女子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再没有露过面。也拒绝了警方的调解。女子的丈夫在记者采访中声称:


“我妻子是带着孩子过去商量的,但萌萌有错在先,出言不逊,辱骂长辈,还踢了怀孕妻子的肚子,给妻子造成了刺激。”



他说,如果女孩一家可以主动把网上针对他家人“恶意”评论撤销,他“仍然愿意给对方家长一个机会”。


看完这位丈夫的回应,心里不由觉得可笑。是监控不灵还是在场的老师、孩子们集体失忆?


明明是女子因插队不成,辱骂了孩子,孩子才会还口的。


也是因为女子恼羞成怒,先动手打人,孩子才会抬脚自卫的。


大人借着自己身高、体力的优势,欺负小孩子,殴打小孩子,怎么还能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装作宽容大度,给对方一次机会?


2



前几天我们刚发过一篇原创文章,针对的就是这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随意对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戾气满身的大人。


但是,当些大人也成为了父母,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许多。


这件事中,最明显的受害者是挨了打的9岁的萌萌。但还有一个隐藏在大家视线后面的“受害者”,就是女子带着的那个小男孩。


图片来源电视剧《woman》


他亲眼目睹了妈妈带着自己强行插队,也在插队不成后,看到了妈妈对一个9岁的小姐姐大打出手。


他的心里,会有多恐惧?


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母亲并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他在日常生活中,又目睹了多少次母亲情绪的爆发,又可能遭受到多少次来自父母的吼骂?


当孩子面对稍不如意就恶狠狠的,使用暴力的父母时,他学到的又是什么?


著名教育家朱庆澜先生曾经说:“无论什么是教育,教育人要将自身做个样子给孩子看,不能以为只凭一张口,随便说个道理,孩子就会相信。”


毫无疑问,坏脾气的父母,给孩子的,也是一个坏的榜样。对孩子造成的坏影响,难以估计。


3


情绪不稳定、坏脾气的父母,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创伤。


就在今年的1月,发生了一起9岁男孩,因为弄丢手机,被自己情绪失控的母亲殴打致死的事件。


小男孩叫明明,在小区玩耍的时候,不慎把一部跟妈妈联系的手机弄丢了。


邻居们都说,明明的妈妈小陈对人客客气气的,但是对明明却“易燃易爆”,三天两头就会打一下明明。


弄丢手机这件事,明明自己也知道肯定会挨打,所以在外面找了好几个小时都找不到之后,吓得坐在雪地里面大哭。


果然,回家之后妈妈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直接捆绑住孩子的手脚,一直从傍晚6点打孩子打到了深夜11点。


深夜,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不想看到你!”



图片来源电视剧《woman》


第二天早上,孩子就再没睁开眼睛。


邻居都说明明生前很懂事也很礼貌,学习也好,还不让别人说他妈妈不好……


从邻居的话,能推测出妈妈对明明是有感情的,明明对妈妈也是有爱的。


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结果,就是因为明明妈妈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和坏脾气。


有人说“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的多”。


教育孩子,最大的困难现在已经不是经济条件、养育能力,而正是父母们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很可能一时间脾气上来了就口不择言,甚至还会伴有对孩子的暴力伤害。


可是冲动是魔鬼,有些事情一旦让情绪做主,放弃理性的判断,到最后受伤的,一定是孩子,最后悔的,一定是父母。


4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会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性格上的叛逆。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成龙女儿吴卓林,在加拿大上网求助的事情。


吴卓林今年才只有19岁,正是一个女孩子最快乐最美好的年纪,但关于她的新闻,永远充斥着糟糕的境遇。


她逃课过、辍学过、自杀过、离家出走过、抽烟酗酒过、与母亲势同水火过、现在是在加拿大街头落魄求助,衣食堪忧,甚至视频中,脸上还清晰可见手掌印,可能被什么人掌掴过。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自己造成的吗?恐怕不客观。


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孩子朝着错误的方向生长,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吴卓林的母亲吴绮莉,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且吴绮莉的母亲本人,就是一个强势的、脾气暴躁的、对女儿动不动就打骂的人。


吴绮莉的身上,也很明显有了自己母亲的影子。她对女儿的教育,也极为严厉,甚至自称是“疯子妈妈”。



曾亲口在采访中提过,自己会因为女儿犯错,让小小的吴卓林双手举着厚重的《辞海》罚站2个多小时,也用过皮带抽女儿的大腿和屁股。


她也说自己跟女儿是好朋友,“但如果是原则问题,比如必须晚上11点睡觉,我说三五遍她还不睡,我就说好你不睡,那就真的不睡,全部灯开着,拿了很厚的纸,让她在那里写‘我不睡’,停下来我就打,写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从此后她再也不敢说不要睡。”


一个从来不承认自己的父亲,一个上一秒可以笑着说我跟女儿是朋友,下一秒就可以暴力体罚自己的母亲,在这样一个成长环境下,吴卓林的叛逆和痛苦,也就找到了根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参考和示范。父母对情绪的调节能力、父母的处事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


如果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一个阳光开朗,大方豁达的性格,父母就务必注意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和坏情绪。


5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还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



“棒子底下出孝子”、“爱之深,责之切”是我们流传很广的两句古话。


孩子确实需要教育,也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但不加克制的对孩子发脾气真的是好的方式吗?不打不骂,会惯坏孩子吗?


我就认识一个妈妈,几乎从来没见过她打骂过孩子。总是会跟孩子共情,讲道理,孩子也被教育得温文尔雅、聪明懂事,完全没有什么被宠溺的迹象。



图片来源电视剧《woman》


跟她交流过应该怎样控制情绪,她反而聊起了自己的父母。


她说父母很爱她,但脾气都不太好。他们家对儿时的她犯错时候的态度,可以用“痛打落水狗”来形容。


父母会对她冷嘲热讽,类似于“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你是个废物”、“告诉你别这样了,活该”“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你再不听话就滚”……


每次想起这些,她心里都会难过得不行。也一度很自卑,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也明明很想表现得友好,说出口的话却尖酸刻薄。


直到经历了很多事情,遇到了现在的爱人,才慢慢把自己调整过来。有孩子之后,她跟老公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后谁也不许打骂孩子。


图片来源电视剧《woman》


她说一家人就是无论对方犯了什么错,都要一起承担,不能去讽刺打骂。


“孩子犯错了,有些是孩子自己本身已经知道错的,那种不安的感觉,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教训。有些是孩子没意识到的错,那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耐心解释和教育,只有被耐心对待的孩子,以后才会更自信,也更讲道理。”


特别佩服她能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克制住自己,孩子也确实在一个有爱有温度有耐心的家庭中,成长得比同龄人要乐观和自信。


教育孩子就是这个道理,发脾气、打骂是最简单的方式,甚至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可是你不知道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创伤。


我们越是吼叫,孩子就越是会把心门关闭得更紧。等他长大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甚至连改变教育方式的机会都没有。


6



佛家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每个人都有情绪化的时候,也都会烦躁焦虑,想大吼、想破坏、想骂人。


但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发泄情绪的出口,也不应该看到我们面目狰狞,杀气腾腾的样子。


图片来源电影《我被爸爸绑架了》


我们自己,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的快乐或是痛苦、包容或是暴戾,平静或是愤怒,都会慢慢内化成孩子自己的性格,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轮回童年的幸或者不幸。童年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写进每个人的潜意识,精准控制着人生轮回。”


想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就意味着要学着去跟坏情绪、坏脾气这个魔鬼做斗争,去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


做一个情绪平和的父母,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即可收听下方全部音频



- 小学生必背唐诗解读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 英文有声绘本 -







…………

- 中文有声绘本 -










…………

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故事



成长树
关注收听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唐诗解读


阅读9335
女孩 
举报0
关注成长树微信号:gh_cd33e37397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