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当饭圈粉丝攻陷了足球圈、相声圈、摇滚圈时,会发生什么......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7-04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C罗被叫“罗罗”,梅西成了阿根廷 ACE(饭圈用语,指:王牌成员),内马尓则成了妈妈粉们的“小宝贝”……


世界杯期间,一些体育账号已经被饭圈悄悄“入侵”了......


饭圈,Fandom (Fan+Kingdom),顾名思义,“粉丝王国”,它是一个强组织性、高凝聚力的团体。






有网民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蹴鞠圈饭圈化”(“蹴鞠”,指足球)


早在去年,@旧浪体育 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本来只是一条吐槽两个行业现状的段子,评论区却惊现大批饭圈用语:



这一现象蔓延到了本届世界杯......梅西、内马尔、C罗等都不能幸免......




蹴鞠圈内部的“梅罗球王之争”,在饭圈粉丝们的参与下,走向了“踩一捧一”(饭圈典型作风)......


这股热情究竟从何而来呢?


也许和他们的偶像本身是球迷有一定关系:


2012年,鹿晗就曾凭借一条转发自曼联的微博获得1316万多条评论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6月10日,某视频平台公布鹿晗将担任本届世界杯“解说”一职后,粉丝们更是炸开了锅。



张翰不仅在微博上晒自家豪华影院跟球迷们“共享世界杯”,还表示将在决赛时亲临现场观战。





于是,爱豆的粉丝们也纷纷补课。


光补课还不够,饭团们还买起了球,“看世界杯不赌球,跟饭圈白嫖有什么区别?”


自己 pick 的主队输了球,粉丝们气不过,纷纷评论“裁判nmsl”(饭圈用语:“你妈死了”首字母缩写)......



蹴鞠圈球迷们目瞪口呆。


被饭圈“侵袭”的当然不只蹴鞠圈,以下圈子也纷纷中枪......



摇滚圈


The Beatles 被叫“虫团”、“四只虫仔”,


Paul McCartney 是“虫泡”,


John Lennon 则成了“小强”......


有人还因在微博上谈论披头士而被饭团们集体私信“nmsl”......



相声圈


比如听相声的时候大堆人求字幕…..



为搭档组“cp”(Couple的缩写,意为配对)… 



有组就有拆。饭圈里有一种叫团粉(喜欢一个团的粉丝),一种叫唯粉(只喜欢组合中一个明星的粉丝),一种叫cp粉。唯粉的口号是“拒绝捆绑”:



就这样把二人相声搭档拆来拆去….


单人focus,意思是多人组合里单人的跟拍镜头,本来是韩娱男女团粉们特设的,那些组合人实在太多,出单人镜头情有可原… 



可谁来告诉我相声的单人focus是干什么…...



据说,曾经有一位年轻女“妈妈粉”对着台上的相声表演喊“德纲你看看妈妈”,着实把路人吓得不轻。


还有电影圈、电竞圈......一旦被饭圈化后,画风都变得相当怪异......


对于这些现象,有人非常反感:


“感觉粉丝文化非常宗教。我和他的粉丝们像是生活在两个隔离开的世界里。”





饭圈的强组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定的饭圈语言

 


除此之外还有:

nbcs = nobody cares  

zqsg = 真情实感  

xswl = 笑死我了

yggj = 有句港句

myss = 美颜盛世

…...


2、部署分明


前不久,因为一篇关于杨超越的报道,杨超越的粉丝围攻了报道团队。他们声称:除非拿出逐字逐句的录音和视频证据,否则就是“彻头彻尾的造谣”,要承担散布谣言的法律责任。



这不是第一次粉丝围剿媒体或自媒体。


数月前,偶像练习生大火的时候,有网民在自己微博上对蔡徐坤染发一事发表了看法,说“这个星球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染个头发是给别人的福利….”,因为吐槽到点,被许多大V转发,上了热搜。




蔡徐坤的粉丝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不仅扒出了这名网民的身份信息,公开了他的私人相片,在微博上@此人的学校官微“举报”,而声援他的朋友,照片也被P成了遗照……

 

如此强组织性、排他化、军队般的行动,已经成为许多饭圈(高凝聚度的粉丝群体)的特征。相比“粉丝”这个简单身份,饭圈更像是一个动词——它以夜以继日的行动,以保持对偶像的奉献和忠诚。


如今的饭圈里有写段子的,画插画的,拍视频的,还有追明星活动的,划分层级,粉头们负责指挥部署不同的部门:


包括专业负责转发评论点赞明星微博的数据组织,还有负责“控场”(负责点赞有利评论,压下去不利评论)的控场组织,这些是线上部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流量明星的名字经常莫名其妙上热搜,很多时候是粉丝自发控评的“战果”。


而当明星有生日、发布会、演唱会等线下活动时,又有专门的站子负责线下应援。 


每年 TFBOYS 三位成员的生日就是一场各自粉丝们的豪华生日应援PK战。


他们粉丝应援的特点是“海陆空”,比如为易烊千玺的16岁生日,买下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幕:




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升起巨型“生日蛋糕”热气球:




而王源的粉丝们则为他的16岁生日做了一场大型公益,点亮了过去创吉尼斯纪录的15000平方米的巨屏。(第一次点亮是08奥运,第二次点亮是2014APEC,而第三次点亮就是2016王源生日公益应援。)



到了需要花钱投票的时候,粉丝们会不惜血本地集资。



最近这张创造101的集资表格在网上流传,而这仅仅是一张不完全统计。据一位粉丝透露,如果统计上所有其他站点的集资,光是吴宣仪一人的金额总数就达到了6千万。




3、自我更新与进化


无论怎么行动,粉丝们有一个中心纲领是不变的:一切以偶像的利益最大化为中心。


早前,在《鹿晗的粉丝帝国》一文中,提到了饭圈的高度自律,有些粉丝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意谨言慎行。


前些时候在关于选手王菊的热门讨论中,一条恶评受到大量关注,转发评论过4万——因为在里面道歉的菊粉不仅不生气还编起了道歉绕口令,大家引以为奇观。其实就是饭圈的控评文化的放大再现。



在前文提到的蔡徐坤粉丝人肉路人的事件中,最后还是以粉丝的出面道歉结束。粉头也发出声明,“那些做出人肉行为的人是我家黑粉,我们对此也很不耻,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家大大。”





那么,这种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1、确实来自韩流




韩国的流行偶像崇拜最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了。1980年,韩国明星Cho Yong-pil 在公共场合大量活动,许多粉丝来应援,开启了以年轻女性为主的粉丝文化。



到2000年左右,许多粉丝俱乐部出现。各种疯狂的举动也开始了。


2012年,一则新闻轰动了众人。某韩娱粉丝俱乐部为偶像的周年纪念募集了约合35,000美元,捐给世界土地信托基金,用于建一个以偶像名字命名的森林。


种植热带雨林只是这群粉丝的慈善事业中的冰山一角——他们建立了学校,捐献了血液,并设立了书店。他们还筹集了数百万韩元作为基金,用于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以及在非洲挖掘水井。


参与慈善活动是为了帮助偶像提升形象无疑,除此之外,粉丝们也积极参与偶像的日常公关行动。


这些行动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粉丝们想洗刷长期以来主流社会对粉丝们的负面印象。


2000年左右,许多粉丝俱乐部出现,与此同时,批评的声音也一直伴随,韩国粉丝文化也开始进入学术研究。他们想探究,为什么韩国粉丝能够如此为偶像“出生入死”,并且重复着大量看似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相互攻击的行为?


2、高度竞争的造星工业与粉丝工业




The Birth of Korea Cool: How One Nation is Conquering the World Though Pop Culture 一书的作者 Euny Hong 曾花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描述韩国激烈竞争的学校教育体制——从小学就开始,老师是绝对权威,动辄体罚,大量机械背诵…….并指出这其实就是“韩流”能够成功的关键。相比日本和中国,韩国的男女团明星是以极专业和高度自我要求和吃苦能力闻名的……对他们而言,不竞争,毋生存。


严苛的娱乐工业也酝酿了高度自我要求的粉丝。


另有研究学者总结了韩国人的一种愤怒文化。它根源于他们夹在日本和中国之间多次被侵略和控制的“恨”。这种“恨”,是一种“聚集在心头却难以排解的情感”,在现实中自卑和自尊同时爆棚的人,很容易呈现这种姿态。人们倾向于通过集体行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再加上韩国人的从众心理,这种情绪在集体中固定下来后,就形成了某些特定行为。


3、本土特色的饭圈变体:


随着韩流偶像在我国的流行,以及韩国偶像工业在中国得到的大量模仿,饭圈行为也在国内得到传播。碰上类似的土壤,又结合了当地特色,长出了“变体”。比如“妈妈粉”。


图为看见晒腹肌的TRBOYS成员王源的粉丝们的留言:



101-孟美岐的粉丝在台下“监督”她的举止:



过去粉丝以“女友粉”为主,对异性偶像的幻想主要是钟情幻想。随着低龄养成系偶像的流行,过去只限于大龄有孩女性对自己的爱豆的称呼,也扩展到了未成年的追星女孩身上。 


有人说,妈妈粉,是把父母那种绑架式的爱原样复刻在爱豆身上。而将偶像“萌化”,将偶像的行动,私生活简单化为可爱或正义的行为,起可爱的绰号、叫儿子、女儿,带来的是某种确实的掌控感。





1、粉丝带来的是什么?



除了庞大的经济效益,还有他们对圈外的社会持续有效的渗透和影响。很多偶像被外人了解,是通过其粉丝的行为。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菊文化”。


美国堪萨斯大学传播学教授 Nancy K.Baym 谈到,粉丝是未来文化现象的预兆。今后,粉丝(以及任何品牌的消费者)在塑造他们所组织的现象方面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流行文化产业比任何其他商业部门,都更依赖线上网络,来宣传他们的产品。


如今我们能看见不少商家直接瞄准饭圈市场,做出针对性的商业举动。比如炒cp,沿用饭圈用语作宣传。


2、自己的偶像,自己铸造;


将自己在偶像身上臆想的情节创造、编排,包括起绰号。


在经济水平更加富裕以后,养成、定制偶像是目前追星的主要趋势。比过去不同,现在的粉丝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


媒介文化研究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谈到,通过参与饭圈,粉丝为自己构建了一种连贯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进入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活动领域。


3、圈内与圈外,谁更荒谬:


蔡康永曾这样评价一位他很喜欢的来参加辩论的原女团成员,“她知道自己在做一件荒谬的事(参加女团),而且做得很投入。她携带着这股情报,来到一个更荒谬的地方寻找归属。”


即使对荒谬有所察觉,粉丝们还是乐此不疲地为自己喜爱的个人或团体心甘情愿地付出。久了之后,再荒谬的事情都会变得合理。


又有谁不是这样呢。

阅读8844
足球 摇滚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