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被安慰的孩子,为什么还在哭?

作者:成长树 来源:成长树 公众号
分享到:

06-18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张惠姗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1

1



“我女儿一有情绪总是大吼大叫的,每次被弟弟欺负了,都不会好好说话的,基本靠吼。


我有时候就想到要接纳孩子,就跟孩子说,我知道你难过了,妈妈知道了,你别哭了,你让一下弟弟。


可是女儿还是要哭,我就控制不住吼她了:你话不会好好说,非得要我吼吗?”


“我也是这样吼孩子的,当她发脾气时,我跟着她吼,我也想接纳孩子啊,我学习了你们说的“接纳”孩子之后,我开始试着不指责她、不制止她、理解她、接纳她的情绪、但结果往往是她哭的更厉害了,接纳没用。”


“接纳了之后,孩子还是哭啊,这是为什么?”


做这行这么久以来,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留言:“我说了理解她了,怎么还是哭,怎么样才能不哭啊?”


妈妈们纳了闷了:我明明有做到接纳孩子啊,她还是要哭,接纳没有用,看来,教育孩子基本还得靠吼。


其实不是接纳没有用,而是我们理解错了接纳的含义。


我们接纳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听从我们的,这是把接纳当成了一个工具--止哭大法。


我们嘴里说着,“唉呀,宝贝,妈妈知道你难过了。”,心里想的却是,“你够了没有,你什么时候可以闭嘴啊。”


接纳不是为了止哭,而是一种深深的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2



先来看看以下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一个孩子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孩子大哭,妈妈的反应


1、“我知道你难过了,你的东西被隔壁小王拿走了,你心里很不舒服了吧,好了好了,妈妈知道了,不要哭了,没事的。”


(然后会做一些事情想让孩子快点开心起来)


2、“你的东西被隔壁小王拿走了,你很生气对吧,如果是我的东西被人拿走了,我也是会很难过的,妈妈知道这种感受很不好,想哭就哭吧。”


(不做什么,只是拥抱,或者无声陪伴)


场景二:一个女生的猫咪丢了,她很伤心,男朋友的反应


1、“猫咪丢了,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为你感到难受,不要哭了,猫咪会回来的,会好的。”


(然后会做一些事情,让女朋友心情好一些)


2、“猫咪丢了,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我以前也有只小狗走丢了,那时候我吃不好睡不好,我特别能体会这种感受。”


(不做什么,只是拥抱,或者无声陪伴)


如果你是场景里那个正在难过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


第1种反应是同情,是劝导

第2种反应是共情,是接纳


两种反应的区别在于:我是否能够理解你的经历,我是否能够是允许你有情绪。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人们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时,通常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于是就能够接纳他有这样那样的情绪。


“你可以在那个情绪里面,我并不想着把你拉出来。你可以呆在难过里面,跟这种情绪处一会,我陪你。”


一个人在失去后,进入哀伤状态是正常的。


因为哀伤是没有“让人感到低自尊的”,如果能够体验哀伤,那么过一段时间后,这个人会自己走出来。


但如果没有进入哀伤,就会很容易抑郁,甚至转为自我否定和攻击。



3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性得了抑郁症,她的先生很想帮助她,于是把她带到了咨询室。


在咨询室里,妻子一直默默不语。


先生告诉咨询师,妻子发生过什么事,怎么突然就进入抑郁状态的,当妻子听到先生说自己受了很多苦的时候,她的眼泪不由得唰唰往下掉,如掉了线的珠子般滚下来。


看到妻子在哭,先生突然手足无措了起来,他着急地问妻子:“你怎么了,到底是怎么了,你跟我说啊,你不说我不知道你怎么了,你倒是告诉我啊,你这样我很不舒服。”


妻子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掉眼泪。


咨询师告诉先生:“你可以试着不去追问她为什么吗,试着去理解她现在的情绪,她在难过,可以试着允许她难过吗?”


先生安静了下来,试图控制自己不要把妻子从难过里拉出来。他对妻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


可是妻子还是在哭,并且哭得大声了起来。


先生慌了:“她还是在哭啊,怎么样她才能不哭呢,我看着她哭,我很想为她做点什么让她好起来。”


……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先生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所以他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阻止妻子不要哭,试法让妻子情绪好起来,因为当下哭泣的妻子,让他非常不舒服。



4



当有个人在我们面前哭的时候,通常我们的反应是:搞清楚她到底为什么哭。


我们急着要让她告诉我们,她是怎么了,然后开始各种放大招,别哭啊,别哭。


上面例子说的那位先生就是如此,他想要妻子尽快从情绪里好起来,他说,我都试着去理解她了,她怎么还要哭啊。


当一个人在哭的时候,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要哭,因为这个人用眼泪代替语言在表达了。


也许我们听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允许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哀伤,这就是陪伴。


这样的陪伴,才是接纳。


他正处于哀伤当中,另一个人却想尽各种办法逗他振作起来。“别哭啊,明天会更好,别哭啊,人定胜天,别哭啊,不要难过”。


当一个人在哭的时候,另一个人斗志激昂地喊口号。


这两个人是处在不同状态的。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一个想当拯救者,另一个人变成了是有毛病的人。


这就是无能为力的陪伴。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无能为力的陪伴,是很多人携带多年的陪伴模式,如果成长过程是被大人无能为力陪伴着的,后来就会变成无能为力的陪伴者。


这种陪伴是带着焦虑的,也就是说,你看到对方有情绪,你很焦虑不安,然后会失控,忍不住做一些阻止对方哀伤的行为。


我们很想要把这个哀伤的人拉出来,可是硬是要拉这个人出来的话,不但我们自己有挫败感(我没有能力帮助到他,我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人);


对方也有挫败感(难过是不可以的,我又做不到马上开心起来,那我是一个有毛病的人)。



5



所以,当孩子在哭的时候,我们如果带着焦虑,无论我们对孩子说出怎么样高大上的共情的话,也是假共情。


因为我们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我们所谓的“我理解你”,不过是为了要孩子不哭。


“我理解你”变成一个精心包装过的手段,代替了粗暴的“不准哭”。


只是方式不一样,目的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真正的接纳是,我理解你当下的状态,我接纳你现在的无力感和哀伤,接纳你现在的痛。


你可以跟你的情绪在一起,如果我找不到办法去陪伴你,我不打扰你,静静在一旁就可以了。


这就是有所作为的陪伴,当我们找不出任何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做的是滋养对方,允许他们有哀伤在流动。


所以,接纳并不是止哭大法,接纳首先是共情。


当一个人被共情连接时,他的神经化学物质就会发生改变,平静的神经化学物质会取代压力激素,压力随之消散。

           

接纳是我理解你的无力,同时我接受你现在是无力的,我不会去拉着你离开情绪,我是陪着你在情绪里。


接纳是一种涵容,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滋养。


当一个人被这样滋养过后,会体验到爱的流动,会有修复哀伤的能力,会理解自己的情绪,会有能力走出哀伤。


单纯回应是很难让情况好转的,而真正能让事情变好的转机是彼此的联接。


另外,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接纳,一个能接纳自己的人,接纳他人的能力是自然而然的。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即可收听下方全部音频



- 小学生必背唐诗解读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 英文有声绘本 -







…………

- 中文有声绘本 -










…………

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故事



成长树
关注收听上千部儿童有声绘本、唐诗解读


阅读9263
举报0
关注成长树微信号:gh_cd33e37397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