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傅佩荣林谷芳蒋勋,用三堂课带你安顿生命丨思想食堂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6-24


文/思想食堂

昨日,为期7天的思想食堂人文游学——台湾站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学友,在“十步之内就有芳草,陋巷之中却是春天”的台北,一起聆听了傅佩荣、林谷芳、蒋勋三位老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体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抵达台北的第二天适逢端午,在雨后空山、绿意蝉鸣中的食养山房,一行人得缘偶遇创始人林炳辉先生。


学友们与林炳辉先生在食养山房合照


美景、美食,又因这奇妙的缘分,这个端午便格外令人难忘。


作为一场人文之旅,重头戏当然是听老师授课,三位老师都讲了什么精彩内容呢?



傅佩荣:儒道智慧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老师曾说:“一个人内在的空虚与茫然,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与自己的灵魂互动,使生命破裂而无法整合。”而哲学的意义就是观照自我,使生命完整。


授课中的傅佩荣老师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和道家,可能很多人会认为,2000多年前的思想,到今天早已经不适用。


但是学贯中西的傅佩荣老师却说,他越研究,越赞叹于它们的伟大。


儒家诞生于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春秋时期,孔子希望能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强调人性的自我觉醒与“向善”。


人要行善主要有三种动机:社会规范、宗教信仰和良心。儒家思想就是希望通过教育,启发每个人的良心,建立向善的力量。


学友们认真听课并积极提问


傅佩荣老师认为,“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何谓“适当”?


一是内心感受要真诚;

二是对方期许要沟通;

三是社会规范要遵守。


傅老师更是以自己和瘫痪的母亲之间的相处为例,说明自己是如何将“适当”实践于生活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相处和谐,每个人积极向善,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好。


课堂实况一览


如何用儒家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呢?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四个字:


对自己要“约”;

对别人要“恕”;

对物质要“俭”;

对神明要“敬”。


如果说儒家解决的是价值上的虚无主义,那么道家化解的则是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相比儒家的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更强调人的自然性,认为万物平等,展现的是宇宙视野。


会心一笑的求知时刻


何为“道”?傅老师认为,老子的道是指“真实”而言,亦即将人生依托在永恒不变的基础上,再由此观照人间,安排适当的言行方式。

 

如果也用四个字概括道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则是:


与自己要“安”;

与别人要“化”;

与自然要“乐”;

与大道要“游”。



林谷芳:禅与生命的安顿


如果说儒家和道家是分别提供了入世和出世的两种认识自我,立于社会之道,那么脱胎于印度佛教的禅,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我们获得生命的安顿。

 

在台北书院,禅者、文化学人林谷芳的授课从品茶开始,因为茶禅一味。


禅者林谷芳


高一读“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后有省,遂习禅的林谷芳老师,至今已经习禅五十多年。


他说,生命中总是充满不可预期,也充满不愿面对的事情。比如,我们至今没有学会如何安然地对待死亡。而禅家的生死观就是日日向生,时时可死。


生老病死,名与利,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困顿,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一场功课。越早学会面对,学会观照自己生命空间的大小和位置,才能消解不安。


人的生命空间是心理层次的,跟后天修养有关。有些人坐拥天下而不自足,有些人却能在方寸之间安然闲适。


林谷芳老师与学友齐聚台北书院


如何扩展生命呢?生活的扩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扩展。这是一种发自本能的扩展,让自身拥有的东西更多,物质、地位等等,从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个扩展阶段。


还有一种是照见万法的生活扩展。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彼此关联的。站在更大的层面上,我们通过观照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这三个向度,可以获得更大的生命的扩展。


林谷芳老师带领学友坐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以仁为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包含了人与内在的自然即身体的关系,以及人与外在的自然即山河大地的关系。这两种自然都是不可对抗的,需要跟着它们的节奏去运作。


人与超自然的关系。超自然,即人之外的世界,会涉及诸如宇宙从何而来、生命为何而至、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样的哲学问题。而这就是文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生命必须安顿的问题。


林谷芳老师与学友们在少帅餐厅共进晚餐


大多数人都热衷于为生命做加法,而禅则提倡为生命做减法,即归零。林谷芳老师自己也是几经转型,多次归零。


在不断的“归零”中,超越惯性,不纠结于过去,时不时地回到原点看自己,追问本心。



蒋勋:汉语诗的传承


生命的有趣之处是,人可以透过文化和历史获得生命的延展。比如读诗,可以穿越到几百年几千年前,读懂古人的心境。


而在台湾提到诗,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蒋勋。


蒋勋老师分享诗歌之美


以温暖磁性的嗓音传递文学之美、生活之美的蒋勋说,要是自己有母亲十分之一的口才就好了。母亲给予他对于美、对诗歌的启蒙。


这些启蒙,多以声音的方式呈现,是母亲在切菜、洗衣服等家务时的信手拈来。


蒋勋认为,现在的人都太被视觉左右,而忽视了更有温度的听觉、触觉等感官。甚至,连父母给孩子讲故事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地被电子产品替代。


蒋勋对此不由得感慨,更感谢母亲留给自己那么多有温度的记忆。


记录、思考与学习


声音不仅留存记忆,也贯穿于汉语诗的传承中。


比如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是采集自民间传唱的歌谣。《诗经》中的基本元素就是双音节,因此2+2=4这样的基本结构占了大多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仅仅16个字,就道尽了人生的凄苦:从春日灿烂的过去,到冷漠孤苦的现在。


《诗经》之后则是《楚辞》。


《诗经》以2+2=4提供了一种四平八稳,楚辞则以3,3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浪漫,辅以华丽的装饰音“兮”。如《九歌》“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蒋勋老师与学友们愉快合照


之后,诗经的古典和楚辞的活泼结合,即2+3,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五言诗。


汉语诗就这样以音律传承,中国的很多文化也是通过声音的方式一代代相传,如戏曲、评弹。


而对蒋勋来说,从母亲念的诗里,他得到的不仅是文化上的启蒙,还有对人生的思考:


少年时,爱上李白的豪气;

中年时,读懂杜甫的伦常;

待到暮年,学会王维的云淡风轻。



游学图集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图集可往左滑动)

学友与林炳辉先生交谈如画卷

清净、心静的水月道场

101结业晚宴

参观林语堂故居的学友们



上课之余,大家还游览了钱穆和林语堂先生的故居,在农禅寺水月道场体验建筑与禅意的美妙融合,等等。


思想食堂还会继续开展游学活动,感兴趣的同学们还请关注食堂动态。


长按识别下图▼了解更多


课程咨询 

余老师:18358100119(同微信)

渠道合作

黄老师:13716986368(同微信)


感谢思想食堂2018年冠名赞助商——意大利豪华汽车品牌玛莎拉蒂,他们在百年历史中一直看重和强调思想与精神的价值,意大利的美学品格也让他们在汽车品牌之林中独树一帜。

阅读8622
食堂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