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听听政协委员们说什么

作者: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来源: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全国政协15日在京召开

“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专题协商会

发言摘编


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 尚福林

目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从调研情况看,未来一段时间金融风险仍然易发多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较大。建议: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结合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匹配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评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支持基础性、战略性创新等金融服务机制,推广政府主导建设担保体系等做法。


引导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稳步下降

全国政协常委 胡晓炼

无论从杠杆率的当前水平还是历史变化看,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贡献均在一半以上,且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问题在国际比较中也十分突出,这既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也有结构性因素的原因。为稳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要对杠杆率的分子端和分母端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遵循稳中求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去杠杆”。


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 陈雨露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逐步形成了涵盖全国性、行业性、区域性市场和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与此同时,在跨市场交易日益活跃、外部网络安全挑战加剧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在建设与监管方面缺乏统筹的问题日渐突出。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针对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交易所或交易平台、交易报告库等各类金融基础设施的不同特点,制定分类统一的监管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支付、征信等领域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标准,提高监管效能。


完善分层分类的监管安排。根据金融基础设施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和业务种类实施分层分类监管。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强化互联网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监管。要根据互联网金融整治及长效机制建设的分工,适时进行监管并调整优化。


统一实施准入管理。对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应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合格的予以发放业务牌照,不合格的则限期整改或停业退出。


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 周延礼

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推陈出新对于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满足社会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普惠性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不规范经营和金融违规行为。随着我国金融科技应用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建议: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监管。当前,金融监管要把市场行为监管放在突出的位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重罚损害消费者的行为,关停金融诈骗机构并绳之以法,真正让监管者“长牙齿”,让违法者闻风丧胆。


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要把监管资源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重点解决监管部门的“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对监管部门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的投入,提供从大数据存储、清洗、脱敏、计算到呈现监管一体化大数据监管平台工程。


发挥监管科技作用精准监管。要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娴熟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进监管方式。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快金融监管科技建设的步伐,在大数据金融安全监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金融、数字社会顶层设计。


应重视控制金融风险源头

全国政协委员 杨成长

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各级政府将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和系统防控工作,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管控金融风险的市场表现,不重视控制金融风险的源头。一些地方政府很重视当地的房价稳不稳、市场利率高不高、政府债务率高不高、是否存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跑路情况以及银行坏账率是否下降等问题,认为只要这些方面稳定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上就控制住了,但是对于什么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源认识不到位,基本上围绕着当前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不正常现象采取措施,没有做到彻底根治、刮骨疗伤。


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不重视实体经济领域的风险源。许多地方政府简单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金融市场问题,防控工作也主要由金融监管部门来承担,不太重视实体经济领域内蕴藏的金融风险源。


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静态测算,不重视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变;重视单领域金融风险,不重视金融风险的传导性。由于各种短期静态测算和情景模拟都存在明显缺陷,无法预测金融市场出现异常变化对社会预期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打赢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

全国政协委员 王冬胜

我国金融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面对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在监管金融创新、弥补监管疏漏和空白,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化解防范风险等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对国家防范金融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跨部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这样既凸显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又有助于通过强有力的领导推进跨部门协调,弥补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漏洞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尽快形成一个统一、协调、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大力提高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目前各部委均有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政策、信息披露及引导市场预期方面已有明显提升,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政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建议由权威人士通过举行定期、不定期新闻发布会,与市场参与机构及投资者进行直接沟通,及时、有效说明一项监管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步骤等情况,以显著提升引导市场预期的实际效果。


防风险宜宏观微观双管齐下

全国政协委员 李晓鹏

结合金融控股集团管理实践,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谈一谈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


从宏观上看,顶层设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金融事权的关系,中央加强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十分必要,须严格限制地方金融事权,金融、准金融机构的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等事权由中央统一负责;二是处理好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关系,应重点弥补分业监管导致的监管碎片化缺陷,以综合监管适应综合经营,加强监管的统筹协调,让金融监管跟上金融实践的步伐;三是处理好产融结合的关系;四是处理好防范风险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从微观上看,金融机构需要筑牢四堵防火墙。一是筑牢战略防火墙,始终以国家政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明确战略方向、功能定位。二是筑牢体制防火墙,建立总部适度多元、子公司专业化经营、事业部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三是筑牢制度防火墙,通过健全完善风险限额、客户集中度、资本充足率等管理制度,对财务杠杆比率、行业与客户授信比例进行控制,有效规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四是筑牢信息防火墙,加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管理,严格履行关联交易额度审批要求,加强品牌信息的资源整合,严格客户信息管理。


来源 | 新华社、人民日报

阅读8678
如何 
举报0
关注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微信号:InsuranceOU_Chin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微信号:InsuranceOU_Chin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