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感人!这是让生命延续的另外一种方式,寄托着人间大爱!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6-12

健康时报
最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每一段器官捐赠的背后,都寄托着一段温情故事和人间大爱。


1
“这是妈妈生前最大的愿望,我们要帮她实现。”


2018年6月7日下午,安徽合肥公务员李佑佳(化名)捐献了她的肝脏、胰腺和角膜,这是国内首例器官捐献受益者逝世后器官捐献。“这是妈妈生前最大的愿望,我们要帮她实现。”原来,2014年身患尿毒症的李佑佳在北京接受了一名器官捐献者的肾脏,得以成功实施肾脏移植手术。在重获新生后,她主动表示今后也愿意捐献器官救治他人。1


2
"爸爸,你给签字啊!"


“我死后,要把所有器官捐给有用的人,爸爸你给签字啊!”2017年10月28日,本溪年仅10岁的小男孩曹峻明不幸因病离世。这个本该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愿望就是捐献遗体。曹俊明的妈妈说,这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之所以有这个决定,是和小时候曾经走丢,好心人送他回家的一段经历有关。生命最后时刻,这个10岁的男孩没有害怕和哭闹,而是多次用已经不清晰的语言和父母表达:“我要捐献遗体!我要做个好人。”2


3
“希望我走了,也能永远带走这种病。”


2017年10月2日,28岁的年轻妈妈方锦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而她的临终心愿是捐献出角膜、遗体和脑器官。“希望有人替我去看远方,希望我走了,也能把这种病带走。”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楼佳庆告诉记者,方锦的遗体非常珍贵,这么年轻、多发恶性肿瘤这么大范围的很罕见,她的遗体将为医学攻克不治之症提供重要的医学参考。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这种恶性肿瘤的脑器官也是首例。


几天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因为方锦,一个患有先天性眼疾的12岁姑娘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一个因车祸造成眼球破裂的中年男子重见光明。3



2018年6月11日,是第二个“中国器官捐献日”。今年器官捐献日活动的主题是“器官捐献,我愿意”,在器官捐献日当天,《器官捐献,我愿意》同名微电影在社交媒体上启动,并同时点燃线上爱心传递活动,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登记成为志愿者的流程和捐献的意义。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教授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支持中国公民器官捐赠的倡导工作,让更多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联合各界举办“中国器官捐献日”系列宣教活动,来自国内39个城市的70家医院积极参与其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民器官捐献”公众宣教活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8器官捐献日公众宣传活动现场,副院长金荣华呼吁社会关注中国器官捐献事业


自愿捐献数居亚洲第一,但器官缺口依然巨大


自2015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以来,通过3年不断地努力,带有中国特色的器官捐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为2766例,2016年达到4080例。2017年达到5148例,捐献量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截至2018年4月,中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7085例,捐献大器官突破4.8万个。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中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6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


通过支付宝10秒完成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


打开手机里的支付宝,不到10秒钟,一键就完成了公民器官捐献的登记注册。据介绍,自2016年底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开通支付宝“一键登记”通道以来,已经有超过30万人登记注册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活动现场,有很多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据了解,他们都是来自上海罗氏制药的员工志愿者,这也是该公司连续两年参与并支持全国器官捐献日的活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虹表示:“秉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罗氏多年来一直支持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公司内部不仅连续几年举办了器官捐献的公益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名的员工主动注册登记成为器官捐赠志愿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生命完成阳光下的接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志愿者为市民讲解器官捐献相关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活动现场,志愿者用舞蹈的形式,呼吁社会关注“中国器官捐献日”



1、 2018-06-08央广网合肥《合肥女子去世后捐出器官 曾是器官捐献受益者》记者 王利

2、 2017-10-31辽宁日报《本溪10岁男孩捐献遗体》记者 丛焕宇

3、 2017-12-09钱江晚报《我走了,愿永远带走这种病》记者 张蓉

阅读8760
人间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