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锤一钎一双手,却留下了宝贵财富!

作者:河南交通广播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公众号
分享到:

05-22


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建成举世闻名"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世界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深深影响了世人近半个世纪。这种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5月22日晚21:15,河南卫视《我家好家风》就带大家一起解读红旗渠精神的创造者——杨贵的家风故事。


伟大工程的缔造者——“吃苦,能让人自强、自立、自信。”



河南省林州市,旧称林县,位于太行山麓,历史上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十年九旱,水贵如油。20世纪50年代,年仅26岁的杨贵调任当地担任林县县委书记。当时他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


 

1959年,林县又发生大旱,老百姓又面临更严重的饮水困难,他们不得已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去找水。为彻底解决饮水问题这一困扰林县千年的难题,以杨贵为带头人的林县县委决定,修建一条水渠,把山西境内浊漳河的水,引入林州!

 


这条渠一修就修了十年。30万百姓在杨贵的带领下,上演成千上万当代愚公劈开太行山的壮举。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以一县之力,勒着裤腰带,凭着简陋的原始工具在中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积十年之功,成千秋伟业,用血汗修成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开闸放水后,有人对杨贵说:杨书记,漳河水上了山了,有神了!老书记说:哪里有神?如果说有神,共产党就是神!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人们都如此评价杨贵说:“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扎根林州 不搞特殊  心系群众一辈子

红旗渠没有通水的时候,林县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而且水不干净,地方病比较严重。什么大脖子病,传染病,都很多。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杨贵到了林县当县委书记。而杨贵书记去的时候,二话没说,还把全家从安阳都带去了。当时林县的老百姓都议论说看来这个书记是要长期干了,家属都带过来了啊。



杨贵书记的儿子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当时小学生每个月的粮食标准是26斤,大部分是粗粮,最好吃的白面只有5、6斤,群众经常到书记家聊事,如果正赶上吃饭的时候,杨书记就先让群众吃,把最好的让给他们吃,这样自己家人一个月连顿白面都吃不到。



杨贵书记在河南待了45年后,调到北京工作,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没有脱离群众,虽然已经离开林县了,但几乎每天都有河南人和林县的人来找他,所以林县的什么事情他都知道。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当时北京的家里有个大沙发,林县老百姓一来北京看病或者办事儿,就借宿到这儿,经常性的,还有的群众来北京看病,钱不够了,杨书记就给他们拿。



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在2018年的4月5日,林州正好搞了一个吴祖太的祭祀仪式,杨贵书记在医院看到了直播,当时他就很激动,掉了眼泪。红旗渠在修建的十年中间,有八十一位烈士,杨书记说这几年关心他们少了,自己心里很自责,他说到今年四五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己再回林州一趟,也去看看这些烈士、烈士家属。遗憾的是5天过后,杨贵书记去世了,留下了他的一个未了心愿。



 “杨贵书记在林州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长辈,老书记逝世后,林州人没有不掉眼泪的,听到老书记逝世的消息,都像刀插在心上那么疼痛。”当年红旗渠的建设者张买江说,“杨贵书记绝对是人民心目中的好书记。当时他是县委书记,但是却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杨贵为什么那么出名,就是因为,他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家风传承  一辈子的榜样

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个春秋,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也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风观察员纪连海这样评价到,“杨贵带领大家在修红旗渠的时候,昭示了我们一个真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任何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来,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让我们的明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活得比我们要好,而杨贵和他的团队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



红旗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承载着传唱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的艰苦创业经典故事。无论时空如何变化,红旗渠永远植根于历史和时代,彪炳于亿万华夏儿女心中。老书记的子孙后代也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传播着这种红旗渠精神。



杨书记有四个孩子,他们都跟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尽职尽责。


杨志敏,杨贵的二儿子,在国内当完兵后去国外留学,而那段日子靠修车赚学费。“修车在别人看来是很苦的事情。但是我不觉得苦,因为从小到大苦惯了。”



杨志勇是1970年当的兵,当兵的时候特别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天下来浑身脱皮。从城市去的兵一般都受不了,有时候农村的战士都坚持不了,可从小吃过苦的杨志勇能坚持下来,硬是在河南巩县两百米以下的煤窑里干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我家好家风 自强不止 奋斗不息

“我家好家风,吃苦,能让人自强、自立、自信。”诚如杨贵之子杨志勇所言,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讲小家故事,扬中华家风。

更多精彩家风故事,

欢迎您收看5月22日

河南卫视21:15播出的

《我家好家风》

来源:河南广电全媒体

阅读8873
双手 财富 
举报0
关注河南交通广播微信号:hnjtgb104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河南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河南交通广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河南交通广播

微信号:hnjtgb104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