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微课堂|期末考这样复习效率高!西关小学副校长张莉有妙招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6-22

亲们!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了!!!

孩子们已经进入期末冲刺阶段

每次考试前是老师学生最忙,也是亲子关系交流碰撞最多的时候。

其实,

相对于孩子的紧张,父母的态度更加重要。

只有家庭、学校通力合作,统一力量,良性互动

才能促进孩子顺利的完成考试。

   今天,汉家妹子邀请到西关小学副校长张莉,为家长朋友们讲解如何在考试前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考试习惯,将孩子的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和孩子一起面对考试。

有请张莉副校长~~~(鼓掌!~鼓掌!~)


张莉,汉中市汉台区西关小学副校长。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汉中市“311”人才,汉台名师,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骨干成员。



考前孩子都有哪些压力?



孩子考试前最怕的是“发挥失常”。平时学的还好,一到考试就“歇菜”,这是许多孩子的通病,究其原因有二: 首先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其次是身体上的,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怎样陪伴孩子做好复习



回归课本,紧跟老师


    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是考不好成绩的根源。告诉孩子课堂上紧跟老师复习步骤,一起总结归纳知识规律,全面掌握难点及考点是考好的关键。不要在课堂之外,大量的为孩子购买复习资料,并且强迫孩子必须完成,这样只会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烦和对考试的恐惧。试想,每次考试前,除了老师的复习作业,还要完成许多的家长作业,孩子的心情如何放松,怎样能在学校课堂复习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制定计划,注重错题

 

    因为考试的科目较多,而且期末考试的范围比平时测验要广,我们和孩子一起找出自己各科落后的知识点,制定复习计划,按时完成。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平时学习中做错的题可以暴露出学习的隐患,可在复习阶段再重看一遍,甚至重做一遍错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不过关、有疑问的一定要提出来,不要羞于开口问同学老师甚至问家长,弄懂以后还要多练习几次,直至完全掌握。  

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很多家长说,一旦快到孩子考试,整个家庭气氛都不一样了,殊不知,过分的小心翼翼,与往日生活产生巨大反差,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没有运转的效率了!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帮助孩子学习好、休息好,将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这里要强调的是,家长不要过分强迫孩子早睡:孩子习惯10点睡觉的,非要他晚上9点就睡觉,违反生物钟,反而造成孩子睡不着。



考前怎样减轻孩子的紧张感



别说“孩子你别紧张”


    有些家长们喜欢在孩子复习功课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教导、嘱托,岂不知这些行为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们一部分的精力从如何提高学习质量转移到了“万一我没考好,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给我的关心和照顾呢?”因此家长们要清楚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是会影响孩子的。

   

 如果家长总是说:“孩子你别紧张,考不好没关系的!”看似很好的一句话,要从心理学潜意识的层面进行分析,“考不好没关系”这句话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更加担心考试发挥不好,反而是增加了考试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的。


切勿过分指责抱怨

  

   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经常会表现得气急败坏。比如,孩子把很简单的题做错了,有些家长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指责既不能帮助到孩子,反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丢失了自信心。考试前更应该为孩子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要总叮嘱:“快考试了!要好好复习啊”“复习如何了”等等,这样反倒让他们紧张压抑。

临考前,家长朋友可以设法给孩子多增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尽量减轻孩子临考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像平时一样生活与学习。家长朋友也要做好“分数”心理,不要太注重一次考试的分数,即使这次失败也可以吸取教训,下次努力。希望家长朋友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才艺和体育运动,让孩子在偶尔心理上有些波动时,有一个可以放松和舒缓自己的方式。相信大家这样做,不仅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还能让孩子在真正的期末考试中发挥超常水平!

最后汉家妹子祝愿孩子们

期末考试顺利!考出好成绩!


主编丨昍 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教育直播间!

阅读9027
课堂 西关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