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插一枝芍药,让时光慢些流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5-16

2011年底,我开始了插花学习。没有豪宅需要装点,我也不是需要打发时间的全职太太。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花很美,插花很安静。

 

这就是初心的力量罢。



其间人生大事不断,新婚、诞子、辞职、开始新的学习,自己的很多想法和观念也与七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而花道则像个老朋友,不言不语,不离不弃,默默用一朵花包容我的喜乐与哀愁。端午挂马蔺,七夕插中国的情人草。重阳清供,松、菊为主,竹枝、芒叶、金银木、枫、蒲棒等等为宾,不一而足,点缀佛手柑、柿子、栗等果实,满屋秋意。待腊月制春盘,尽选些富贵吉祥之花,十种最佳,寓意来年十全十美。寒来暑往,四季轮回。

 

说起中式插花的历史,与茶道、香道、书道一样,经历了道成海外、失而复得的过程。隋时,遣隋使将佛教礼法带回日本,同时也带回了经中国本土文化改造后的佛教供花,插花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并长出一棵样貌完全不同的大树来。今天很多人喜欢日本花道,因为它传达出的清寂、克制、绚丽而又易逝的日式美学,更因为它的系统与严谨。我们捡拾零落的中式插花,最初也是从学习日本花道的技术,接受日本花道的反哺开始的,再逐渐回归到我们自身的历史和崇尚的美学正途。


今天日本寺院内随处可见以花供佛的形式

 

套用“发生、发展、全盛、巅峰、式微”的发展规律,当下中国的插花艺术,恰好处在又一个“发展”阶段。经历了千年的辉煌和断寂,中式插花近年终于一点点恢复元气,开始享受她本该享有的“追捧”。

 

想来我们在《诗经》的年代就“赠之以勺药”来表达爱慕,我们崇尚“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的纯净审美,我们折取茱萸寄托情亲,植菊豢梅以示傲骨……花令有序,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植物语言、文化密码。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有云:“冬时插梅,投以硫黄五六钱,欲大枝梅花插供,方快人意。”而如高濂这样的插花大家历朝历代辈出,如《遵生八笺》这样的插花典籍,毫不夸张地讲,浩如烟海,足够我们后人终身享用。

 

▲ 元代,钱选,《篮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代中式插花艺术随文人阶层一同滑到了历史边缘,人们便很少提及插花四艺这般雅事了。及尚花之风再度吹来时,人们抬眼看到的已是西洋花艺,是日本花道,大大小小的流派,各具风采。而忽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宝贝。

 

中式插花的意义不仅在最终呈现的作品,更在过程。忽见三生旧影子,拈花已省梦中身。有人以茶修行,有人打坐修行,插花,亦可修行。枝枝蔓蔓向外生发,心则可向内观省。中国的传统花道,讲究阴阳和合,删繁冗,去污损,选择合适角度,或固定于剑山,或入瓶,或入篮;有扰攘团簇,有高低呼应,更要有留白观空。


▲ 《中国插花简史》,孙可、李响著,

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

 

有时我们慨叹高度文人化的生活再难复制,不是少了一把官帽椅、一块太湖石、一尊博山炉、一片古窑瓷的问题,而是少了大修为、大学问,少了淡泊与隐逸。

 

好在家底还是有的。即便是完全没有学过插花的人,看着古画照做,学着古人的样子插,也能插个大致模样。这跟当下流行的跟着某位时尚博主学穿搭,跟着美食达人的足迹一家一家试吃,跟着别人的书单买书读书,是一个道理。

 

▲ 明代,陈洪绶,《晞发图》,重庆博物馆藏

 

除了直观的古画,还有有趣的古书,告诉我们该如何插花才好看。《武林旧事》教人们过节可以怎么玩,《山家清供》教人们料理山野蔬果,哪些花可以做成好吃的,《长物志》教人们室内装潢,怎么打理自家花园等等,不胜枚举。我们一样可以跟着古人学配色,跟着古人学买花,跟着古人学选瓶。

 

竹含新粉,麦落细花,生活中倏忽闪过的片段,都在插花学习中照临,一如柔软绵长的日影,留在时光琥珀中永不老去……

 

 

花中有世界,叶下有如来。了解插花的历史与技艺,不仅帮助我们观照生命,观照生态,更能观照生活,和谐身心。在中读小课《草木花事的千年风雅》中,从事插花二十余年的中国插花文化传承人孙可和艺术撰稿人李响,将中国千载花事浓缩至60分钟,从历史到当下,带你了解传统插花,复生古人生活。


▲ 点击上图,试听《草木花事的千年风雅》小课

 中读 VIP 用户可免费领取


阅读9122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