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香港、上海、日本的人都长寿?原来他们有这七大共同秘诀!

作者:张家口日报 来源:张家口日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5-22

 一提到长寿,很多人都知道香港、上海、日本这些地区的人比较长寿。


  那么这些地区的人,他们为什么能长寿?有没有什么相似点,或者共同的长寿秘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为最长寿国家,平均寿命为83.7岁,居世界之首。但是如果算上地区的话,日本就只能屈居第二了,中国香港平均预期寿命83.74岁,比日本还长寿!另外,很多人不知道,2015年上海人均寿命达82.75岁,在中国大陆是第一长寿城市!



  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较高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障外,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密不可分!


秘诀一:
都爱煲汤、喝汤


  这三地最基础的饮食为“一汁三菜”,这里的“一汁”就是指“喝汤”。“吃饭不可无汤”,更是香港人的饮食习惯。


  去过香港和上海的人都深有体会,进餐时一般都是先汤后饭,酒楼宴请亲朋、款待来宾,都要先点个“靓汤”;连饭店服务员介绍菜品时都是首推主打靓汤;日本人也是出了名的爱喝汤,比如风靡日本的味增汤,甚至日本人在吃拉面的时候是一定要先喝勺汤的。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或进一点水),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饭前喝汤可以增强饱腹感,可以起到保持身材、减肥作用。


秘诀二:
都爱吃鱼、海鲜


  日本是世界上国民吃鱼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人均每年吃鱼 100多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5-6倍、日本人每年人均鱼类消耗量甚至超过大米;香港人同样爱吃海鲜,尤其是海鱼和海虾。有调查显示,近70%的香港人每周至少吃3次以上海鲜;同样,上海人也普遍爱吃鱼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鱼类富含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其所含蛋白质又优于禽畜产品,肉味又较鲜美。相比之下,牛肉在人的胃中5个小时方能被消化,而鱼肉仅需2~3个小时。鱼肉中的蛋白83%~90%可为人体吸收,而肉制品仅为75%。



秘诀三:
少油少盐、味道清淡


  日本料理即“和食”。主食以米饭为主,因为靠近大海所以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和食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而香港主流菜系是广东菜,多通过清蒸等烹饪手法,较少煎炒、油炸等,因此比较清淡少油。


  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上海菜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人来说,食用盐的量也是偏少的。摄入过多的油、盐,对身体及心血管健康都不好。


秘诀四:
吃得都很少


  很多去过日本的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吃不饱。没错,多数人在吃日本料理时普遍感受就是吃不饱,这就是日本长寿秘诀的重要之处——食物量小而精;同样,香港人同样也注重饮食的少量精致。


  多数去过上海的人都发现,他们的餐具比较小,小碗、小碟...小一点的碗只有酒杯大小。用小一点的餐具,更有利于控制摄入,避免吃得过多过饱。另外,香港、上海人饭前喝汤的习惯也更利于控制食量。


  众所周知,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和过度饱食有关。


秘诀五:
压力大,但有张有弛


  日本人、香港人、上海人都崇尚敬业,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但另一方面,工作使人能与社会广泛接触,得到友谊、温暖和真诚,有益于身心健康。工作有张有弛,就可以排除孤独和忧郁感,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


  三地人都很懂得劳逸结合,工作时认真努力,休息时尽情放松,在酷爱旅游的人群中,日本人,香港人、上海人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样,他们都重视体育锻炼,跑步、高尔夫、游泳、羽毛球等成了他们健体和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资料综合中国新闻网《调查显示:中国香港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为全球之冠》、2018-01-12健康时报第二版《日本人吃鱼很疯狂》、新民晚报《多吃鱼有助健康长寿》、上海质量《2016年上海老年人出游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 等

编辑:张小馒儿

热文推荐:

张家口市民注意!这项关于交通的工作启动了,将入户调查!

在张家口,车让人已蔚然成风!但行人不能太任性!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一分钱!求!打!赏!↓↓


阅读9300
香港 上海 日本 长寿 
举报0
关注张家口日报微信号:gh_c237cc78294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张家口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张家口日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