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盘锦一个养蟹人的“三落三起”|一个城市奋斗的缩影 一个城市名片的孵化

作者:辽沈晚报 来源:辽沈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6-20

开栏语

展现

辽宁振兴发展

生动实践

奋斗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

辽宁振兴发展

底气所在

实力之基

行动抓手

辽宁


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传承,一代代辽宁人的拼搏奋斗,孕育出一张张享誉全国甚至闻名世界的辽宁名片。


这些名片,是辽宁精神的生动载体、是辽宁文化的底蕴所在、是辽宁故事的最好题材、是这片黑土地昂扬向上的独特标志,更是辽宁振兴与发展的底气所在、实力之基和行动抓手。这些名片代表着辽宁的气质和形象、寄托着辽宁人的追求和梦想,是辽宁4300万人的骄傲!


今日,本报推出“辽宁名片寻访录”大型系列报道的首篇,本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互动小程序、漫画、H5页面等形式,通过报纸、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各个平台,讲好这些名片的深厚底蕴和生动故事,传播好辽宁声音,唱响辽宁品牌,为推进辽宁振兴发展鼓与呼。

01

还有20天,张海涛的卤蟹车间就要竣工了。


6月18日早晨6点,工人们陆续进场,张海涛在工地外点起一支烟。25年前,这里是他的婚房,只有90平方米;现在,这里是他的河蟹养殖和深加工厂房,已经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


1993年,23岁的张海涛迎来了自己的新娘。大喜之日,他却眼里含泪——买婚房举债2万元,结婚时手里的现金只有150元,给媳妇唯一的聘礼是一件60元的衣服,俩人连一张结婚照也没拍……


1993年是张海涛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他成了盘锦河蟹产业创业者中的一员。他的奋斗故事“三起三落”,像一个光点般折射出盘锦河蟹“爬”向全国的艰难历程。


蟹苗养不活 砸光第一桶金


结婚后,张海涛借了1000元钱,夫妻俩带着一把小秤,蹬着一辆三轮车,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创业”。


河蟹生长期一般为两个秋龄,第一个秋龄从大眼幼体长到纽扣大小,被称作扣蟹;第二个秋龄才能长成成蟹。因为没钱,张海涛便在村道口收扣蟹,等到上秋养成时卖给盘山县的南方客户,一斤能挣3-5元钱。


“一天能赚五六百,好的时候能上千。”结婚当年,张海涛就靠收蟹赚了8万元,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到钱后,张海涛觉得只靠收蟹倒卖是不行的,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养蟹。


结婚第二年,张海涛还上了结婚买房欠下的“饥荒”,又投入2万元钱买了大眼幼体,雄心满满想要赚大钱。但没想到的是,买回来的蟹苗几乎全死了。张海涛不信邪,继续往里投钱,靠着收蟹的收入补贴养蟹的投入,那段时间一年得搭进去2万元钱。


后来他总结出,蟹苗之所以不活,是因为它们在室内环境孵化,各种自然因素的缺位导致成活率低。


为引入孵化技术 一年亏40万


1997年,张海涛在丹东找到了室外天然环境下孵化的大眼幼体,蟹苗活了。第二年,他加大投入,一年就赚了22万元。


喜出望外的张海涛把梦做得更大了——他要把孵化技术引进盘锦。于是他开辟了1000亩地,打造了孵化场。池子里投入的不仅是蟹苗,更是张海涛的一片雄心。


跟丹东靠海孵化的自然条件不同,张海涛的孵化厂里使用的是井盐水勾兑淡水制成的“海水”。当时天气炎热,气温迅速蹿高,孵化池水盐度飙升,水很快就变质了。变质水里长出了虫子,一夜之间,虫子就把大眼幼体吃光了,几人合力抢捞,才救出12斤8两蟹苗。那一年,张海涛赔了40万元。几年的奋斗付之一炬。


与张海涛同样经历寒冬的还有整个盘锦河蟹产业。上世纪末,盘锦人工育苗技术随着技术人员被挖到南方省份,盘锦不再一家独大。南方对盘锦蟹苗和扣蟹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价格也一落千丈。


勤奋的盘锦蟹农不再坐等客户上门,而是主动外出找市场。南下受阻,那就开辟北方市场。盘锦蟹农们一方面在北方开拓蟹苗和扣蟹市场,一方面自己养殖成蟹,消化市场蟹苗和扣蟹存量。


盘锦蟹市回暖 开创工厂育肥技术


2003年以后,张海涛养蟹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门路也越来越清晰。同时,盘锦蟹市也逐渐回暖,随着北方消费者对河蟹的认可,盘锦蟹苗的“洄游”路线也向北、向西转移,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宁夏、青海和新疆,盘锦扣蟹在黄河流域和河西走廊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2008年前后,受到养鱼技术的启发,张海涛开始探索河蟹工厂育肥。“像养鱼一样把成蟹放在工厂里二度育肥,这样既能仓储一部分河蟹,等到市价高的时候再卖,又能增加蟹的肥美度,提高它的价值。”


说干就干,两年间张海涛又投入15万元建造了育肥工场。中秋节前一个月,把螃蟹放到工厂里二度育肥,中秋节上市时每斤的市价能多出20元钱。看到这技术赚钱,胡家镇的蟹农纷纷效仿,十年间,胡家镇已经有10余家养殖场采用了工厂育肥的技术。


盘锦蟹农的不断探索创新催动着“盘锦河蟹”品牌价值的提升。过去十年,盘锦河蟹获得殊荣不断。2009年9月,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盘锦市“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2015年盘锦河蟹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水产区域品牌。2017年盘锦全市河蟹养殖面积发展到160万亩,河蟹产量达到7.1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


盘锦河蟹走出国门 创立卤蟹国家标准

张海涛展示河蟹

河蟹

不满足于现状的张海涛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折腾”了,这一次,他把眼光放在了全国商超。

  

如果只是养蟹,受时令季节的影响,市场再难以扩大,但是如果把河蟹进行深加工,制成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走进商超、互联网,盘锦河蟹才能走得更远。


张海涛小时候经常吃爸妈做的卤蟹,吃不完的新鲜河蟹用盐腌渍,可以存放更久。大家都觉得他做的卤蟹好吃,便把自家的螃蟹送上门,拜托他们帮忙卤。


慢慢地,张海涛每年卤出的河蟹达到2千桶。2015年,他决定正式开始卤蟹深加工业务。但是卖卤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国家标准,怎样做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呢?


2015年到2016年,张海涛用了一年的时间把卤蟹送到各级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同时邀请省市专家多方论证,制定出了卤蟹的国家标准,并办下了生产手续,完成商标注册、设计包装、开模具等事项。


目前,张海涛的河蟹、卤蟹均已成立了自主品牌,仅卤蟹一项业务去年收入就近300万元。今年,张海涛正在扩建生产车间、找分销商,目标是将自己的卤蟹进驻全国大型商超。


过去十年,是蟹农张海涛事业的“黄金时代”。十年间,盘锦河蟹进入大市场、大流通时代,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20余个省市和地区,并通过电子交易网站、物流、航空、铁路、公路等销往全国各地。从2006年开始,盘锦河蟹开始走出国门,来到了韩国、日本、东南亚。2017年,盘锦市出口河蟹达到4000吨,创汇2000万美元。


蟹田大米见证创业夫妻的一代芳华



说起张海涛一波三折的养蟹故事,就不得不说他与妻子刘丽茹在蟹田里的芳华青春。


张海涛和刘丽茹是相亲认识的,谈了一段长达3年的异地恋。


刘丽茹每逢年节都会来盘锦找张海涛,通常是天还没亮就出门,日落黄昏才能见到面。见面以后,刘丽茹就开始忙着在水田里干农活。


结婚25年,张海涛见证了盘锦水稻种植业的高速发展,他的蟹田大米已经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他个人的水稻年产量达10万斤,并且注册了自己的大米品牌商标。


刘丽茹也跟着丈夫成了一个工作繁忙的生意人,两个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与25年前有了天壤之别。可直到今天,他们结婚时的老房子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房间里的陈设一样未变,俩人至今也没有补拍结婚照。


别人问她:“现在有钱了,为啥不把房子装得豪华一点?”刘丽茹每次都说:“我不寻思那些,我也不喜欢豪华的东西,现在这样就挺好。”


盘锦大米端上奥运会、上合峰会餐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桌上使用的是盘锦大米。在刚刚闭幕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盘锦大米再一次摆上了宴会餐桌。


盘锦大米协会秘书长李飞告诉记者,盘锦大米的高品质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比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盘锦米农和蟹农对“盘锦大米”品牌的爱护。起初,盘锦大米经历过无序的市场竞争,鱼龙混杂。2004年,盘锦市专门成立大米行业协会,注册地域品牌,出台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李飞告诉记者:“盘锦大米必须是在盘锦种植,在盘锦加工生产,并且满足盘锦大米地方标准才行,三者缺一不可。”


#记者手记#


盘锦河蟹大米 

何以成为名牌?


老天给了盘锦一片好水土,但真正成事的,是盘锦人。


张海涛夫妻是盘锦蟹农、米农的缩影,他们白手起家,其创业历程跟胡家镇上的其他蟹农并无大异。


在胡家镇上走一圈,常常会看见皮肤黝黑、拿着铁锹游走于水田里的农民,他也许就是一个年收入过百万的“蟹农老板”。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问张海涛,明明收蟹一年可以赚好几万,养蟹却每年都在赔,为什么不放弃?他说:“别人都能养活,别人都在挣钱,为什么我不能?”简单的一句话,让我看到了张海涛的不服输。


我又转头问刘丽茹:“他这么折腾,家底都要败光了,你有没有对他失望过?”刘丽茹的话让我感受到了这对创业夫妻的“三观一致”。她说:“既然选择做生意,就不能怕赔,我一直相信赔了还能赚回来。”


干一辈子、学一辈子、琢磨一辈子,张海涛的办公室里悬挂着“盘锦河蟹第一人”田守城老先生的墨宝,灼灼话语激励着后辈奋进。


上世纪70年代末,盘锦河蟹几乎到了绝迹的边缘。1983年初,田守诚放弃了自己的升迁机会,一心扑到扣蟹人工孵化的技术研发上。从此,盘锦养河蟹才开始起步,也为盘锦河蟹日后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优越的自然环境可以让盘锦种出好米、养成大蟹。但是想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中流击水、屹立不倒,让金字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仅有自然环境是不够的,最终还要靠一代代盘锦人勤劳探索。这是他们用汗水铸就的光辉伟业。



热点NEWS推荐

令人愤怒!4岁男童被男子踹飞一米远,颅内出血当场昏迷!就因为这件小事...

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个税法迎第七次大修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首席记者 兰晓玉/文 首席记者查金辉/摄影

编辑:韩涛

奋斗!
阅读8803
盘锦 
举报0
关注辽沈晚报微信号:lswbwx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辽沈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辽沈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辽沈晚报

微信号:lswbwx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