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8分钟短片,没有一句台词,却震撼了千万父母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6-25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洞察|见解
每晚十点,1000万人陪你读洞见。

作者:鹿妈

来源:女儿派(ID: nverpai)

你究竟是让孩子一年活了365天,还是活了1天,重复了364遍。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月亮朗读音频

01

2015年,一部西班牙动画短片《Alike》一举揽获117个奖项提名,斩获64项大奖。

八分钟的片长,没有一句台词,我却足足看了三遍。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父子,父亲copy是位上班族,儿子paste是个小学生,俩人长得相似,但颜色不同。

一个是充满活力的欢快橙色,一个是冷静干练的忧郁蓝色。

每天早晨,他们就像普通的父子一样,收拾背包,上班上学。

走出家门,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血色的灰白世界。

整座城市像一个自动化的大型工厂,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

他们拥有着统一的节奏,统一的表情,统一的服装,当然,还有统一的颜色:灰色。

突然,父子俩看到一个小提琴手站在红枫树下忘情地演奏。

橘红色的枫树,翠绿的草坪,悠然的深情,自由的神态....

这一切,都显得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paste看呆了,一脸的崇拜和欣赏,他闭着眼睛,甚至开始模仿着他的样子。

正想沉醉其中时,被父亲拉了回来,书包甩在他面前,试图在告诉他,“学校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pasta一到学校就兴奋地掏出纸和画笔,他要把刚才那一幕画下来!

他开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看,结果迎来的是冷冰冰的纠正。

老师拿来一张新的白纸放在他面前,指着上面要临摹的ABCD,像是在告诉他“这才是该学习的东西。”

不过,pasta还是用色彩和创意填满了整张白纸。

父亲一到公司,就开始不停的敲打键盘,机械的重复,一刻不停歇。终于,他慢慢褪去了颜色,变成和周围人一样的灰色。

只有当指针指向七点,下班拥抱儿子的时候,他才会找回他的颜色。

父子坐在长椅上,儿子迫不及待的将下午画的画拿给父亲看,只见父亲一脸的愁容和嗔怪。

彷佛在告诉他,“这里不需要“个性”,你要学会如何整齐划一的融入这个世界,你要学会成人世界的灰色生存法则。”

日子一天天重复,生活如齿轮般向前滚动。

只要pasta驻足在小提琴手那里,就会被拉回现实;只要pasta画自己想画的“世界”,就会被纠正和责怪。

他最终屈服了...

他主动用黑色笔写下歪歪扭扭但正确的字母。

他主动伸出双手迎接那无比沉重的书包。

他也不再幻想可以像小提琴手一样纵情演唱。

而他也渐渐褪了色....

父亲每天最期待的是跟孩子拥抱,回归本色的时刻,但是某一天,孩子竟然不会飞奔而来跟他拥抱了。

他看着自己的身体和孩子的画,突然意识到什么。

在一个沉闷前行的早上,他叫住儿子去看演出,来欣赏这个城市唯一没有向体制屈服的小提琴手的演出。

可那个人已经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原来连小提琴手都放弃了,pasta更落寞了。

看着儿子失望的眼神,copy灵机一动,放下公文包,站在红枫树下,鼓足勇气,两手空空地摆出追求梦想的生动姿态,拉起了小提琴。

那一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彼此都找回了遗失已久的本色。

完整视频请戳

有时候,我们总是一不小心,打着让孩子出彩的名号,做着让世俗磨掉孩子色彩的举动。

你试图教会孩子灰白世界的生存法则,孩子却告诉你这世界应该是五彩斑斓的。

但是你不听。

你让他变得和别人一样,用所谓的“正确”毁掉了你的孩子。


02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有位网友匿名讲了自己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从小到大,我父母就觉得我的好成绩是被他们打出来的。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是同济的建筑系,我喜欢数学,喜欢线条。

但是我妈的同事对她说,这还用选么,肯定是去人大啊,同济和人大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大学。

于是她逼着我把第一志愿改成人大的法学院。

理由是,我同事都笑你傻,真让我丢脸,脑子正常的人都会选择人大,检察官地位高又有面儿,到时你就会感激我了。

大学四年我学着不喜欢的专业,每一天都是从痛苦中醒来,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痛苦努力着但却一无所获。

大二期间,我患上了抑郁症,每天都在拼尽全力不让自己崩溃。”

龙应台说:“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制订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父母控制着孩子的人生轨迹,这个社会控制着父母的选择轨迹。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补习,报名各种培训班,削尖了脑袋也要一涌而上;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报考了好学校,好专业,极力催促着自己的孩子赶快跟上;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完美至极,一照着模子把孩子打造成完美流水线上的产品,不允许有丝毫误差。

当父母被世俗捆绑,盲目跟风时,他便再也看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扼杀了孩子的渴望和纯真。


03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画画,一个个红色的太阳从画纸上“升“了起来,围观的家长们很高兴,因为自己的孩子画出了跟老师范画一样的大红太阳。

偶尔有几个金色的太阳,在家长眼里也能凑合。因为老师说过太阳也可以是金黄色。

唯独一个小男孩画了一个黑色太阳。

小男孩刚想兴奋地解,他爸爸就急忙说道“你这个太阳画错了,老师也不是这样教的啊,你看别人都是怎么画的!”

小男孩变得不知所措,愣在了那里,嘴角边的骄傲还来不及收回,他爸就拿了一张白纸让他重新画。

画什么呢?

画“正确”的太阳。

殊不知,他画的是夜晚睡着了的太阳

有人说:“两片相同的树叶,吓坏了上帝。”

但是父母却让孩子,活成了(copy)复制,变成了(pasta)粘贴。

重复着别人的生活而活,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究竟是一年活了365天,还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4遍,取决于父母。


04

《勇敢做自己》是我女儿这段时间最爱的绘本,没有之一,也值得所有的父母拜读。

里面的道理很简单,但很多父母至今都不明白。

小鱼丹尼出海探索了一整天,当他穿过海浪朝家的方向游去时,他不禁发现:

有些鱼游向左边,有些鱼游向右边;有些鱼向上游,有些鱼向下游;

有些鱼与众不同,有些鱼相差无几;有些鱼浑身光滑,有些鱼尖刺遍体;

有些鱼游在水面,有些鱼停在水底;有些鱼成群结队,有些鱼独自畅游;

有些鱼喜欢阳光明媚,有些鱼偏爱月光皎洁....

你会发现,在蓝色的大海里,有数以万计的鱼,而每条鱼都是独特的,这些鱼一起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而美丽的世界。

就像开头提到的片名《Alike》一样,你和我只是相似,但最终是不同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一起组成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让孩子寻找自己的路,没必要总跟着别人走,勇敢做自己。

因为人活着不是为了做第一,而是要做唯一。

有些孩子,她可能不善社交,嘴上没话但是心里有光,不哗众取宠;

她可能成绩一般,有点偏科但是写得一手好文,从此靠笔杆吃饭;

她可能长相平平,不是大众喜欢的类型,但是心地善良,温暖和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唯一的特殊存在。

如果我们打磨她的唯一,开始逼着内向的人强行社交,逼着有文字天赋的人必须全能,让长相平平的人斥巨资整容,那么只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和悲剧,让孩子变成别人的复制品,沦为芸芸众生。

最后,想用短片《alike》的一个评语来结束本文。

“若这个世界终将走向相似,愿我们能守护孩子们的色彩。

告诉孩子,在灰白的世界里,在终将走向平凡的路上,唯有保持自己的色彩 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闪亮。”

本文转载自:女儿派(微信号:nverpai)

每一个女儿,都是爸妈眼中的稀世名花。

养得好一朝惊艳四座,养不好费心劳神。

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

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我们都懂。

家有女儿,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阅读9751
举报0
关注洞见微信号:DJ0012398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洞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洞见

微信号:DJ0012398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