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美国校园枪击案,这部15年前的戛纳大作早已说透

作者:Mtime时光网 来源:Mtime时光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第71届戛纳电影节正在法国南部小城上如火如荼的举行,而在15年前的今天,一部讲述校园暴力的影片《大象》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


《大象》


这部充斥着极端暴力的影片最终在一片争议声中,同时摘得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导演,这种情况在戛纳历史只出现过两次,另外一次是1991年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连拿金棕榈、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伊桑·科恩在该片未署名导演)。



那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似乎格外阴郁,但许多作品后来成为传世经典。拉斯·冯·提尔的《狗镇》用极端残酷的故事向世人展露人性阴暗;努里·比格·锡兰和他的《远方》诉说着个人在城市生活侵蚀后的人性孤独;弗朗索瓦·欧容在法国乡间精心策划了一起《泳池谋杀案》。而在一众“丧”片中,《大象》反而是最清澈透明,也最残酷无力的一部。



《大象》预告片(画质略渣)

今天是《大象》首映15周年,时光君带你重回那座再普通不过的美国高中,重温这部经典电影。




这头“大象”如何征服戛纳?


《大象》由美国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执导,本片是他的“死亡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为《盖瑞》《最后的日子》)。


格斯·范·桑特


熟悉格斯·范·桑特的导演都知道,同性恋题材与死亡情结是他的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在两种亚文化中间,书写青春与美好背后残酷的一面,《大象》正是导演最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影片的部分灵感,源自于著名的科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想了解这起真实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可参看迈克尔·摩尔导演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



格斯·范·桑特起初想直接把这个真实故事搬上银幕,但碍于一些原因无奈放弃。但他并未放弃拍摄一部展现校园枪击事件电影的想法。


这个时候,格斯·范·桑特想起了英国导演阿兰·克拉克。阿兰·克拉克在去世的前一年,为BBC拍摄了一部名为《大象》的37分钟短片,影片聚焦的是北爱尔兰的暴力事件,用十几组关联不大的暴力杀戮镜头组成,全片几乎无台词,枪声就是影片的台词。这部影片就是后来这部《大象》几乎全部的灵感来源。


克拉克版《大象》海报,是不是构图很眼熟?


显然格斯·范·桑特知道盲人摸象这个词,在他理解看来,克拉克的电影标题“大象”,就是指一群盲人只能摸到大象的某个部位,描述的大象只是他们接触到的那一部分。这样的寓意被实践在了克拉克版《大象》的电影叙事当中去,而格斯·范·桑特也完全采用了这一形式,这才有了我们随后看到的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



敲定了影片拍摄的题材和方式,格斯·范·桑特来到了家乡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的惠特克中学,由于安全和别的原因,这所中学于2001年关闭,学校的大楼设施还未拆除,格斯·范·桑特便将这里选为影片的拍摄地。想法有了,构思清晰了,拍摄场地也落实了,下一部就该敲定演员了。


虽然是在独立电影界起家,但与基努·里维斯、马特·达蒙等人基情满满的格斯·范·桑特,向来不乏大牌明星与他合作,但《大象》却是另类。


《大象》


格斯·范·桑特决定用分段又平行的叙事结构组织影片的时候,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年轻演员来当主角。他大胆启用了11位毫无表演经验的非职业演员主演影片,并且影片中大部分的台词和表演都由他们即兴发挥完成,再配合格斯·范·桑特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对校园内场景反复跟拍充分利用,最终完成影片。


2003年5月18日,格斯·范·桑特的《大象》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影片在放映之后得到了多少赞誉,也就得到了多少诋毁。


题外话,虽然妮可·基德曼在《狗镇》里发挥出色,却也没能获得戛纳影后


在前文中提到,那届戛纳主竞赛单元强片云集,锡兰的《远方》用沉重的现代主义话题和美轮美奂的摄影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和思索,当届场刊评分3.0,而提尔的《狗镇》将小镇化为人性试验场,最大程度上撕裂着戛纳名流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妮可·基德曼奉献了从影以来最精彩的表演,场刊评分3.1分当届最高。


而《大象》呢?仅仅获得2.1分,在当年入围的20部影片中仅仅排在第七。


《远方》在颁奖结束前也呼声颇高


颁奖前夜,许多消息灵通人士都已得知《大象》将获得最佳导演,同时也几乎宣告将错过那片棕榈叶。5月25日,戛纳电影节闭幕式上,大奖结果公布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远方》获得评审团大奖,《大象》居然同时包揽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奖项,而《狗镇》颗粒无收。


那年的评审团评委包括姜文导演,他事后也回忆起当时的评选过程。“我是《大象》的支持者,我认为这部影片用最简单、最朴素又最流畅自然的手法,展示了这个导演的天才。我是有点把其他评委们往这个片子这边拽。”



至于影片破天荒的同时获得两项大奖,其实是评委会民主投票后的公平结果。“……把结果通知组委会,组委会一看说,两个最重要的大奖给一部片子,与电影节惯例不符,又组织重新投票,投了两次,两次结果一样。我觉得法国人就这点好,组委会主席来了,说,评委就是评委,我们尊重评委的意见。”


所以,《大象》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足以历史性的征服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影节呢?





还原最真实的暴力


在电影史的演进中,打破常规叙事结构的电影往往占据重要位置,这类影片不仅挑战了传统的观影习惯,同时探寻着电影叙事发展的可能。《大象》便是这样一部影片,值得一提的是,《大象》并不是一部刻意炫技的作品,它的长镜头美学和拼图式的叙事结构完全为影片的叙事目的所服务。


《大象》中的三闺女


《大象》的叙事共分为8个篇章,每个篇章都以片中角色的名字作以区分,自然,每个篇章都与名字所对应。格斯·范·桑特没有采用传统的、常规的拍摄手法,而是用风格高度统一的方式来处理影像素材:长镜头跟拍。


在每个篇章中,镜头都根据被摄角色的移动进行运动,镜头跟着主角们穿过长长的走廊,漫步在操场,或是在洗印室中冲洗胶片。


《大象》剧照


当角色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有节奏的运动让影像保持一种流动的张力,让整部影片的影像保持游移感,不到迫不得已时不会进行剪辑(空间转换时也只是多以开门的动作为剪辑点),用长镜头保证每个片段中的时间与现实时间完整,让观众充分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每个角色在学校中的生活片段。


为了保证观众绝对旁观者的姿态,格斯·范·桑特在片中几乎避免了正反打镜头和角色视点的主观镜头的使用,在角色处于静止交流状态时,或用全景镜头忠实纪录对话的情境,或用旋转镜头默默纪录多人对话的场景(Acadia的片段)。


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无所适从,甚至觉得导演冷血,观众无法移情到片中任何一个角色当中去,只能在纪录片一般克制的镜头前,跟随导演精心设计的调度去观察每个角色的校园日常。


几乎全是平视角度


机位的高度上,导演也遵循了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影片中除了个别场景外,几乎都是平视镜头,摄影机高度符合一般人的身高,从而让观众以人眼观察世界的角度跟随角色们在校园中游荡。


在前50分钟里,你能看到校园生活中最常见也最不具备戏剧性的场面,情侣的对话、上课的场景、小组的讨论、女生们的八卦,导演拒绝用戏剧性的故事和引导移情的镜头语言让观众体验虚假的真实,而是以冷眼旁观的视角营造另一种接近真实的虚构,最日常的校园生活正在观众眼前上演。


拍照这一桥段在片中出现三次


况且,影片中这些片段彼此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而是平行。


前文提到,每个篇章都跟随相对应的角色拍摄,每个角色之间在相同的空间和时间下都有互动,于是观众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们跟随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维度,一次又一次进入同一时空。


这样的电影语言对后来各国作品都有些影响,无论是日本电影《听说桐岛要退部》还是国产电影《心迷宫》都能看到一些影子。


《大象》中每个角色的背后都带着蛛丝,不同的篇章不同的角色在同一时空中来回穿梭,最终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每个角色都被牢牢固定在这些时空当中彼此关联,等待厄运的降临,这就是《大象》叙事的独到之处。


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大象》的前50分钟故事发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而到Eric邮购枪支的戏份时,所有角色在片段中最后一次出现的场景就是他们最后存活的场景。


Alex与Eric


但在这些日常片段中,观众还是能嗅到一些将影片推向高潮的蛛丝马迹。最明显的当然是Eric和Alex,在上课的片段中,我们轻易的发现他在学校中遭受欺凌的难堪位置,随后我们又在家中看到了与之逻辑相对应的情节点。Eric与Alex喜好暴力游戏,观看纳粹意识形态宣传片,邮购枪支弹药,这些简单的情节推动影片来到最后的30分钟。


这就是格斯·范·桑特想要的。在影片的前50分钟里,营造出一个还原度极高的真实校园环境。有人物,但除了言谈和举止我们对他们毫无了解;有运动,但叙事层面毫无进展,完全背离传统。


Eric观看纳粹宣传片

与其说格斯·范·桑特在拍“电影”(传统意义上的),倒不如说他给予观众一座校园生态,这座校园几乎是绝对物理的状态,我们只被限定在表面上对其进行观察。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后30分钟的疯狂。


天空的长镜头左右着影片的节奏,这个意象同时也暗示着影片调性的变化和情绪的催化。在一个天空逐渐变的阴郁长镜头后,影片进入最后阶段。


平静的天空下蕴含着暴力


Eric和Alex手持长枪进入校园,疯狂杀戮,没有一丝仁慈,两人所到之处只有无理性的屠杀。这种突然降临的暴力因为之前简单的情节铺垫显得符合逻辑,与此同时又极具真实感和荒诞感,这正是日常生活中暴力事件的双层属性。


因为之前50分钟的铺垫,我们都已沉浸在影片中的校园环境之中,当暴力突然开始释放时,它的破坏性和突然性也扑面而来。


这里的暴力不是《喋血双雄》中的浪漫化渲染,更不是《终结者》里追逐枪战的感官畅快,这里的暴力就是它最原始最真实的一面,它有能力撕碎人类生命的存在,在它的淫威下我们体验到的只有恐慌,能做的只有逃逸,这正是格斯·范·桑特想要通过电影的形式来想让观众体验到的。


Banny


在这里有个角色值得一提,那便是黑人小伙Banny。他的篇章是影片中最后一个出现的,时间上来说与其他几位角色的篇章没有重合,他的时间和空间彻彻底底的被镶嵌在杀戮开始之后,导演这样做显然是有用意的。


在众人四处逃跑时,Banny的运动轨迹是逆向的,他跟随枪声的指引走向暴力发生的区域,同时他健壮的身躯和运动感的装扮似乎让观众燃气了一丝被解救的希望。


但我们都被格斯·范·桑特骗了,当Banny进入暴力核心区域的一瞬间,就被Eric无情枪杀,导演用这样反类型的情节想要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这种人物只出没在类型电影叙事当中,现实中更具破坏力的永远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的一方。


《大象》海报


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大象》属于最暴力的那类电影,它用了50分钟的温柔克制,让观众体验了30分钟的绝对残酷。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色彩和音乐对影片基调的影响,让观众在客观视角审视故事外,添加一丝悲怆忧伤的情愫。


如今,《大象》中类似的极端暴力事件依然在世界各地发生,或许是在校园,或许就在大街,而影片中涉及到的诱因也成为这个时代的全球性话题:同性恋话题、枪支合法化、家庭与教育、纳粹活动等等,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影片的洞察力。



15年后,这头“大象”依然在提醒着观众,当我们在银幕、游戏等各个渠道消费暴力时,同时也消解了它最真实的一面——破坏性。当暴力降临时,对个体而言是多么的突然,毫无逻辑并且无法预知。


让电影遇见生活,尽在影视生活第一站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代失踪"电影《大轰炸》定档8.17


阅读8851
美国 校园 
举报0
关注Mtime时光网微信号:V_Mti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Mtime时光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Mtime时光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Mtime时光网

微信号:V_Mtim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