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历来只有和珅搞别人,只有他成天想着搞和珅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5-22

↑↑点击上面蓝字读史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清史稿》里有一句话:“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

大意是说,和珅这人不厚道,欺负穷人,见人家穷,连好一点的衣服都穿不起,就把又苦又累的活给他干,时间一长,就把人家累死了。

和珅地球人都知道,用不着介绍,那么挨他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叫钱沣。和珅为嘛要这么整他?因为他想“整”和珅。

01

钱沣,云南昆明人,也算是个“神童”,十多岁就“才艺初显”,有“滇南翘楚”之称。

这个“翘楚”,却来得很不容易。

钱沣祖籍江苏江宁,其先祖钱铸,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就作为朝廷命官的幕宾来到了云南昆明。

所谓幕宾,相当于门客之类,连政府公务员都不是,钱家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经济情况也可见一斑,反正就是捞不到钱——要想捞到钱,首先得是公务员。

虽然穷,但世代读书这个好习惯没丢,虽然他父亲钱世俊,更是落魄到靠做银匠为生,但还是尽力供他读书。

可钱沣是家里老大,弟妹又多,他得替父母分忧,做家务,照顾弟妹,上山砍柴换钱补贴家用……一个小娃娃,哪干得了这么多事情,他说算了我辍学,回家干活,母亲说你敢,你看一些先贤,有多少人具备读书条件?他们有的以树枝为笔,有的以河沙为纸,有的躲在学堂窗外、靠偷听老师讲课“读”书,他们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钱沣母亲虽然出身破落士人家庭,但“初识文字”,是少有的贤妻良母。

无钱买书,钱沣就去“捡”书——离家不远有个水德庵,庵里有个惜字炉,炉旁时常有别人丢弃的残篇断简,他拿回去当书读。

昆明有座著名的书院,叫五华书院,开创于明朝嘉靖三年,是云南创办较早,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所书院,是云南书院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钱沣在那里,学习过一段时间。

努力终有回报,虽然来得晚了点,钱沣三十六岁才中进士,但总算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努力。

02

钱沣任过这么多官职: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湖南学政、通政司副使、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钱沣还是个大书法家。

当时满朝上下以学董其昌为时髦,他偏偏不赶这个时髦,偏爱学颜真卿,既学他的书法,也学他的为人,或者说,正因为敬佩颜真卿的为人,他才爱上了他的书法。

钱沣“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笔力雄强,气格宏大”,后来学颜体的,都以钱沣为宗,大名鼎鼎的翁同龢、谭延闿谭泽闿兄弟等人,都是先学钱沣后来“自成一家”的,还有大书法家何绍基,也是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的。

钱沣有个外号,叫“瘦马御史”,有人说是因为他瘦,但他这个外号的获得,与他善于画马有关——他喜欢画马,格外喜欢画瘦马,所画瘦马“风鬃雾鬣,筋骨显露,神姿逼人”,人们若是有幸得到他的墨宝,比得到宝贝还宝贝——“世争宝之”。

有人问他为何那么喜欢画瘦马,他说人都吃不饱,马能不瘦吗?

钱沣还是诗文大家,“其诗文苍郁劲厚,正气盈然”,著有《南园先生遗集》,他诗、文、书、画、联都很有名,被誉为“滇中第一完人”。

但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以直声震海外”(《清史稿》语)。

03

当时谁都怕和珅,唯独他不怕,谁都不敢与和珅斗,唯独他敢。

有人也许要说,你骗谁呀,电视剧里,刘墉和纪晓岚,不是与和珅斗得不亦乐乎吗?你可千万别信,那才是骗人的,是傻逼编剧,瞎编出来蒙观众的。

前面说他为人刚直不阿,具体点说,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他的品格:“不媚世俗、不阿权贵、不畏豪强”。

但他并非只知埋头猛冲的莽夫,在“对敌斗争”中,是很讲究策略的,比如对浦霖。

浦霖,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为人贪纵,经常把属吏作为婪索对象,他到哪里当官,哪里就会“州县仓库多亏缺”,到哪里去了?还用说,中饱私囊了呗,连皇上都说他“贪黩无厌,罔顾廉耻”。

比如在湖南任巡抚时,浦霖想借大办寿宴敛财,同时也想借此检验一下谁忠谁不忠。

那时钱沣任湖南学政,对方请他参加寿宴,他能不去吗?可那一年(乾隆五十年)湖南大旱,灾情日益严重,官员们无不忧心如焚,作为湖南巡抚,浦霖却把心思花在捞钱上面,钱沣这样的人,心里会舒服吗?

既然去参加寿宴,就不能空着手去,何况浦霖的目的,就是这个。钱沣去了,也送礼了,送的却是一对蜡烛和几斤莲藕。

他是穷,是送不起贵重礼物,但也用不着如此“刻薄”吧——送蜡烛,是希望他做人要直,送莲藕,是暗示他做人要有节。

见了钱沣的礼物,浦霖顿时就呆了,也害怕了,害怕钱沣参他一本,他退了所收受的贺礼,寿宴也不办了。

各位对不起了,下回再拍我马屁吧,这回风紧,扯乎。

04

浦霖如何会想的话,他应该给钱沣包个大红包,感谢他把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但浦霖这种人,只会恨钱沣这样儿的多事,挡了他的发财路,所以后来他担任福建巡抚,再也没有钱沣这样的人碍事了,可以想咋整咋整了,于是就与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布政使伊辙布、福建按察使钱受椿沆瀣一气,整了个骇人听闻的贪污大案,贪污白银250多万两,其他涉案官员达30多人。

侦办乾隆年间的另外两起大案,也即勒尔谨、王檀望“冒赈折捐案”,山东巡抚国泰贪污案,钱沣也都是积极参与者。

查办山东巡抚国泰,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国泰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和珅死党,别人是一把保护伞,他有两把保护伞。

连保护伞都敢动的人,才不管他有几把保护伞呢。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国泰“贪纵营私,徵赂诸州县,诸州县仓库皆亏缺”。

钱沣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惩治“素来骄横无礼,横行霸道,贪纵刻薄,为所欲为”的国泰,二是“打狗震主”,明确暗示和珅:扳倒你死党后,下一个就是你!

钱沣明白,朝廷重臣,不是你想弹劾,就能弹劾的,弄得不好就会触怒龙颜,反而获罪。

实际上,无论是当时,还是整个封建专制时期,言官的日子都不好过,本就不受欢迎的这拨人,朝廷又控制很严,一不小心就会因言获罪,“妄参大臣”的罪名,是很容易被安上的。

他们干的,是虎口拔牙的事情。虎口里的牙,可不那么好拔,所以实际上,很多言官并不称职,因为不敢呀,谁不想保住吃饭的家伙呢,谁不想平平安安过一生呢,所以对大臣们的出格行为,能睁只眼闭只眼就睁只眼闭只眼,避免遭打击报复。

钱沣为什么敢虎口拔牙?他“傻”呗。

所以递上奏疏后,他就跟一个好友借钱。

他借的不多,十吊,说是有急用。好友蒙圈了——堂堂御史,连区区十吊钱的积蓄都没有,你是咋个混的?虽然不明白他借来干什么,但好友意识到一定非比寻常,什么也不问。

钱沣说,借你的钱,我可能还不了你,你也别指望我还,但我儿子,将来一定会还给你。

当好友得知他为什么借钱,差点哭了。

钱沣借钱的原因是,万一弹劾国泰失败,就有可能被发配边疆,他借钱准备路上用。钱沣说,他这辈子没别的爱好,就爱吃牛肉,跟好友借钱的目的,就是打算在发配路上买牛肉吃。


05

乾隆也有意思,明明知道国泰是和珅死党,和珅理应回避,却让和珅与刘墉、钱沣一起,共赴山东查办国泰一案,而且以和珅为首,刘墉、钱沣只是“协同”。

不过也好理解,因为当时的钱沣,只不过是个六品监察御史,没资格“为首”。

而且乾隆也明白,让和珅去办案,和珅肯定会搞鬼。的确也是这样,和珅立即把这个消息,派人通知了国泰,让国泰有了准备。

国泰向商人借来许多银子,凑足了库存数量,这样一来,库银严重短缺的真相,就被掩盖了。

可惜没逃过钱沣的眼睛,开封检查时,他发现那些银子,大多是商家使用的杂色银,成色不足,与正儿八经的帑银大不相同。

钱沣想了个很简单的办法,第二天贴出告示说,这些银子是哪个的,哪个就来取走,不然就罚没充公。

商人们生意也不做了,赶紧来取银,银库一下子成了空房。

一查,查出银库亏空四万两;又查粮仓,查出缺少三万多石粮食。

这只是历城一个县,其他县的情况,也差不多,无一例外,全省亏空的白银,达200多万两。

实际上,和珅给国泰通风报信这一招,钱沣早就预料到了。

他提前派人在半路上等,等和珅派到山东送信的人,记下那人的长相。

不出所料,当钱沣等人快到济南,和珅派人给国泰送信的人,完成任何后返回北京,钱沣下令把他抓住,然后搜身,搜出国泰给和珅的回信,他们之间借银填库、企图蒙混过关的伎俩,大白于“天下”。

和珅不敢为国泰开脱,因为他接受过国泰的重贿。

这种事,是国泰和山东布政使于易简合谋干的,后者与国泰一样,被乾隆赐狱中自尽。

扳倒国泰,钱沣名声大振,好评如潮,获得点赞无数,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任通政司副使。

值得啰嗦一句的是,在此之前,和珅想收买钱沣,但没成功。

06

扳倒国泰,和珅恨死了钱沣,想把他弄死,又不敢明来,就玩儿阴的,不停地把又苦又累的活儿,派给钱沣,比如让他查棘手的案件,一派就是一大堆,让他早出晚归,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办差。

你不是能干吗?能者多劳嘛,活儿干好了,说不定又能连升三级!

和珅自己,则当甩手掌柜,“躲”到值班官员的休息室内办公,其他军机大臣除了阿桂,也都上行下效,不到军机处上班,各找地方“办公”,他们这样做,不但违背常情,还能方便徇私舞弊。

乾隆五十九年,钱沣上《请复军机旧规书》,把参劾矛头直接对准和珅,乾隆立马任命钱沣兼任“军机处稽查”,等于给钱沣本就重担压身的肩膀,又加了一副重担。

公元1795年,正值壮年的钱沣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几个月后溘然长逝,年仅五十六岁。

钱沣去世后,儿子整理父亲诗稿时,在父亲枕头下,发现一份准备参奏和珅的草稿,长达数千言,细列和珅二十多条大罪,每一条都能要和珅的命。

也许除了和珅,其他人都对这份奏章,未能在钱沣生前送达乾隆手上,而遗憾。

然而,即使这份奏章,在钱沣去世前到了乾隆手上,又能怎么样呢?就能出现不少人都希望的结果吗?未必。

乾隆与和珅的关系,人们不是不清楚,若不是乾隆一直护犊子,和珅这个犊子,也逍遥不到今天。

直到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挂掉,开始掌握大权的嘉庆,才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

嘉庆惩治和珅的依据,就是钱沣生前所列的二十余条大罪。

钱沣那数千字,没有白写。



阅读9046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