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惊悚!深夜我跑到停尸房去给尸体拉心电图,比鬼更可怕的是……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05-24

来源:江淮医学 作者:叶正松


面对现实,哪一个医生不是一边喘息一边死磕。



面对现实,哪一个医生不是一边喘息一边死磕。三十岁前,以为自己可以轰轰烈烈痛痛快快的改变这个世界。四十岁之后,最敬佩的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也许,这就是医者仁心,也是医者初心吧!


说一个真事。


那年我刚毕业,有一天上半夜十一点多病人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要求先放医院,第二天等他儿子来了之后再送殡仪馆火化。

但是我们没有停尸房,我们当晚就把尸体移到医院后一间破旧的十平米小库房,做临时停尸房暂放,把空调开到最低。

怕家属第二天医闹,我们要在死亡6小时之内把病历整好。

凌晨2点多,却发现刚才拉的一条呈直线的心电图居然找不到了。

那可是死亡诊断标准的时间依据。

怎么办?在活人身上是拉不出直线的。

不接导联线的话心电图机打印出来的纸又会提示导联脱落。这可怎么办?

无奈之下,机智的我自告奋勇,决定去临时停尸房给死人拉心电图。

我把心电图机的时间往回调到了死亡时间。

夜黑风高,拉着刚才一起值班的护士壮胆。

一起开门进去,日光灯年久老化,灯光忽明忽暗。

空调的冷风吹得盖尸布一飘一飘的,护士吓得直哆嗦。

我心里也怕,从未给尸体拉心电图。

想着要是病人没死透,起死回生给坐起来了,或者手脚失去大脑控制而自发性抽动了,那我们真的会吓跳起来的。

护士一只手紧紧抓我胳膊,一只手提着心电图机。

我戴上手套,颤颤巍巍地掀开白布,再掀开寿衣。

我靠,那皮肤毫无血色,局部已经瘀青,肚子因为刚才的抢救胸外按压,已经隆起,又或是肠内细菌繁殖产气,感觉会随时爆炸涌出肠子和粪便,太可怕了。

胸部的衣服被后背压着,拉不上怎么把胸导联接上?

有了,反正病人死了,皮肤上都是等电位,按哪里都一样。于是我把胸导联都按在肚皮上去吸住,把肢体导联都夹在他左手上,然后让护士拉出一条心电图。

我糟,这心电图怎么最后一小段有点轻微隆起?

难道没死透?

不行不行,必须得是一条笔直的直线,于是又调了一遍死亡时间重新拉。

这回终于可以了。

拔下导联,我糟,这肚皮上怎么有6个导联吸盘的印子,像刚拔完罐一样,明天家属来看,怎么交待?

说我们三更半夜给他做心电图?

给他拔罐治疗?

不管那么多了,我们连忙拉下寿衣把肚皮盖上,又把白布盖上,按下灯的开关,提起心电图机,把铁门啪地一声关上,飞奔回病房。

走过又长又安静的走廊。

路过刚才那间病人死亡的抢救室,里面开着紫外线消毒灯,发出的灯光阴冷而又恐怖。

抢救室床上的白被子叠成整整齐齐长条状,仿佛尸体又瞬间回到床上去了。

跟我值班的小护士说以后再也不跟我搭班了,这辈子从来没干过这么恐怖的事。

更恐怖的事,第二天我从我白大褂的胸前口袋里找到了当晚丢失的那张心电图。

也就是说,那晚勇闯停尸房,做的是无用功,气吐血了!






这是微博@幸福至善说的一个自身遭遇的故事。

如同深夜食堂般诡异阴森,令人读来感到身后阵阵寒意。

这寒意不仅仅来自于故事情节的惊悚恐怖,更是有感于医生怕死者家属医闹,而被迫幽灵般偷偷潜入停尸房,去重复拉那一遍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心电图。

比鬼更可怕的是医闹!

故事中的医生是不是现实中的大多数医生?那样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的防微杜渐百密无疏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烧伤宝最近的一段话。

阿宝说:三十岁前看水浒,喜欢看前半部,看的是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兄弟情深,义薄云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怨,血溅当场。余心神往之。

四十岁后看水浒,喜欢看后半部,看的是男儿屈膝,壮士弯腰,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余心有戚戚焉。

三十岁前看三国,喜欢前半部,看的是少年英杰,跃马横刀,青年才俊,建功立业,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余心神往之。

四十岁后看三国,喜欢后半部,看的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智士白头,穷途末路,苍颜华发,遗恨悠悠。余心有戚戚焉。

三十岁之前读西游,喜欢的是前半部,看的是一棒在手,鬼神低头,天上人间,唯我独尊,横行三界,大圣齐天。余心神往之。

四十岁后读西游,喜欢的是后半部,看的是紧箍在头,师傅在口,步步艰辛,处处低头,忍辱负重,只求正果。余心有戚戚焉。

美国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写过一本名叫《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的书,她说:做老好人是不断取悦别人的一种瘾,害怕和任何人发生对抗或者冲突,结果却让所有人不满意。

有时候,并不是医生一味的道德上的自我拔高,就一定能换来患者些许信任和社会的理解。

医患间的距离和冲突,这世上或许没有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至少目前,至少现阶段没有。

但坚守内心操守和信念却能为每一位医者带来力量。

罗曼罗兰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尽管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现实,却依然爱它。

面对现实,哪一个医生不是一边喘息一边死磕。

但,不管怎样,正如阿宝所言:

三十岁前,以为自己可以轰轰烈烈痛痛快快的改变这个世界。

四十岁之后,最敬佩的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也许,这就是医者仁心,也是医者初心吧!

- END -


/ 相关阅读 /

·


/ 推荐阅读 

·


阅读8903
心电图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