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为啥焦虑?因为知乎微博朋友圈吹牛X的人太多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06-21

最近网上有两件事比较有趣:


第一件事是:知乎用户江星星Sunny回答了一个问题,“和明星做同学/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她答到:我在英国定居,和奥兰多布鲁姆关系很好,就是在指环王里演精灵王子那个。



在答案里,她提到2015年跟奥兰多大叔是邻居,大叔非常绅士,对她非常好。


爱听高雅的音乐,做高级料理,养金毛迪奥,钢琴弹的很好,会冲泡咖啡,会烘焙提拉米苏,看小说。


随后Orlando Bloom的中文官方站,发出了辟谣:



注:Bloom英文意思为开花,所以奥兰多布鲁姆的外号叫开花。


还有第二件事:



这个微博引起了群嘲,当然大土豆本人强调,我不是在贩卖焦虑感,好,那我们来看看他的几条短微博,你会觉得非常有趣:





看得出来,这个宣称从不贩卖焦虑感的博主真的很焦虑。


北京大土豆真是堪称和奥卡姆剃刀一样的奇人,土学和奥学一样的博大精深呢。


今天我主要想说说,土学的代表人物们,是怎么在网上吹牛逼的。


整个互联网吹牛逼的开端,应该是韩寒上央视时候的辫子大女孩(阿姨):




对此我的反应是:



QICQ和ICQ都黄了,Lady, your adult world is so f**ked that they don't exist anymore.


上个网就能拿出来装逼吗?


看下时间2000年,中国最早能拨号上网貌似是1997年,那时候我家第一次买了台彩色电视机,当时能上网,确实非常牛逼。


我只是没想到,人类爱装逼爱吹牛逼的恶习,经过互联网的扩散,居然有这么大的恶劣效应。


早期的互联网很单纯,那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时代。


当时上网的人,都是真正的有钱人,一台电脑一万块,00年大部分人是真买不起;


即便是在2003年,罗永浩都成百度风云人物了,整个互联网给人的感觉仍然是草根,务实。


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05年之前接触互联网的人,大部分都是高教育程度和高收入人群。


他们却对各种段子创作乐此不疲,很少有人去贩卖优越感整天装逼;


那时候的网红,和现在的网红不一样;


那时候整体来说,还是以奇葩,审丑为主,比如当时的芙蓉姐姐。


然而那个时候的互联网人,比现在要牛逼多了。


丁磊31岁,登顶全国首富。换算到今天,也就是87年的人当首富。


90后95后CEO创业者的牛逼吹的顶天响,谁能比得上养猪场老板?


随后到了2005年,有一起事件悄悄的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舆论生态:


天涯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简单来说,就是易烨卿自称是高贵的上海人,锦衣玉食,瞧不起普通小老百姓;


周公子随后以真正的贵族身份上台与之论战,代表了小老百姓批评易烨卿的种种。


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其实都不过是吹牛逼罢了。


周公子自称汝南周氏,听起来很典雅很贵族,然而汝南那个地方跟驻马店靠的很近。


周氏就是姓周的,那就是驻马店老周咯。说起驻马店老周,这个称号还典雅,还贵族不?


他后来被人人肉出,帖子完全是假的。



易烨卿也一样,本人可能是个外企小中层,在那个时候喝咖啡都少见的年代,买杯星巴克都能装逼,简直滑稽。


2005年对全国的舆论风气来说,都是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2005年,安妮宝贝走红了,这女人在自己小说里是怎么写的:


她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小心翼翼的捧着哈根达斯,想到这昂贵而又精致的食物以后再无人陪自己分享,眼泪不由的簌簌掉下。


(大致印象,非字字对应原话)


2006年郭敬明正式成立出版公司,写作风格全方位转型。


从宇宙,星辰,阳光,45度仰望蓝天的青春疼痛文艺风格,转向了大金链子大金表,国际大牌满身婊的黑人土豪炫富风:


Dior、Armani、Prada、Chanel、LV、Gucci、Hermes、Givenchy、Valentino等等各种连英语都不算;


大部分都是法语意大利语的单词频繁出现在他的作品里,看的人脑瓜子疼。


这两位文化巨擘的走红和转型,加上天涯的周公子事件,标志着中国人的整体舆论,彻底走向了酷爱吹牛逼的风潮。


当然,现在回头看,05年时候不论是安妮宝贝还是郭敬明,吹的牛逼都比较尴尬。


哈根达斯就是昂贵精致,LV就是顶级贵族了,感觉挺像快手的土味小视频的,有一种特别的幽默感。


其实再过十年,回头看我们现在,说不定感受一样。


2007年豆瓣的出现,主要是给我们文艺青年约炮用的。


当时大家装逼主要是比谁看的电影多,影评好,算是精神追求对物质装逼的一次绝地反击,然而即便如此,这场伟大战役,最终还是失败了。


因为2009年微博上线,2011年知乎上线。


自2010年后,整个的互联网大舆论氛围,彻底滑坡。


全民集体大吹牛逼,年薪百万不算人,月薪过万是乞丐,名牌大学随便考的时代,终于到了。


稍微截图几张:



这个吹牛逼不算大的,还有个更大的:



点赞43k。更可怕的是评论区,大家都信了:



可见知乎用户的智商确实不怎么高。


下面是破解时间。


很多人跟我说,他感到很焦虑。


焦虑的主要来源就是,看到网上很多人很有钱,学历很高,觉得自己啥也不行,努力一辈子也比不上这些人。


下面我来正儿八经的解释解释:


首先,有钱和学历高是两码事。


以现在的行情,学历高的人毕业了找工作都比较困难,有钱是个小概率事件;


所以你要宽容一点,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着急上火,上上网吹吹牛逼很正常。


其次,他们说的事情,一万件里面至少有9999件是假的。


知乎上凡是自称豪门的,不论匿名还是不匿名,100%是假的。


豪门子弟是没有倾诉欲和炫耀欲的,他们也不敢有,很多人的名字你用百度搜都是相关信息不予显示,这种人上知乎匿名开帖讲生活?


上面贴的图片,第一个小仙女已经被人人肉出是三本学历,第二个李鸿章后代,那个帖子是我一哥们写的,他应该是钓鱼,想看看知乎的弱智有多少。


结论很清楚了:知乎上至少存在四万三千名智障。


用屁股想想,2003年之前,能上网的,基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网费和电脑费用的价格门槛就决定了这点,那个时候的网络氛围基本是这些:


政治倾诉——这个在当时是绝对主流,国家管控不严,讨论国事也是大部分人的天性;


娱乐观赏——各种奇葩搞笑段子,罗永浩老师也算一项。


基本上就这些了,当时的网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整天吹牛逼自己多有钱学历多高特别优越的。


而到了现在,屌丝占了9成以上的互联网,突然人人都变有钱了,你说这他妈能是真的?


根据福布斯的调查,80后个人资产过亿的,总共也就六七百人。


这六七百人里至少有一万个,是知乎和微博的用户,至少,也是知乎微博用户口中的朋友们。


我被某大V拉入过一个群,有个妹子谈自己相亲经历。



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说年入千万毛毛雨,过亿也很稀松平常,身边朋友比这样有钱的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


我忍不住了,只能以正常逻辑问了:


如果你身边朋友都年入千万,那说明你自己也很有钱很优秀了。


那请问你有钱吗?


你爸妈有钱吗?


年收入多少过千万了吗?


她没理我,默默退群了。


豆瓣也有个红人用户,看谁谁都瞧不起,动不动就说自己被部委级别官员的儿子追求,还看不上嫌弃人。


我看了眼她相册,如果真的是她本人照片的话,只能说是部长的儿子一定是瞎了。


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亲戚,这类炫富故事比比皆是。


问题是,他们讲的是真的朋友,还是道听途说。


甚至就算是所谓朋友,这个所谓的朋友,也觉得这位网民是他的朋友吗?可能最多也就算个熟人吧。


一个熟人,变成一个朋友;


一个朋友,变成一堆朋友;


一堆朋友,变成社交圈;


社交圈,变成我的生活;


我的社交圈都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自己,也是个很优秀的人。



这就是知乎和微博的网民们在吹牛逼编故事时候,采用的基本逻辑。


当今社会,自媒体是个很大的生意,从12年开始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到15年的健身营销为什么中国男人都这么丑,其实都是营销号想吸引眼球。


贩卖焦虑,是为了让你被洗脑,然后去参加它的xx发财课程


比如北京大土豆,微博第一条,就是让大家付费参加买房方法课——当然他本人是靠吃软饭老婆家有钱才买得起房的。


整天高贵优雅觉得百万年薪不算人的大V们,真实度又有多高?


就说一个我知道的,在知乎写王石没钱很穷的一个女人,自己本职工作不到三十万,而且都30多岁了,天天上网评价王健林眼光有限,马云格局太小。


吸引到粉丝以后,开始卖发财课,收入终于涨到五十万了。


现在你知道,网上的信息有多不可信了吧?


普通人在吹牛逼,大V在撒谎洗脑,收你智商税。


而残酷的现实生活是: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


一年结余几万块,不是很多。


2016年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公开了一次数据,上海的年轻人收入:



调查人群为80后群体:中位数是七万八年薪,前10%为20万年薪,前1%为50万年薪。


年轻人中年薪百万至少是前0.1%,所以年薪百万刚脱贫?


阶层固化也好,房价高涨也罢,都是事实,讨论讨论这些没什么问题。


但是因为网上的人吹牛逼就产生焦虑,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这不是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而是被人忽悠了。


努力可以,焦虑不必。





本文作者恶魔奶爸Sam青年创业者,曾任资深猎头顾问,五百强人力资源总监。转载自公众号恶魔奶爸Sam(ID:lxg-milk)。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原作者和影视截图、Pixabay.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阅读9356
焦虑 朋友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