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的未来生活可能是这样的

作者:良仓 来源:良仓 公众号
分享到:

06-25


在20世纪50年代的未来设想中,人们发明了一种管道机器,可以把报纸自动投送到订阅用户的家门口,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60年后的我们正在电子屏幕上用手指刷着当日新闻。

 

尽管如此,人们对于未来的猜想和预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反倒因为日渐增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催生出不少绝妙点子。


从智能手机、家居到可穿戴设备、再到医疗、物理空间、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些日常之物在被注入科技因子后,在具备感知能力的同时,将你从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比如,衣服除了日常穿搭,还可为设备充电;生病可自助治疗;居住的房子不再耗费过多人力……就连坐在车里也不再无聊,甚至随时上演一部科幻电影。





居住空间

省力环保又惬意

 

▲  World's first habitable 3D printed houses


近几年的科技发展使3D打印技术频频刷新自己的存在感,从摆件到公园长椅、建筑模型,人们不断推进这门技术的新潜能,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比如建筑与环境、人力的关系。


为此,世界上第一批3D打印的混凝土结构商业住宅在荷兰埃因霍温问世。这种3D打印技术可以用同一种建造材料,创造出任何形状、质感或颜色的建筑,施工速度得以提升,环境也将得到保护,随着该技术对水泥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也随之减少。

 

▲  在《回到未来2》中,这是一扇可以任意改变窗外景色的虚拟现实窗户


那么未来的城市会变成怎样?未来学家Ian Pearson曾预言过建筑在未来的变化 ,比如它将由人工智能来管理,室内太冷?跟它说就好。而未来房间里的窗户说不定也会变成虚拟现实的屏幕,可以任意改变窗外景色——总之让人类满意就好。


 


医疗健康

解决缺陷没烦恼

 


科技带来的革命性体验自然少不了医疗的进步,事实上,生物医疗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通过研究与学习可以将两者结合,让那些机器获得远超过人类医生的“经验”,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比如一些仿生技术,25岁的年轻人James Young与The Phantom Limb 智能假肢开发计划共同研发的仿生手臂,可以为手机充电、照明——就像《潜龙谍影5》中Big Boss那样——可以接受肩部神经、肌肉的电信号,完成很细腻的动作。当然,除了义肢还有给视力患者提供的视网膜植入物,经过探测后,向大脑发送正确的信号,以便让他们看见世界的模样。




移动出行

未来科技的现实养成范本



随着城市的进化,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未来出行的需求。如何在通勤路上高效工作、打发塞车时光、开启自动驾驶模式、甚至让操作更具未来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制造的指向标。

 


不过,新技术应该带来新体验,这不仅为了出行,更为了生活。只有那些真正解决人们实用需求、让生活更美好的设计才是你我期待的未来。当数字力量取代传统马力,一款为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时代而生的下一代智能终端——BYTON M-Byte Concept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作为一款为自动驾驶时代打造的“下一代智能终端”,拜腾改变了传统汽车的设计语言,让技术服务生活,让科技不仅流于视觉层面,更贴近人类的生活习惯。

 

近期,拜腾亮相2018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拜腾对外事务副总裁丁清芬女士与生活美学平台良仓创始人陈皎皎在“拜腾会客厅”一起探讨当下科技带来的生活变革。


良仓 X BYTON 独家专访视频



“它高大威猛,心思细腻”

一辆有性格、又体贴的汽车



科技不是冰冷的,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柔软。丁清芬表示,如果把拜腾当作一个人,“那他看上去可能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帅哥,但他会流露出很细腻的情感。”

 


对于一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产品,它会是一个怎样的设计,以及在我们将来的生活愿景中所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思考过程,拜腾设计的背后必然是理性的逻辑推理与数据分析,但当你去感受它时,那些让人感到被关怀的设计巧思又让这个工业产品不失为感性的存在:



“每个座椅都可以单独调节,以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因为没有传统的前排中部档位,前排座椅可以各自向内旋转12度,在享有开阔空间的同时,聊天也会更方便,后排乘客也可以毫无障碍的体验共享全面屏。



不同于传统汽车的进气格栅,拜腾在前脸和后脸采用了智能表情设计,它可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开启不同的显示模式,与用户和行人对话,比如一个表情就能告诉你,它可能缺电了。事实上,这些丰富的细节背后是设计师的情感表达。

 


“比性能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像科幻电影一样的酷炫操作


 

汽车远不止于是一种出行工具,它需要承载的功能比你想象的更多,又或者与你设想过的细枝末节恰好吻合——这便是洞察,它是对人类行为在生活中的重要认知,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却总被大家忽略。

 


 “做一辆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追求传统车的性能,而是考虑到人们在车上应该获得怎样的体验与感受。”丁清芬表示,在造车这件事上,除了建构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标准,拜腾对于设计对象的思考让他们拥有了共知的沟通语言:


比如通过脸部识别,它就能认出你,和你对话,应你所需;面对你的手势,它能对你做出反馈……这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操纵可能,“正是我们必须要做,也是正在做的事情。”

 


 

“你有意见吗?那就说出来”

使用者更是参与者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比以往更亲密,甚至不需要基于一个物理的属性便可以把想法、经验、智慧通过一个虚拟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拜腾为了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开启“拜腾智造官”计划,邀请预订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与拜腾工程师、设计师面对面交流想法。首批智造官们已经参与了产品用户界面体验的设计过程。7月上旬,拜腾还将邀请一批智造官赴德国慕尼黑设计中心,参与外形和内饰设计的深入探讨。


 

 “从前期的制造、设计到成品的诞生,拜腾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反馈也能让我们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他们不仅是你的潜在用户,更是一个趋势的观察者。提到为何启动“拜腾智造官”计划,丁清芬如是解释道。



“享受当下就够了”

不为科技而科技


 

人工智能化的未来究竟会变成怎样?人类能一直掌控它并让它服务于自己吗?而Musk称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面对的最大风险”,关于这个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我对未来是乐观的,它一定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好的状态。客观来讲,高科技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些更简单、更方便、更愉快、更高效的生活方式,但不需要你拥有一个怎样的大格局来看待它,也不用那么严肃,只需要感受它的美好,然后用好它就够了。”


这是丁清芬的答案,或许也是拜腾存在于当下,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愿景。

 


 




阅读9140
举报0
关注良仓微信号:iliangc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良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良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良仓

微信号:iliangc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