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成大事者,勇气须承载梦想,胆量不足,别做大事!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5-21

↑↑点击上面蓝字读史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 | 孙智文(读史专栏作者)


西汉景帝时期,宠臣晁错力劝皇帝削藩,景帝同意了,削藩旨意发布没多久,多家诸侯王起兵造反,提出来的口号是清君侧。晁错建议皇上御驾亲征,自己坐守京城。


没多久,袁盎向皇帝提议干掉晁错,这样诸侯就会退兵,于是,晁错卒。


很多人都说景帝太残忍,晁错也是为国家好,都认为晁错死的太可惜了。


其实晁错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不知道:想成功,你的勇气要能承载梦想。胆量不足,别来做大事。


七国拥兵几十万,皇上下诏之日,就是他们造反之时,这一点晁错很清楚。他给景帝的《削藩策》里就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既然你知道,你可曾想好该怎么办?没有!


大军因为你的计谋杀来,景帝找你商量,你不勇敢的站出来,冲上前线,却说什么:皇上你御驾亲征,我守卫京城!


这是什么主意?这不是大话西游里罗家英唱的《only you》 :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么!至尊宝一拳给他放倒在地。

景帝倒没有给他一拳,他彻底明白了:此人只会嘴上说说,毫无勇气,挑硬担子不行!如此无用之人,亏我还与你讨论纵横天下的大计。失望之际,景帝开始找别人。“袁盎的计谋看起来还行嘛,晁错又没什么用,杀了吧!”


晁错,你进言的削藩,乃是景帝一朝最难解决的顽疾。你妄图只凭两三句书生之言,就想做功臣元勋,遇到困难甩手交给皇上,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真正成大事者,为了梦想,明知会死,也会奋力一搏,向死而生,成功之日,必将满堂喝彩。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以及山贼等30万军队,直取长安。代宗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贼兵。


郭子仪仅1万多人,被敌人重重包围在泾阳。此时仆固怀恩已死,群凶无首,各自为战。虽然如此,还是敌众我寡,尤其是回纥兵,骁勇善战,又多于唐军5倍以上。


战则必败,退则被歼,如何是好?郭子仪决定智取,他要游说回纥。


郭子仪准备去了,众将劝阻,儿子抱住马头哭泣,都怕凶恶的回纥害死他。


他说:国家系重任于我,唯有说动回纥退兵,国家才能转危为安,别的没什么可顾惜了。说罢,他用鞭子抽打拦住不放的儿子,只身前往回纥大营。


因为他和回纥曾有合作,回纥人也敬重他,只认郭子仪说话,又见他只身前来,诚意满满,于是同意结盟,最终打败了敌人。

这就是郭子仪,身系大唐国运的名将。皇上把守江山的重任交给我,我必须豁出自己的性命完成任务。这点勇气都没有,做什么社稷之臣,做梦去吧!


梦想者,一是美好,二是难度颇大。美好到能让自己飘飘然,难度大到多数只能在梦里完成。


所以,如此艰巨的任务,光靠一己之力肯定是不行的,得找到帮助自己圆梦的平台。


进入一个平台简单,一句话、一条计便可能被领导青睐,扶自己坐上想要的位置。但是,别忘了,你的计策仅仅是设想而已,遇到突发事件,会非常棘手。这时,一切谋划成泡影,没有现成的路子走,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不敢干?那就死!


汉武帝时期有个马邑之谋。


大行令王恢一直劝说汉武帝对匈奴动手,武帝也想这么干,只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后来,有人告诉王恢可以用财物骗匈奴人来马邑抢劫,汉军乘机剿灭他们。


王恢如获至宝,赶紧告诉汉武帝。汉武帝眼睛一亮,力促此事,调了30万人去埋伏。


天有不测风云,匈奴人发现形势不对,攻破一个烽火台,并抓到一个军官,得知了这个埋伏,撤了。


王恢带了3万人在后面,原本打算攻击敌人辎重的,发现敌人撤了,怕力量单薄,会损兵折将,所以没敢发动攻击,悄悄撤了回来。

汉武帝大怒,要杀王恢。王恢垂死挣扎,花钱买通了武帝舅舅田蚡,最后请王太后求情。


汉武帝摔了一句话:“天下因为他一个计谋,调动三十万人,事情不济,敌人撤了。你倡导此役的人打都不打,如何面对天下人?”


王恢得知消息,自杀了。


马邑如成功了,王恢必定首功。突然一切不按剧本走了,王恢便选择了最保险的方式,撤退了。可是,这样你就能全身而退了?


这王恢好像就是晁错的翻版,想着完成一番宏图大业,也因一条建议获得重用。但是,当实际操练起来,遇到危险后,便怂了,只考虑保命了。可是,你们保命,平台的主人往哪搁?难不成让他们犯险,让他们丢脸?别做梦了!他们有平台,就注定会有千千万万人乐意过来展现,你不行,换个人就够了。


所以,你的计策或谋略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就只能勇往直前,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最后可能功成名就;相反,你退缩,你保命,却只能是死路一条。


阅读9473
勇气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