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又一起作死病例!每个作死的病人背后,都有一个无知的家庭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05-13

来源:三甲传真

案例授权摘自:良医济世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医院,当医生久了会发现,每个作死的病人背后,都有一个无知的家庭。


这是一个六十多岁的男性老年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因“胸痛”来医院急诊,明确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凶险。


我告诉他们:“这是急性心梗,非常严重,必须马上手术!”


“以前身体好得很,怎么可能是心梗呢?不就是胸口有点疼嘛,你说是心梗,有什么证据?”家属当场提出质疑。


无奈之下,我只能指着各项检查化验报告的指标,向家属解释病人为什么是心梗,心梗是如何诊断的。


半小时过去了。


要知道对心梗病人来说,每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就有更多的心肌细胞死去。作为医生,自己干着急是没有用的。而在这过去的半个小时里,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被家属“这个抽血多少钱”、“你为什么做那么多次心电图”、“做这些检查是不是你们医生为了多赚钱”等这些无关的问题所纠缠。


解释了半天,最后家属说:“我看不懂,也听不懂!还不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就说要怎么治吧。”


终于家属把话题转入病人的治疗上来。我坚定地说:“需要立刻手术,放支架。”


家属沉默片刻,接着问:“就是说血管堵了,你们要放个东西,把它撑开。那你能不能撑开了后就把东西拿走,不放在里面,这样就便宜了吧?”


这个家属很有想法,但目前的技术手段办不到!这时候病人的胸痛明显加重,被送回病房。我继续和家属谈话,用模型讲了大概手术过程、目的和可能的并发症。


四十分钟又过去了。


还没有定下来用什么支架,在我再三地催促下,家属不情不愿地签了字。急诊需要优先考虑,但家属一直质疑整个医疗过程,不能因为这个病人家属的犹豫而耽误其他正常住院患者的手术,所以在家属做决定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手术室非急诊手术已经开始,这个病人只能继续等。而此时病人的胸痛更厉害了,家属开始大骂医院耽误治疗,嚷嚷如果病人是你们医生的亲人,还会这样吗?


最终,患者顺利手术。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三支重要血管都存在病变,分别狭窄99%、60%、75%,急诊手术放了三个支架后,病人症状缓解,安返病房。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术后需入住CCU(监护室),但家属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医生让住CCU就是为了挣钱!于是病人躺在平车上,在走廊进行漫长的等待。


管床医生,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先后与病人家属谈话,无论医生们怎么苦口婆心,怎么好言相劝,病人一家则始终认为医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不住CCU,最后给予全程谈话录像及签字,病人回普通病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病人每天都要求出院,抗议心电监护,拒绝口服双抗血小板药物(此药物至关重要),理由当然都是医生为了挣钱。


经过了如此这般每天谈话、每天签字的“治疗”之后,病人死亡了。家属又召集了一批“亲朋好友”哭着喊着要给病人“讨回公道”!


三甲传真评析——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医院,当医生久了会发现,每个作死的病人背后,都有一个无知的家庭。


在平时临床诊疗中,有很多患者和家属一旦遇有质疑时,都会质问:“医生,请你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是你的亲人生病了,你会怎样?”


对于这样的质问,我特别想告诉所有患者:亲爱的患者们,当你们质疑时是否想过,你们视医生为亲人了吗?”


医生总是被要求视病人为亲人,但医生们真正的亲人和家人对他们却是无时无刻不在以最大的包容、理解、体谅去支持着他们。


- END -


/ 相关阅读 /

·“妈,救护车怎么还没来?”——他生命的最后一句话,扎痛了我们的心!


/ 推荐阅读 

·


阅读8943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