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拥有了这项能力,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5-19

软性的能力

不是靠名校教育就能轻易学来的


每到新年的时候,我们心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思潮。这个时候,我会感叹的是,怎么想看的书和已经买好的书,总是比真正读过的书多出好几倍?怎么今年想完成的事,很多都没有实现?

 

今年我的感慨,比往年又多了一个重量级的事情:我们家明年秋天就会少一个人和我们天天住在一起,我们的大儿子两周前被大学提前录取,他离家的兴奋和我舍不得他离家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把孩子送走上大学,算是父母对他们的日常关照和基本教育告一个阶段,通常这是个带有标志性的时间段,孩子和父母从此走上了一个不再天天交集的生活道路。

 

说到这儿,也想提醒孩子未满18岁的家长朋友们,无论对孩子的教育多么焦虑烦恼,好好珍惜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是铁打的常理,上下几千年,纵横东西南北不变。

 

但我今天不是在这儿絮叨这份情绪的,我说说最近的一些感触。

 

老大入学,我们家又多了“一根藤”,亲朋好友的祝贺祝福很多,骄傲的藤爸已经被邀进行了两场教育讲座。我的好友,华裔女作家陈屹也给我发来微信贺词。


她对美国高等教育观察已经二三十年了,她说的挺实在:“尽管不强调名校情节,但是,这个过程有这样的结果,还是要大大大的庆贺的,这是心里话, 没有办法,骨子里,看到进了名校,还是很羡慕的。”

 

那天,儿子找爸爸要带有学校标志的套头衫,发现竟然一件没有。他嘟囔着问:“爸爸不喜欢他的学校吗?”爸爸说,这么久了,谁还会在乎你从哪儿毕业的啊?但我觉得,孩子考上好学校,可以纵容他几天吧,就赶紧买了一件给他。

 

但我上到网站的时候,心里就在想:孩子,你现在还不会想到,被名校录取的快乐是非常短暂的,更没有办法享用和持续一生。就说你穿着印着学校名字的套头衫去party,也是几秒钟的闪耀,别人知道你上的是名校,羡慕一下。但真正在party上,人们期待有幽默的人,可以感染周围的人,让大家笑的人,这些软性的能力不是仅仅靠着名校的教育,就可以学得来的。

 

我们家和我姐姐家,除了我的小儿子还在初中,只有我一人没有爬藤,大儿子和他爸这次成了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的校友,我的姐姐、姐夫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外甥上了MIT,现已退学在硅谷创业,外甥女在哥伦比亚读一年级。


这“一群藤”聚一起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开开我的玩笑。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觉得,我比他们少了社会影响力和职业满足感,生活幸福度也不比他们低。

 

我当然也为孩子的成绩感到骄傲,我觉得他是个很努力和上进的孩子,应该进入好的学校学习,但是,我同时也是一个忧患意识比较强的妈妈——我从来不觉得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是人生的句号;我从做媒体开始,就接触过很多人,看到的好的案例比较多,坏的案例也真不少,人生跌宕起伏是常态,一帆风顺是妄想。

 

那么,什么时候父母才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我想,真正决定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的是:能否让孩子们拥有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超越好学校和好工作,延续到中年和老年,甚至延续到他的下一代。而且,这种能力还具有爆发力,积累下来它可以在某一代人身上呈现,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做出贡献。

 

好消息是,最近十几年的主流幸福观都指向一个结论:幸福可期。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学到追寻幸福的能力。



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回事

 

但我这里说的幸福和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感受,而幸福是一种长久的状态。一个幸福的人,也会对孩子发火,也会有很多纠结,甚至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有很难受的时候。但是,如果你幸福,你的内心是恒定的,知道这些缺陷是生活的必需品。你终究是在追求着一个美好的东西,在这种状态中,我们才可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感。

 

我经常听到人们把快乐和幸福混着说,其实大多数的时候是无意的,也无大碍。但是如果在认知上也把这两件事儿理解成是一样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标和人生目标,也容易跟着混乱。

 

当然,混淆幸福和快乐的概念,是人类进化中的一些历史和社会原因造成的。

 

比如其中一个原因是,老祖宗狩猎时代的一些情感没有得到足够进化。当时地理环境恶劣,狩猎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找食物,一旦温饱满足,就很高兴。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这种渴望快感的欲念还残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比如说我们一见到美食就眼睛发亮,至今没有根除。现在我们通过科学知道了,食乐就是幸福,其实是个挺原始的快乐感觉而已。

 

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大环境。当商业社会形成的时候,商家们的一些行为催发人类欲望,不断输送让人们上瘾的美食啊,游戏啊,鼓励和助长快乐感的存在和成长;政治家也是一样,根据人类的原始欲望进行统治:你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就行了,你不需要想别的,那么我就比较好管理。

 

在《美丽新世界》这本书里,赫胥黎就用犀利的文笔向世人提出预警,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类新世界。他说,在这个未来的新世界里,人们可以用一种叫做“苏摩”的药,瞬间达到快乐的顶峰。结果是陶醉于太平的美妙盛世,失去了自由,也丧失了独立的思考力。

 

所幸的是,人类最近几十年的科技进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大脑,而且这些新知印证着人类通过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智慧,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事物的why(为什么),指导着我们的how(应该怎么做)。

 

这些前沿的科学发现不仅推动脑部疾病的治疗,也对神经系统里调节运动,控制情感,决定智慧的这些部分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快乐和幸福的认知也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你可以抄近道得到快乐,比如吃了什么就会快乐,得到什么就会快乐,都是一个单方面的简单认知。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经过数百万年演化而成。所有的心理状态是由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r. Robert Lustig是神经内分泌儿科专家,他有个理论虽然是用来抨击美国过度的商业化的,但我觉得拿来说我们的生活,也是颇有道理的。他说:“快乐是多巴胺(dopamine),幸福是血清素(serotonin)。”



我们对幸福的认知太单一了

 

简单地说,多巴胺和血清素都是我们大脑的神经传递物质,负责神经元之间的沟通交流。所谓神经递质,就是在两个相连的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你不断地激发欲望,刺激神经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刺激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如果被刺激过度,过于频繁,会自己死亡。神经元本身具有自卫功能,它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减少被刺激的受体,因为它不想被伤害。


 每次你得到刺激,受体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想得到同样的刺激,下一个刺激就要更大,因为受体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刺激再加大,也没有感觉了,这时候神经元已经死掉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瘾。

 

寻求低层次的快乐刺激,绝对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你不断地去要,不断地刺激自己的欲望,不断地感到这种快乐,直到上瘾,然后变得极端不快乐,自我毁灭。


毒品,赌博,性,电子游戏是这样,沉迷于社交媒体也是这样。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物质欲望的增加,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都是在寻找下一次刺激,追求下一个更大的物质追求。你越追求这种一瞬间的物质快乐,人就会感到越不幸福。

 

血清素呢?研究证明,它具备抑制功能,它不去刺激受体活跃起来,不是让人兴奋的,它让神经元缓慢运作,而不是动员它们激动起来,可以给你提供一种满足感。血清素能调节人的平静感,或者说抑制人的活跃情绪。


如果说宁静和舒适就是幸福感,那么,血清素就是和幸福感有关联的物质。这个满足的过程,就像你和整个世界和解了一样,这个就叫幸福,它是一种比较踏实的心灵感受。

 

在哈佛大学塔尔教授的“幸福课”上,他提到过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日常行为,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有冥想,等等。

 

这位塔尔教授很有意思,他讲过一段故事,你听了以后,就会知道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偏差还是挺大的。他说,很多人知道他的幸福课以后,媒体经常对他进行访问,每次主持人送行的时候,都会送给他同样的评价:“你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他也跟着问他们同样的问题:“怎么不一样了?”主持人们的回答每次都差不多,不是说他应该更外向,就是说他应该看起来不那么腼腆,甚至有人说他个子应该更高。

 

塔尔教授认为,人们觉得一个宣讲幸福的人,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而幸福的人应该是外向的,有魅力的,甚至是个子高的。这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人们对幸福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认知,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这个概念的单一认知。

 

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跟着文明建设的智慧,跟着科学发现的新知,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多么重要,事关个人的幸福和整体的福祉。我们有着作为动物本身的弱点:贪念、欲望、性、嫉妒、怨恨......我们又有着作为有灵的人的优势:理性、审美、创造、互助、给予......

 

如果你不想陷入被狂热的宗教控制,被政治的宣传机器控制,被物质的追求控制,你就需要求知和创造,而且让孩子学习科学,每一天都有新知出现,避免认知差别。学习历史,学习哲学,学习艺术,学习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人类的光芒。


快乐可以得到,甚至可以买到,幸福得不到,更不可能买到;快乐是索取,幸福是给予;快乐短暂,幸福长久。总之,幸福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一场期盼,你永远在追求着,没有终点。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Richard Shell,是美国研究成功和幸福的几位知名教授之一,他接受我创办的读物——《少年时》访问的时候说:


“快乐和真正的幸福是有很大区别的。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电子游戏就像糖果一样,它们都能提供直接的快乐。所以孩子们一遍遍地玩游戏,为的就是那种赢了游戏所获得的刺激兴奋感。”


然而研究表明:真正的幸福来自友谊,爱情,帮助他人,以及掌握能让自己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的技能。



养好一个孩子

需要一整个村庄


学习和掌握让你产生成就感的技能,能让你幸福,这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是一个多么好的消息。


孩子教育中有两件大事,一个是选择好的学校教育,一个是选择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这两件事都是学习产生成就感的技能的过程,它们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如果孩子们不喜欢,孩童时代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都可能受到限制,影响到他们长大成人以后的幸福。

 

台湾作家张晓风写过一篇散文《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她写道:


“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充分地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学校教育带给孩子幸福一生的美好愿望。


在哪儿上学,涉及到接受整体教育系统的大环境,是上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是在家上学,还是实验开拓性的,国学还是西学,还是双语教育,等等。

 

教育中理想的状态我们都知道,是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和天性来打造一个人,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这种个性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后因为电子化的加速发展,还会更加被重视,也更容易普及。

 

在这样的一个教育从传统走到个性化的转型时期,每个家长都基于自己的家庭条件做出适合孩子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选择。我们家的选择是在主流的传统教育里上学,但是帮助孩子创造一个家庭环境,深入发展自己的兴趣,补充传统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我可以分享一下。

 

我家小儿子还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希望在家上学。这对大人的挑战很大,我们夫妻俩都有全职工作,无法长期在家看着他,而且也会增添很多功课——要去研究那些教学大纲,保证让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


但是到九岁的时候,小儿子已经很有说服力了,他列举一些在家上学的理由,听起来都挺棒的:可以每天下很多个小时的象棋、可以找到更多的时间写作、也可以在YouTube上学习那些有意思的东西……

 

有一次,他居然把自己写的不喜欢上学的一首诗拿给老师看。老师比较宽容,写了一行字:“我终于读到了。非常感谢你与我分享这些。I love them!(你真的不喜欢学校吗?)”后面还画了一个笑脸。


当时,我们看到小儿子这么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挺“推波助澜”的,就立即求助专家们的意见,包括我的姐姐——她家老大在家上学三年,是位天才少年,又去了解了周边几个在家上学的家庭,联系了互助组织;查阅了纽约州关于在家上学的法律条文。


我们还安排了二哥二嫂的后勤支持和帮助。所有这些动作也都和孩子及时分享,结果没有想到,小儿子过完暑假又变卦了,就在我们要正式通知学校的前几天,小儿子明确表示:“我九月要回学校上课。”


就这样,他给我们搭建的一个在家上学的梦就这样破裂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了,我回头看孩子在这几年的成长经历,感觉我们当初把这件事放下,没有执着坚持,也还是挺好的。我现在当然可以事后诸葛亮地分析一下:

 

第一,一边是一个天性勃发的少年,一边是一场中庸的学校教育,这种少年和传统教育的矛盾在人类历史中一直都很尖锐,这并不是我们家的个案。我们从时间和精力上当时并没有充分准备好,以家长两个人,利用业余时间,来拟定孩子个性化教育的方案,是不是真的可以很科学?这里面涉及到的千头万绪,还真不是一两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理得清的。

 

不论你是理想主义的家长,还是现实主义的家长,你都需要最终回到社会大环境中来。教育问题终究是个系统工程,哪怕就是一个孩子,也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合力,所谓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整条村子)”。

 

第二,孩子当时其实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家上学,他对学校的功课有些小情绪,但主流还是希望和朋友们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来,他内心深处渴望做个“正常人”的期望比较高。这种年龄对友谊的渴望,比对超前学习的渴望要高很多。

 

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培养一个社会认可的健全人格,比多学很多知识重要,而这样的人格是在处理家庭成员、和同学之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等过程中逐步发展出来的。有了健全的人格,一个天才就可以引领前沿;没有这些,一个天才可能会变成科学狂人,忧郁寡欢。

 

我们很幸运,在很好的学区上学,但是我们也知道公立教育有很多无奈的缺陷,所以我们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比一般的家庭多。但我们几乎不检查学校作业和追踪成绩,从幼儿园的时候就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告诉他们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任,有困难再找爸妈。


 

无论发展什么兴趣

都要找到背后的意义

 

我们几乎把家庭教育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上,俩儿子都是国际象棋高手,去年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大师”的称号,我们家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十个培养出两个大师的家庭。

 

和很多家庭一样,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过不少纠结和曲折,我们从始至终很重视孩子的要求,把他们表达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当成一回事儿,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

 

有关孩子的兴趣培养,我始终坚持三个观点:第一,兴趣是玩儿来的,不是逼着成就的;第二,要有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不能随便玩一玩然后放弃;第三,一定要找到兴趣背后的意义。最后这点最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具备对将来的未来人生影响深远的重要能力。

 

大约一年前,小儿子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痴如醉。他一口气看了大约200部电影,并依照自己的三大标准为这些电影做了等级评分。然后自己组织朋友拍电影,一共拍过两个短片,后来编辑以后说是“车祸现场”,都不成功,所以他也没有拿给我们看。


但他自己作曲,写剧本,拍照片,在网上写影评,剪辑短视频,练习所有和电影有关的事情,而且,把下棋赢得的奖金都用于购买电影设备。

 

当我有一次吃惊地看到,原来不怎么会动手的他,在那里专注麻利地拆装设备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对这件事是认真的。

 

那段时间,我们家也就不平静了。爸爸一开始几乎是反对的,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功利,认为拍电影以后怎么生存,而是孩子的时间分配问题。爸爸经常在微信上和各路知名的家有棋童的爸妈交流,看到其他和小儿子一起成长的孩子们都在专注下棋,可想而之这种焦虑多深。

 

我有时候,也会听到爸爸跑到小儿子的房间问:“今天练棋花了多长时间?有没有练习什么什么?教练布置的作业在哪里?”……等等。


以前,小儿子很自觉,爸爸不怎么这样注意他在做什么。他现在担心小儿子把时间都花费在研究电影上,便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强项——小儿子近两年拿了九次全国冠军,连续三年入选全美青少年明星队,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硬逼着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愚蠢的行为,和硬逼着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一样的。


我们于是把哥哥也叫上参与这个家庭讨论,哥哥一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很有分量,他说:“弟弟,你下棋比哥哥有潜力和发展,你可以再往上走,不要轻易放弃。”

 

小儿子听着这句话比我们说一万句都受用,因为他和哥哥一直是一起在棋场奋斗的,虽然他后来居上,但是哥俩儿一直在嘴上不服输,总在开各种贬低对方的玩笑,一旦聚到一起下一盘,也是常常“出口不逊”,互相打压。


听到哥哥这样说,小儿子心里当然就比较好接受,他其实也并没有失去对象棋的兴趣,他的纠结应该和我们一样,是时间分配问题。

 

我们经过辩论和理性发言之后决定,平日放学后,每天的时间是练习象棋为主,而且跟着调整了教练的策略,和两个大师上课。如果有时间再去研究电影,尽量不在平日晚上看电影,留到周末进行。

 

然后,利用暑假和寒假的时间开发自己的兴趣,通过夏令营冬令营找到同样爱好电影的朋友。

 

我们支持哥哥说的不要放弃象棋,但是又表现出对小儿子热爱电影这个兴趣的支持,可以说,我们无意中采取的是芝加哥大学教授Richard Thaler的方法。他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在《助推》这本书中,提倡“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一不小心,我们竟然把这个理论实践运用到我们家这件事上了:保证孩子有选择兴趣的自由,但是我们对他的时间进行了“温和的设计”。这样一来,我们控制时间分配的专制主义不带有强制的色彩,让孩子比较好接受。

 

先说采取温和专制主义的理由: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浸染很长时间,才可以看到这件事真正的本质,用佛教的语言就是找到“道”。在一个事情上做到一定程度,甚至极致,找到“道”非常重要。不然都是一个肤浅的了解,也不会对这件事有真正的热爱。

 

真正的热爱是要很多付出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表现出你对这件事的一个承诺,要达到一个程度,去完成最艰难的部分,才可以学到经验和能力,有利于日后的发展。设定目标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某项任务,还是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再说采取自由主义的理由:拍电影本身,可以收获很多东西。电影是一门艺术,可以把一个几分钟的小小短片完成,都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组织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创造力。


孩子的兴趣爱好关系到他长大成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它会最终形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最棒的,就是你爱好的事情就是你的工作,巴菲特说他可以跳着探戈舞去上班,就是他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了。

 

多年前,我认识有兄妹三人,他们都从五岁开始拉小提琴,后来先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毕业后老大去银行,老二去谷歌,弟弟从事音乐。


金融危机以后,三个人都不再从事本职工作,他们携手建立了一个公司,经营高端的小提琴销售,还组织乐队演出,事业蒸蒸日上。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和兴趣相关的第二职业或者延长我们爱好一件事的时间。现在其实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这样做,他们从事公益事业,他们找回儿时的爱好,和朋友一起打球,他们甚至重新创业。

 

人类的寿命比以前长,如果不带有浸入感地去喜爱一件事情,到了中年以后,生活就会很容易觉得没有意思。特别是孩子离开家以后,就没有什么可以让父母早起忙碌的事情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William Damon,是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比较杰出的一位学者。他认为,人生早期,喜欢一件事,并对这件事有一个目的感很重要。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一项运动,并希望做运动员,他可能不会一辈子都是运动员。但成为运动员需要一种自我承诺和自律的习惯,会帮助他一生,还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由此产生机遇,发展出另外一个目的。



家是孩子生命意义的源泉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徐俊医生,曾经给我们读者群做了个分享。他提到,儿子随他去非洲帮助穷人治疗以后,回来再也不抱怨了,并且读书非常刻苦,后来还拿到医学界一个很难得的医学生最高奖。徐医生认为,儿子所得到的一切,和他在非洲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2008年曾经受邀参加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在奥马哈小城住了两天,特别有感触。那么一个小城,到处是因为这个大会赚到钱的人,出租车业,酒店,家俱城,整个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相信十年后的今天更是如此。巴菲特资金管理的受惠者不仅仅是股东,还有他居住了近六十年的邻居和社区。

 

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扮演蝙蝠侠拯救世界,也没有巴菲特的能力把大部分的钱捐助给盖茨基金会,但其实,孩子用不着非要到非洲,或到希望小学去学习和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感。从自己的家,自己的社区开始就行了,观察家里人最需要什么,观察社区最需要什么。

 

原来有个15岁的加州少年,因为爷爷有老年痴呆症晚上总是走丢,于是在爷爷的袜子上加了一个可以报警的传感器,爷爷一下地,警报就响了,家里人就可以有预警。后来他把这个研究又用于社区周围的老人院。

 

家,是我们最应该也是最方便给孩子增加意义感的地方。我们华人还没有开始重视家族传承的力量,作为父母,我们既没有好好了解我们前辈的生平事迹,也没有足够让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自己的故事。

 

一说到家族,大家可别想着就是腰缠万贯的富裕家庭。我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最强大的血浓于水的精神支撑体系,我们的七大姑八大姨,我们的下一代的各种远近表亲,都是我们的家族成员,无论贫富。

 

我们华人特别不善于讲自己的故事给孩子听,因为我们总是端着架子,觉得我们的权威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


其实正是这些小故事,让孩子会有认同感,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他们将来也会当上爸爸妈妈,这样的认知链接让孩子心理不仅感到坚强,而且也会有责任感。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杜克和同事研发出一个测试系统“你知道吗”,有人说这是目前儿童情绪健康与幸福的最佳预测系统。测试表要求孩子回答20个问题,比如,你是否知道外祖母在哪里长大的?父母是在哪里相遇的?家里发生过某种可怕的疾病或者大事件吗?等等。

 

他们将这些结果,和孩子们接受的心理测试进行比较发现,孩子们对于家族历史知道得越多,他们就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识,自尊心就越强。

 

剧作家和小说家布莱伯利在经典小说《华氏451度》中有过这么一段描述,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当我还是小男孩时,我的祖父去世了。他是一名雕塑家。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给了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爱。他帮助清理了我所在城市的贫民窟,他为我做玩具。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做了上百万件事,他总是用他勤劳的双手忙碌着。


当他去世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根本不是为他哭泣,而是为他所做的一切哭泣。我哭泣是因为他再也不能做这些事了,他再也不能雕刻一块木头,不能帮我在后院喂鸽子,也不能用他的方式拉小提琴,给我讲笑话了。


他是我的一部分,他去世了,所有的动作就停止了,再也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做这些事。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重要的人。

 

‘每个人去世时都会留下些什么,’我的祖父说,‘一个孩子,一本书,一幅画,一栋房子,一面墙,一双鞋或者一个花园。你的手以某种方式触摸的某个东西,是你死后灵魂的归处。当人们看到你种的那棵树或者那朵花时,你就在那儿。


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改变了一些事物;在你的双手碰到它们之前,它们是一种样子;在你的双手离开它们之后,它们成了另外一种样子。’


布莱伯利说的这些祖父留下的东西中,只包括了有意义的传承,并没有金钱。如果你传给孩子的只有金钱,那么很可能富不过三代。

 

因为财富和金钱不同,财富是我们留下的那些带有体温的记忆,可能关于灵魂,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金钱在一个家族里,常常是越用越少,但是财富会跟着这个家族带有意义感的故事,也就是这个家族积累的智慧成倍地增长,让这个家族的子孙后代都享有真正的幸福。


 

关于幸福的书单

 

最后,我提供一个“幸福书单”,均有中文版本。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实践幸福的做法。


1、《活出意义来》(Me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Viktor Emil Frankl是一位奥地利神经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意义疗法创始人,研究生命意义的书中,首推此书。

 

2、《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The Path to Purpose),作者是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和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针对全美12岁到22岁年轻人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书中有给父母的九点建议,详细建议了如何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目的感。

 

3、《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沃顿商学院毕业前的最后一门课》(Springboard: Launching Your Personal Search for Success)作者是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Richard Shell。

 

4、《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作者是一个患癌的神经外科医生Paul Kalanithi,在人生的最后22个月,他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他自己说的:“生命不是在于避免受苦,而在于创造意义。”

 

5、《不老泉》(Tuck Everlasting),作者Batalie Babbitt,其实是一本童书,我非常喜欢,它不长,讲述了一个令人掩卷之后还会思考的故事。




拥有这5种能力的孩子,未来更容易取得成功

近十几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举行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这份报告吸纳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5C素养每个方面又包括3-4个二级维度,如下表所示。



每个素养各有侧重。“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核心,该素养包含价值取向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强调理性、有条理、符合逻辑,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作必要的坚持与妥协。


五大素养又相互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


综上,五个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素养1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Cultural Competency)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文化理解与传承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与行为。一个具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个体,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具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该素养又可进一步具体化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具体如下:


1.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对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的体验、认知和反思。文化理解既包括理解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也包括理解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既包括对本土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的体验、认知和反思,也包括对域外文化的理解,也就是所谓“跨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的基础,只有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理性、自觉的认同与践行,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跨文化理解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合作,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共同挑战和发展问题。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感受与认知;

(2)选择家乡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渊源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3)选择我国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发展脉络及背后突显的人文精神;

(4)选择域外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5)具有尊重多元差异的立场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对社会上常见的文化现象和相关观点做出评价与反思。


2.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审美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行为或风俗习惯等的接纳和认可。文化认同从根本上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的问题,它是社会共同体成员身份识别和认同的基础,也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文化认同既包括情感上自发的文化认可,也包括在高度理解和反思基础上理性自觉的文化接纳。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对自身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和认可,是让个体建立自我认知、融入社会生活、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是凝聚社会共同体成员的精神纽带,也是其延续发展的精神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接纳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风俗习惯;

(2)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具有坚定信念和情感认同。


3.文化践行


文化践行,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于其所选择和认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原则等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加以实践、传承和改造、创新。这是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的过程。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经久不衰,与中华民族自觉的文化践行密切相关,文化践行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看,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审美取向、行为习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践行本质上是一个立徳树人的教育过程,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结果。每个个体如果都能积极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便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群体齐心协力、共筑精神家园,对于国家治理、社会和谐发展有突出价值。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能自觉遵循并积极宣传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风俗习惯;

(2)能自觉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

(3)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并体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4)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并掌握某种文化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构成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三个重要方面。某种意义上讲,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没有对某一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所蕴含价值观的基本理解,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认同和热爱,也不可能真正地付诸实践。“文化理解与传承”应当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理解、吸收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积极因素,促进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素养 2

审辩思维素养 

(Critical Thinking)


审辩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它强调经过审慎思考并利用先前知识和多方面证据来阐释、分析、评估、推理、论证、自我调节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一个具有审辩思维素养的个体,面对不同情境,不但能够不懈质疑,理性分析,不断反思,得出合理结论或生成有效解决方案,而且能慎重考虑他人观点且尊重他人挑战自己观点的权利。该素养又可进一步具体化为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和反思评估四个要素。具体如下:


1.质疑批判


质疑批判既包括不轻易接受结论的态度,也包括追根究底的品格。质疑批判应是理性的、双向的,不仅指向他人,不迷信权威;也指向自己,并因此更加包容异见。质疑批判是审辩思维的起点,不懈质疑的行为背后是独立思考、充满好奇心和开放性的人格倾向。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质疑批判为我们辨别信息来源、分析评价信息内容,进而做出正确选择和决策奠定了基础,是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对既有的观点或做法持怀疑态度;

(2)能从不同角度不断提出新问题;

(3)坚守真理的相对性,不迷信权威;

(4)考虑并包容不同意见,特别是与自己相左的意见。


2.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强调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在对各种信息或证据进行理解、识别、比较和判断的基础上,实现多角度、有序的合理分析与有效论证。分析论证是审辩思维的核心技能,是得出合理结论或找到有效解决方案的前提。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区分事实与假设,辨别信息的真伪;

(2)选择合适的、多方面的证据;

(3)识别系统中的变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4)能借助证据、合理的推理形式进行有效论证;

(5)分析论证过程或证据与结论的关系,发现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漏洞。


3.综合生成


综合生成指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与重构,形成观点、策略或其他成果的过程。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基于调研设计方案、基于分析进行决策等都是综合生成的体现。综合生成侧重体现思维结果,直接指向问题解决。在信息纷繁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任务情境中,综合生成有助于我们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综合不同角度的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3)设计与开发新产品。


4.反思评估


反思评估是指基于一定标准对思维过程、思维成果以及行动进行监控、反思、评估和改进,促进自我导向、自我约束、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缺乏理性反思的思维不是审辩思维,反思评估贯穿于审辩思维的全过程。反思评估让个体把潜在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检查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和严谨性,针对不当的思维环节进行调节,使思维方式更加缜密、思维成果更加有效。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建构意义、解决问题、合理行动。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及论证过程的逻辑性;

(2)区分因果与相关,考虑其他可能原因或解释;

(3)复盘任务执行过程及完成情况,反思经验与教训;

(4)基于证据评估自己、他人或团队的行为表现;

(5)在对思维、行为、产品等评价的过程中能运用适当的标准。

综上所述,审辩思维素养的四个要素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从人格倾向的角度,审辩思维起始于对信息和观点的批判质疑,回归到对异见的包容融合,多角度考虑问题。从思维过程的角度,分析论证侧重于将研究对象分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并借助证据进行推理论证;综合生成侧重于对各个部分或属性取舍权衡、整合统一,做出决策、产生解决方案。反思评估则贯穿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使思维更加理性、审慎。


素养 3

创新素养

(Creativity)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一个具有创新素养的个体,能够利用相关信息、资源,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方案、产品等成果。该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要素。具体如下:


1.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指个体具有好奇心、开放心态、勇于挑战和冒险、自信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等特质,即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创新人格对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创新人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常可以预测一个人在相关领域所能取得的创造性成就。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2)具有开放心态,愿意接纳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视野;

(3)敢于冒险,能容忍不确定性;

(4)勇于挑战,乐于探究复杂事物,面对批评、挫折有韧性;

(5)对自身的创造性有信心;

(6)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


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最高级认知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求异性、综合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重组思维高度结合的结果。高品质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点。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心智基础和能力基础,它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开辟实践活动的新领域。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能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发散性思考,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能根据一定的目的,将多种思路和各种信息梳理聚焦,进行系统分析与推理,以求得有效的解决方案;

(3)能根据需要,把已有的几种事物(或者其部分)进行重组整合,生成新的、具有更优功能效果的新事物。


3.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指个体参与并投入旨在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成果的实践活动。创新实践包含澄清目标或表征问题、搜集信息或资源、付诸实践(创意产生或问题解决)等环节。众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工作场景中的成年人,对创新实践的投入程度越高,最后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水平就越高。有关团队层面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一个团队整体的创新实践投入程度会显著提升这个团队的创造力水平。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从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澄清和分解,或者对问题进行识别和表征;

(2)围绕目标或问题,能搜集不同来源的信息或资源;

(3)付诸行动,通过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法,或者对已有解决方案进行重组,以产生创意或解决问题;

(4)选择特定主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形成作品等各种形式的成果。

综上所述,创新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创新人格侧重于情意因素;创新思维侧重于内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创新实践侧重于外显的行为投入。创新素养需要这三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是创新人格、思维特质和实践行为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素养 4

沟通素养

(Communication)


沟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基于双方有效的互动,也就是说作为信息发出者,要具备有效的组织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而作为信息接收者,要有理解和解释信息的能力;沟通又是一个传递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一方面受到沟通者的个性、能力、动机与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沟通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沟通素养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并能够对沟通对象抱有同理心。该素养包括同理心、倾听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要素。


1.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指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了解他人感受、预测他人行为的社会洞察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同理心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更是促成有效沟通的基石。在沟通中具备同理心,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有利于改善和增进双方的关系,进而达成沟通目标。当今世界,人们生活的相互关联前所未有,多元文化并存,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价值体系,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所做的价值判断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也因而可能变得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同理心对于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也变得尤为重要。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能尊重沟通对象的人格、价值观及社会文化背景;

(2)能依据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调整沟通行为;

(3)能感知、理解和把握沟通对象的感受、情绪和情感;

(4)能从对方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


2.倾听理解


倾听理解指能够正确理解沟通对象以语言、文字及其他多种形式传递的信息,以及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本研究中倾听理解包括积极倾听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或被动倾听相对,指在听的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深度阅读是指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对相关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推论、反思和评价的能力。


倾听理解是达成良好沟通的基础,是实现有效表达的前提。此外,身处信息化时代,人们面临着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挑战,对信息的深度分析和反思成为现代人的必备能力。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具有良好的倾听技能,让沟通对象感受到尊重和关注;

(2)理解沟通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体会其意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3)对信息的来源、观点的可信度、论证的充分性等进行反思与评价;

(4)监控自己的理解,当遇到理解障碍时选择适当时机让对方进行澄清;

(5)避免做出没有根据的假设。


3.有效表达


有效表达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等多种形式,清楚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观点,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效”是强调表达的有效性和适当性,指向沟通预期的目标。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其中非语言表达是指通过与语言无关的途径所表达的信息,包括身体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以及副语言等;语言表达则包括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形式、手段、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沟通在生产生活中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借助信息技术对所想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观点进行多样化呈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流媒体、自媒体等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极大地丰富了表达形式,激发了公众表达的欲望,跨时空的沟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该要素相关的行为举例:


(1)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2)善用多种形式或手段表情达意,符合相关语境;

(3)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

(4)对表达过程和效果以及情绪情感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调节;

(5)表达的内容合乎社会规范、伦理道德。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沟通素养的内涵界定立足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每个公民素质的要求,从同理心、倾听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要素进行系统阐释,既兼顾了认知层面,又兼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同理心是倾听理解和有效表达的基础和保障,倾听理解又是有效表达的前提。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实现沟通目标。


素养 5

合作素养

(Collaboration)


合作是个体在认同团队或组织共同愿景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并本着互尊互利的原则、通过与团队不同成员间的平等协商,灵活地作出妥协、解决争议,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一个具有合作素养的个体,能够主动与他人或群体有效配合、协同行动,实现共同目标。该素养又可进一步具体化为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赢三个要素。具体如下:


1.愿景认同


愿景认同即个体认同团队或组织的目标、使命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信念。团队的目标、使命、核心价值取向和未来蓝图有机融合并被成员所认可后,便形成了团队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为团队的发展提供方向,也是其凝心聚力的重要基础。个体只有实现了对共同愿景的认同,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信念时,才能进一步激发出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研究也表明,在团队层面,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即帮助和贡献他人的欲望,能够有效提升团队的产出质量。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具有较强的组建或融入团队的动机;

(2)参与建立团队目标及价值观;

(3)学习并理解团队目标、使命及价值观;

(4)在共同愿景下积极思考个人定位和目标;

(5)监控并不断调适个人目标与团队愿景的一致性;


2.责任分担


责任分担是指个体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并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以较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按照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团队目标的最终实现。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合理分工、勇于担当、有效合作,方能解决复杂的甚至是不可预知的问题。只有分工没有承担,仅认同愿景但不身体力行,合作就不可能达成。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目标分解,角色定位;

(2)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3)遵守规则、尽职尽责;

(4)对行为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5)评估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协商共赢


即个体运用沟通技能,本着互尊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与相关成员展开对话,并适时、灵活地作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有效推进团队进程,实现共同目标。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分歧、争议,甚至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既要尊重对方的利益诉求与关切,适时作出必要妥协;又要恰当表达个人观点或诉求,坚持有利于目标达成的合理主张;从而寻求共赢或多赢的结果,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平等协商的过程是有序合作的前提,作出妥协的意愿和努力是高效合作的粘合剂,坚持合理主张则是保障合作沿正确方向发展的保障。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站在团队或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2)有效协调资源与行动;

(3)合理表达个人观点或诉求;

(4)对出现的分歧与争议进行有效协商;

(5)必要时作出妥协或让步;

(6)监控、反馈成员角色与团队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合作素养的内涵界定,既包括能力层面的描述,即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个体能够展示出的能力和技能,也涵盖态度和价值层面的引导。三要素的界定中有效融合了平等与尊重、责任与担当、妥协与共赢等合作的理念和态度,这些也恰恰是合作素养的精髓。在这三个要素中,愿景认同指向动机,责任分担侧重行为,协商共赢既是手段也是结果。只有个体从动机层面认同了共同愿景,才能有效管理并协调个人行为,承担责任;在出现争议的情况下,本着共赢的目的,平等协商,适度妥协,合理解决争议,有效协调资源与行动,实现团队目标。三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合作能力的有机整体。


本文选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


主编丨昍 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抢购!

阅读8697
能力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