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日本电视台再播南京大屠杀纪录片:民间良知与公正的体现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佩


继日本NHK电视台去年底播出关于日本731部队真相的纪录片之后,不到半年,日本保守派新闻《读卖新闻》旗下的子公司日本电视台(NTV)再次播出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


央视新闻 截图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5月16日报道,日本电视台在14日凌晨播出的该纪录片时长约45分钟,这部纪录片制作组花费近四年时间,从中日两国搜集到的一手历史资料,以事实为基础,驳斥了试图否认或篡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历史修正主义。


作为日本具有保守倾向的主流媒体,日本电视台是《读卖新闻》旗下的一家商业电视台。《读卖新闻》主要的新闻立场和日本现执政党自民党往往保持较大的一致性。


“事实上,日本的媒体一直奉行着客观公正的职业标准,也存在着非常多具有良知的媒体人。不止媒体人,关于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日本的民间、教育界、文化界也大量存在着有良知的人,他们对于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都有比较正确的认知。”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研究人员黄刚16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这种认知也正在逐渐转化成为日本民间主流的认知。无论是出于媒体人自己的良知,还是出于市场的考虑,媒体用纪录片来展示历史真相,都是能够得到欢迎的。


重机关枪扫射20分钟,尸体堵住江水


该纪录片以震惊中外的“鱼雷营”战俘屠杀为核心,描述了在1937年12月16日至17日日本方面是如何杀害中国俘虏的事实。通过对日本士兵的日记、证词还有当时新闻社残存的照片,电视台用特技展示了当时血腥残忍的画面。


关于“鱼雷营”事件,在日本主要存在着两种“辩护”的说法:第一种说法声称被俘的中国士兵私藏了武器准备进行反攻;第二种说法则声称,当时日方其实准备释放俘虏。但正当俘虏坐船试图横渡长江时,对岸响起了炮火声,日本兵出于自卫才开始射杀。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称,该纪录片用实证对这两种观点均予以了驳斥。


环球网报道称,纪录片中,参与的士兵回忆称,被俘虏的人们双手被绑在身后,面对着扬子江而坐。随着响起的哨声,“就任我们开枪扫射,重机关枪1分钟能发600发子弹,连续扫射了15到20分钟……弹药箱都(打)空了。”


“为了不被射中,他们一个又一个地往人堆上爬,人群堆起来有3米高。”扫射结束后,拿着机枪和刺刀的士兵们走向俘虏群中,拿着刺刀往尸体上刺去。随后,尸体被扔入扬子江,当尸体成百上千之后,连江水都被堵住了......


民间反思战争有利中日关系


事实上,这并不是日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这样的纪录片。在2015年10月4日,这家电视台播出的同系列纪录片《南京事件——士兵们的遗言》中,著名记者清水洁公开了大量对参与到南京大屠杀中的原日本军人的采访,直接证明了事件的真实性。


而日本电视台也不是日本国内唯一播出此类纪录片的主流电视台。2017年8月13日晚,日本NHK电视台播出《731部队的真相》纪录片,首次公开了731部队成员当年从事细菌武器研究和进行活人人体实验的认罪录音;今年1月份,NHK再次于1月21日晚间播出了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纪录片采访到了“731部队”军人的家属,皆在日本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


“由于安倍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日本媒体进行了打击,类似日本电视台这样的举措是对近期备受丑闻困扰的安倍的一个正常反击。”黄刚还指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日本国内的在野党已经失去了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以往在野党能够通过施压执政党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现在自民党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来自媒体和民间的舆论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环球网称,近两年来,日本国内试图否定或者美化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历史罪行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刺耳。这部正视历史的纪录片,赢得了网友的尊重。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不少网友都表示,正视历史才能珍视和平,防止战争的再次发生,中日之间才能真正走向友好。


“这次纪录片的播放,对于客观上改善中日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积极的作用。”黄刚表示,回顾中日之间的交往史,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个特点,那就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如果民间坚持对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持正确的看法,在中日之间在历史、政治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歧的时候,民间、媒体往往能够形成一股正义的力量,这对于脆弱的中日关系是存在着积极作用的。


本月8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日本参加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并对日本进行了访问,这也是时隔8年,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访问日本。新华社报道称,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呈现明显改善势头。




本期编辑 郦晓君


推荐阅读


江苏老师与13岁女生发生6次性关系,犯强奸罪获刑3年半


阅读8791
日本 电视台 南京 纪录片 民间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