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注意:口服抗组胺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06-21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ivy


下面我们了解口服H1抗组胺类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不同。



临床上,口服抗组胺类药物的使用处处可见,各有不同。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使用比比皆是,许多感冒药中也含有抗组胺类药物。然而,对于组胺类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是否都一样呢?


或许,当你面对儿童、老年人甚至孕妇等特殊人群对口服抗组胺类药物的选择时,你是否脑子回放着该用何种抗组胺类药物呢?下面我们了解口服H1抗组胺类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不同。


一、H1抗组胺药“家族成员”特点


1、第1代 H1抗组胺药是亲脂性药物,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别,如(1)烷基胺类:溴苯那敏、氯苯那敏( 扑尔敏) 、右氯苯那敏等;(2)乙醇胺类:氯马斯汀、茶苯海明、盐酸苯海拉明、多西拉敏等;(3)哌啶类:酮替芬、赛庚啶等;


以上H1抗组胺类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与大脑中的 H1 受体结合,因而能够在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存留导致镇静等作用。


2、第2代H1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 哌嗪类) 和氯雷他定、氮卓斯汀、依巴斯汀、奥洛他定以及卢帕他定( 哌啶类) 等。


可以被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的P 糖蛋白清除,因而其中枢镇静作用较第 1 代 H1 抗组胺药显著减轻,且一般无抗胆碱能的副作用。


2、 第 2 代新型 H1 抗组胺药为第 2 代 H1 抗组胺药的衍生物或代谢产物,有: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丁等。


二、 H1抗组胺药在儿童中的应用


儿童首选第2代HI抗组胺类药物或第2代新型H1抗组胺类药物!


第 1 代 H1 抗组胺药因其可跨越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交互作用,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儿童使用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包括认知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并可能出现镇静、昏睡、口干、心动过速、易激惹、面部潮红、腹泻、散瞳、吐字不清、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


第2代新型 H1 抗组胺药较第2代H1抗组胺药具有口服吸收更快、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代谢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等优势,因此更加首选。


三、 H1抗组胺药在老年人中的应用


在老年患者更推荐使用第 2 代口服 H1抗组胺药,尤其是第2代新型口服 H1 抗组胺药!


(1)第1代H1 抗组胺药受体选择性较差,在拮抗组胺致炎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抗胆碱能、抗 5-羟色胺、抗多巴胺等副作用,由此可能造成尿潴留、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散瞳等症状,使这些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提前发病或加重。(2)第 1 代 H1 抗组胺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从而更易引起镇静、嗜睡、焦虑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精神系统的副反应,而且第1代 H1 抗组胺药更容易和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对老年患者一般慎用第 1 代 H1 抗组胺药。


四、口服 H1 抗组胺药在孕期、哺乳期中的应用


孕妇用药原则:(1)必须注意孕周,严格掌握剂量、用药时间。坚持合理用药,病情控制后及时停药; 孕早期( 前3个月) 慎用H1抗组胺药,孕中后期可酌情应用B级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及第 1 代 H1 抗组胺药( 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


(2) 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不用比较新的药物;当 2 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选用对胎儿危害较小的药物; 已肯定的致畸药物禁止使用。


(3)哺乳期禁用药物:由于大部分第 1、2 代 H1 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非索非那定阿司咪唑、依巴斯汀、阿伐斯汀、曲普利啶、氯马斯汀、去氯羟嗪、咪唑斯汀、美喹他嗪可从乳汁分泌,还可抑制泌乳及影响婴儿,因此哺乳期不推荐服用任何 H1 抗组胺药。


五、使用口服 H1 抗组胺药的注意事项


(1) 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禁用或慎用。尽可能避免与复方感冒制剂同时使用,因为许多复方感冒制剂中含有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


(2)避免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饮料( 如酒)、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如地西泮( 安定) 、抗精神失常药( 如氯丙嗪) 同用,否则有可能引起头昏、全身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复视等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症状。儿童、老年人、体弱者更易发生。


(3) 避免与抗胆碱类( 如阿托品)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同用,否则可出现口渴、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缓、青光眼症状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4)青光眼患者禁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患者慎用赛庚啶、苯海拉明等。


由此可见,抗组胺类药物种类繁多,或许是家常备用药物,一般复方感冒制剂常常含有,而我们在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的使用以及联合使用,却有着大不同,我们需密切关注特殊人群用药,用的好是治病神药,用的不好是杀人利剑!


- END -


/ 相关阅读 /

·


/ 推荐阅读 

·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投稿邮箱:vom120@126.com有偿投稿详情点击☞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加小编微信:nancysis

阅读8812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