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毕业三年的她们,不是真正的不快乐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05-22

我们在一个充满比较的环境中成长。


挤满“别人家孩子”的小区、分班分级分名次的学校、以及毕业后犹如后宫般水深火热的职场……“比较”几乎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


我迷茫的时候,一是喜欢算命,二是喜欢比较。比如四处打听哪些同学现在在哪家公司,过得如何。


一旦开始攀比,很容易就会画地为牢,陷入各种负面多于正面的情绪里。


说起来,“比较”好像是大家最一致的爱好。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LadyAnt。





挫折=理想和现实之间

那道鸿沟


如果把人生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毕业可以算一个。而毕业后三年,则是另一个绝佳分水岭。


头一年太不清晰,在不明就里和跌跌撞撞中一晃而过;第二年貌似勉强可以找到重心,但未来仍旧没那么明朗;直到第三年,社交开始沉淀,一切尘埃落定,你开始环顾四周,比较左右,再重新审视自己。


当初一起赶作业、泡图书馆、找实习、在毕业典礼宣誓的同窗,也终于在毕业后的三年里,拉开了差距。



安安(化名)是我的高中同学。


2016年的夏天,我们一起从美国大学毕业,她放弃了在美国一年的找工作opt机会,直接回了国。


安安觉得,自己怎么说也是美国名校毕业,在校期间还有实习经历,回国找工作应该不难。


学西方艺术史的她给自己设定了两个月的缓冲期,事实证明,理想永远照不进现实。投出的简历没有后文,只是零星接到几个小公司HR的来电。


三个月后,她去了上海一家私营的文化传播公司做助理美术指导,收入不高,经常加班,和同事关系也不太融洽。



安安意识到了瓶颈:她不知道自己的求职方向。这一切和安安最初的想象大相径庭,她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因为“比较”

焦虑才被放大


两年后,安安高中时的闺蜜晓希(化名)也从美国常春藤名校读完硕士回国了。


起初安安很开心,觉得国内又多了一个可以互相依靠的小伙伴,后来她知道,晓希研一的时候就拿到了知名企业的offer,月薪2w+。


晓希说,她更早前还接到了另一个在美国待遇更好的offer,但最后还是觉得回国来可以常跟家人在一起比较开心。


听着她从容地说起这些,安安心里的不服也在扩大。


她觉得,两人上学时成绩一直不相上下,怎么毕了业就差距这么大。



那时的安安算是陷入了“负面横向比较”,将自己的不顺和晓希的“看起来一切顺利”做对比,严重的时候会进入思维的死角,后来安安因为不断增多的负面情绪,索性辞了职。


我总觉得,阻挡安安进步的原因跟实力无关,跟运气也不太相关。


是她那种永远觉得自己不如人,花时间在抱怨、和别人比较上,却没有认真为自己规划的状态,让她没办法积极向前。


但安安不知道的是,工作之后的晓希对自己的状态也不满意。


晓希在研究生时期因为巨大的课业压力生了场大病,无奈还休学了半学期。她以为,回国工作后就能轻松一些,可大城市的工作节奏、持续的加班和出差让她继续身心疲惫。


羡慕是个圈

自己没有的总是更好


我其实也很崇拜晓希,偶尔还在闲聊中和她取取经。


但她也总是在嫌弃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她经常跟我提起当时一起去了美国的May(化名),常常眼里放光地形容着她“幸福快乐”的贵妇生活。



May长得好看,性格很外向,刚进学校就交了一个高富帅男友,过了四年有人罩的大学生活。毕业后,May的男友很快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拿到了工作签证,然后他们就在毕业的一年里顺利结了婚。


“从此,May过上了无忧无虑,每天遛狗、喝下午茶、晒日光浴的毕业后生活。”这是晓希口中的描述。


这几个人里,我认识晓希最久也最了解,我觉得她是最没有必要羡慕别人的那一个。


就算被快节奏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按她一贯的作风,她应该会想办法找平衡点,找方法自我调节,而不是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期待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把晓希作为比较对象的安安显然只看到了表面最美好的那一面,开始羡慕、嫉妒,甚至变得更加焦虑;

 

而晓希也并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闪光点,却在和May的比较中自怨自艾;


May呢?是不是真的拥有最完美的毕业后生活?


她告诉过我,“从没想过自己竟然这么早就结婚了,人生仿佛一眼望到了头。”



毕业后我回过美国一次,和May见了面,我们还聊起了高中时一起撒欢的“快乐时光”。


May那会其实理科还行,特别是数学挺不错,可考了美国大学之后,当初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在她的学业上,后来自然也没有体现在她的事业上。


她跟我说,接受这样的生活,在外人看起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一件事,可她反而更羡慕晓希这样的女强人。


要比较

也该和昨天的自己比


无止尽的负面横向比较也让May忽略了自己的进步。


比如,我知道她一直在学西班牙语,上次我见她时,她跟我提起在美国很多人都说西班牙语,这次再见,她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西班牙语点菜、问路、日常对话了。


这是很明显的个人成长啊,May却还陷在自己为什么不如别人优秀的自我怀疑里,变得不积极。



最后一个人物故事,是我们的高中学长Oscar(化名),也是大家朋友圈里的一个传奇。


他家庭条件不太好,高中后去了一所国内的二本大学,再见到他,是在不久前他梦幻般的婚礼现场。


现在的他,有车、有房、有公司、团队,还有在一旁支持他的妻子。毕业刚好三年,他也完美逆袭。



成功背后大概的故事就是:从高中到大学,他一度觉得自己卑微,也受到过很多不公的待遇,但也从没有为了攀比,做出什么荒唐的事情,只是默默思考找到出路的方法。


大学四年里,他打过很多份工,卖过东西,端过盘子,拼命攒钱的同时,也没有耽搁学业。 


毕业后,他用四年攒下的钱和朋友合伙创办了现在的公司,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我们谈到当初的同学现在都过得怎样的时候,也说到了安安。


Oscar说,他觉得不管身边人有多么优秀,在多快的时间里取得了成功,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而不是老被别人的行为和状态左右。


无意义的比较只会拖慢进步的速度。


就像那首美国鸡汤小诗里说的: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写在最后


安安现在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报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进阶课程,在一年的时间里飞速成长,并且逐渐适应了国内的节奏。


在毕业后的三年内,她终于有了一份喜爱的工作,开始正视自己的变化。


晓希继续工作着,偶尔会看到她朋友圈里的健身打卡,和努力生活的样子;


May还是过得那么悠闲,我可能永远也没法理解她对于这种“完美生活”的不满足。



站在“同时期毕业的朋友”的“上帝视角”,我看到了他们没有,我也没有逃过的那些无价值的“比较”,也意识到了负面情绪给我们成长道路上带来的阻碍。


这篇文章的初衷,是给20刚过半就尝到人生甜头、甚至触碰到了人生巅峰的人会心一看;给还在迷茫、陷在焦虑、等待,羡慕嫉妒恨里迟迟出不来的人些许力量。


“人生若不往前看也不往后看,只是活在当下,就什么烦恼也没有,有时候我们觉得活得太累,只是因为想得太多。


我们有时候坚定不移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最后却常常失败,不是因为心灵不够强大,只是太容易被突发之事左右,变得迷失掉初衷所愿的方向。”


关掉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比较,总能在自己的节奏里获得成长。


毕业      年,你快乐吗?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LadyAnt。

本文图片来自原作者和影视截图、Pixabay.com。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保留所有权

阅读8668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