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越来越磨蹭,和父母的关系竟然这么大

作者:成长树 来源:成长树 公众号
分享到:

06-28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毛小妹

成长树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搞笑的视频《妈妈之歌》,真是喜感,戳中很多年轻妈妈的痛点。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快起来!然后记得叠被子!会热吗?会冷吗?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你的书你的午饭你的作业咧?拿外套戴手套,还有围巾和帽子!别忘了!你有猫要喂!……”


大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着急上火,不停的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


孩子却不以为意,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还给你来一个“回眸一笑”,此刻咱们的心情就跟那“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一样一样的。


一位有过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么说:“孩子的慢吞吞,都是你催出来的。”


1


我的朋友琳子是全职妈妈,她将所有的心血和希望投入到儿子身上。


她儿子进入三年级后,作业变多,压力变大。


她要求孩子四点放学回家后简单吃些点心,晚饭六点之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晚饭后是雷打不动的练琴时间,每天练琴不少于一小时。稍作休息后,开始做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儿子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好,但有时候难免有磨蹭或翻来覆去想不明白的题目。


可琳子是个急性子,总想让孩子早点完成任务,一看到孩子发呆或者磨蹭,就开始催孩子“快点!快点!”


可这孩子动作反而越来越慢,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


曾经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这样总结:


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是训练出来的。爸妈在一旁反复催了之后,基本上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有任何改善。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也是。


或许爸妈放平心态停止催促,才是引导孩子的最佳姿态。


2


在爸妈长时间的不停的催促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数和发火的程度来判断该不该起床。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该不该做作业,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来判断该不该做作业。


孩子总是越催越慢,可以从心理学的三个维度来解释:


催促打乱了孩子的内在秩序,自律性变差


家长对孩子都有一个理想的期望值,孩子的慢让成年人产生失控感。我们不想处于这种失控中,内心开始焦灼,于是开始拼命的催孩子。


家长不断的催促,本质上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和掌控。被控制后的孩子,自我功能被剥削,他只能通过延长时间来确认自我范围。


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自己的领地被侵占了的感觉,用拖延来寻找自我。


跟大家分享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表弟从小聪慧过人,反应灵敏,比一般的孩子要机灵的多。小姨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女强人,一心想把表弟培养成“人上人”。


小学时,表弟的时间永远掌控在小姨手里。我们经常会听见小姨在说:“快点,还有……没有做呢。”


小学时表弟在学习上一直遥遥领先,小姨也对自己的“虎妈式”教育充满信心。


但表弟的吃饭时间越来越长,从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到后来,一顿饭能吃两小时。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用我妈的话来说:“他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是他自己。”


表弟等高年级后,到了初中、高中,成绩慢慢的下滑,最后勉强考上了一个普通本三。


其实在家长的不断催促下,不但会使孩子失去自我,他的自尊水平也在降低。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今后的自律性。


孩子拖延症,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现。


催促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总是催促孩子,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慢。渐渐的就会形成心理定型:我是“需要被催促的”。


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后,家长就会越发着急,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家长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就会给自己有怎样的自我定位,当然就会有怎样的外在表现。


这一切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是否完全信任,以及家长内心的安定和从容。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现在的家长每天面对着高节奏的生活,永远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追求着不输在起跑线上,内心焦虑,从而把焦虑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或许应该像龙应台那样做到“诗意的等等”,孩子一定又是另一番表现。


催促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本来很喜欢做某件事,却被逼迫着去把这件事赶紧做完,一切美好的体验都没有了,甚至对这件事产生讨厌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我们的催促就是“逼迫”,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他用拖延来表示抗拒——“我就不快,我就不快!”


同事的女儿睡前很爱看故事书,但她总是催促女儿去睡觉。在妈妈的经常性催促下,有一天,这孩子的逆反心被激起,不听妈妈的话,反而跑去玩游戏了。


其实,最大的问题在家长,是大人太着急了。


3


想要彻底解决孩子的拖延症,还是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


让孩子独立处理事情,自己承担事情后果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


每个孩子从离开妈妈的肚子之后,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处事方法,乃至秩序。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经提出过敏感期理论,孩子3岁左右会出现秩序敏感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逐渐形成内在秩序,一旦被成人过度干涉、催促,敏感期无法顺利度过,孩子的心理便会失调,这样的失调可能会伴随一生。


试一下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过——自然后果法,把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自己去掌控,自己去左右。拖延造成的所有后果,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自然后果法并不是不管不顾,也需要大人的正确引导。


跟孩子约定吃饭的时间,到时间就收走碗筷,孩子体验过饿肚子的感受,自然会提高吃饭的速度。


又比如跟孩子约定晚上写作业结束的时间,过了时间就不要写了,孩子有过一次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他一定会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这一招曾是一个孩子考到清华的妈妈说的,非常有效。)


跟孩子约定时间,提高效率。


尝到快的“甜头”


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过:记功不记过。孩子做的好的进行鼓励,如果有什么过错不去着重强调,反复提及。


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利索的做完一件事后,大人夸张的表扬一下,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强化作用。


如果孩子开启了他的“拖拉机”模式,就别去反复唠叨了,免得负面强化,最后孩子变成了升级版“拖拉机”。


尹建莉老师也提出过“给孩子设立记功簿”,如果孩子做一件事又快又好,就在本子上画上小红花,后面写上——“今天练琴只用了四十分钟就练会了”,“今天晚饭之前就把作业写完了”。


记功簿中的一朵朵小红花,无比珍贵,可以协助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儿童的自我的控制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的支配。看着记功簿中的小红花,信心满满,也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动作很快”。


当孩子有过多次“快”的体验后,尝到些快的“甜头”,慢慢的“快”习惯也会养成。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谢尔顿》


做个“懒惰”的妈妈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中写到“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过于勤快的妈妈,总是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安排,恨不得手里拿着鞭子抽着向前奔跑,最终孩子变成了“拖拉机”。


上海电视台的主持人舒悦,曾经在节目中提过,自己上学时,爸妈从来不叫他起床,给他一个闹钟,自己起床,他迟到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晚起过。


试着“懒惰”些,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陪得了一时,也陪不了一世。

 

孩子总是在不断的成长,有他自己和世界相处的特别方式,尊重孩子本身的节奏。


做父母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学习,但愿有一天我们都能拥有龙应台那样“孩子你慢慢来”的诗意心境。


阅读8848
举报0
关注成长树微信号:gh_cd33e37397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