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只是足球的问题

作者:飞碟说 来源:飞碟说 公众号
分享到:

07-05


如果我是中国男足的运动员,每到世界杯期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网线拔了,如果可能的话,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等世界杯结束之后,再抛头露面。

 

因为实在受不起那个骂。

 

历年的春晚,国足基本都是小品里被揶揄的对象,黄宏说过“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世界杯,天天都说能出线,到最后,狗带嚼子瞎胡嘞”;宋丹丹说过“什么运动让人揪心?——足球!什么运动最让人揪心——中国足球!”


 

到了世界杯,网民们自然也不会放过国足,但凡有弱队表现出色,国足就会被拉出来游街一次,为了踩国足一脚,甚至会传出不少谣言。

 

比如冰岛逼平阿根廷之后,就传出了“冰岛都是业余队员”的谣言,然后借机嘲讽国足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拿着高薪不出成绩,网络内外,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后来几家比较权威的足球媒体相继辟谣,冰岛小组赛也没出线,这阵风气才算偃旗息鼓。

 

前几天日本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惜败给了欧洲红魔比利时,很多中国球迷在对日本队充满敬意的同时,内心也总有些不爽:都是东亚黄种人,为啥日本就能在场面和战术上不输欧洲强队,而中国队就连进一次世界杯都是奢望?

 

本文就说说为啥中国足球会落后于日本。



-1-

冬之时代

 

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时候,中国足球面对日本,基本上能够达到碾压的级别,那时的远东运动会上,每次中国队面对日本,都差不多净胜三球以上。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棒球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职业联赛正规,民众参与度高。而足球在日本连一家职业的俱乐部都没有,报纸懒得写关于足球的新闻,电视懒得放,踢球的绝大多数都是业余爱好,或者是在没法打棒球的时候的消遣。

 

1978年世界杯,日本电视台首次转播了足球最高舞台的赛事,点燃了民众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但在日本人民刚刚对足球有了点兴趣的时候,一盆冷水又把他们的热情浇灭了。

 

1980年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在香港1-0击败日本,是役之后,日本对足球的热情降到了冰点,后来这段时间被称作日本足球的“冬之时代”。


但有个漫画家叫高桥阳一,这人在看了1978年世界杯之后入了足球的坑,尽管身处冬之时代,但身为漫画作者的他还是决定要画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漫画,于是《足球小将》横空出世。


 

这部漫画的影响力有多大呢?从1981年开始连载之后,日本踢球的人数猛增,体育用品商店的足球装备也销售一空。1998年,日本上演世界杯首秀,阵中的多名球星都是看着《足球小将》长大的。

 

它的影响力也不只限于日本国内,阿根廷的85后球星阿圭罗,西班牙的80后球星托雷斯,意大利的75后球星皮耶罗,小时候都被《足球小将》的动画迷得神魂颠倒。

 

《足球小将》主角大空翼的设定是12岁的小学生,到2018年,他应该已经年近五十,如果真的存在的话,看到日本这样的表现,应该会很欣慰吧。


 

-2-

十四亿人,就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

 

每次说到国足,这句话总会被拿出来,但显然,这句话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国人口众多不假,但足球人口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不占优势,足球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就更被足球强国甩出十几条街。

 

关于中国注册球员人数众说纷纭,不同的数据来源差异极大,中国足协给出的数据是8000人,很多门户网站的报导说是几万,而国际足联官网的数据是71万人。

 

可能统计方法不同,但假设我们以国际足联的数据为准,是71万人,同时期的日本注册球员为105万,将近中国的1.5倍。而日本总人口为1.27亿,其注册球员所占比例为8‰。

 

中国的注册球员与总人口所占比例为0.5‰。


 

说完人口,再说场地。2015年世俱杯上,广州恒大输给了日本J联赛的广岛三箭,《每日经济新闻》发出了一篇报导,详细描述了在基础设施上,中日两国足球氛围的差异。

 

作为中超豪门广州恒大的所在地,广州是中国足球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但而分布在公园等公共区域内的足球场仅为15个,分布在社区及村镇的足球场也只有69个。

 

而东京对公众开放的足球场多达113处,每一处足球场都有好几块场地,也就是说东京的公共足球场有几百个,远超广州。

 

2016年的数据显示,全国的足球场才一万个,平均一万多人有一个。

 

有人在谷歌地图上看过东京的地图,在穿过东京的江户川两侧,都是棒球场和篮球场。

 


这可是寸土寸金的东京,这地方您不建个江景房,去建一堆体育场,放国内,地产商非得骂您暴殄天物不可。

 

足球人口没日本多,基础设施没人家多,中国足球的发展不如日本,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打个比方,你看到别人家孩子钢琴十级,非常羡慕,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弹得一手好钢琴,但您既不给孩子买钢琴,也不给他报钢琴班学习,就给他一本琴谱,让他天天看,到了考级的时候就让他上考场,您觉得可能考过吗?

 

所以,国足烂归烂,但能踢成现在这样,说是酒囊饭袋,真有点过了。


-3-

“学习踢球两不误”与“不务正业”


 

高中时候我一好朋友是校队队长,所谓的校队平时是没有训练的,就是到了每年的高中比赛去踢几场,也没有教练,就一个老师带队,除了因为和队员关系好才到现场助阵的之外,基本也没什么观众。

 

我们市内的另一所重点高中更逗,足球场修得挺好,但有个明确规定:不让踢球。球都不让踢,就更没有校队可言。

 

现在的情况应该比当年好很多,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踢球这事依旧持反感态度,相信很多爱踢球的人都听过类似的话:

 

“你踢球有啥用,能当饭吃吗?赶紧学习去!”

 

总之,如果你把业余时间放在了踢球上,在别人眼里,总会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但日本对孩子踢球是什么态度呢?

 


 

这段视频是几年前的一段日本小学生联赛的录像,一群小学生踢球,若干个摄像机从多个角度专业录制,配备专业教练指导战术打法,小孩子们的装备应有尽有,场上也有观众加油助威。

 

《足球小将》走出屏幕有木有?

 

高中生联赛在日本更受重视,2018年的全国高中联赛决赛,比赛场地是日本国家队的主场,举办过2002世界杯的埼玉体育场。比赛开始前,几十家电视台在体育场前枕戈待旦,几万名观众在现场观看了比赛,而本场比赛的收视率在日本达到了惊人的7%。

 

这只不过是一场高中生的比赛而已。

 

而且,对高中比赛尽管如此重视,大多数学校也并不以培养职业运动员为主要目的。

 

拿走出了多名日本国脚的高中“豪门”——滝川二中为例:

 


 

这样,学校参与足球运动的孩子如果无法走上职业道路,也可以好好学习,上大学读书。有了后路,当然可以全情投入到足球当中了。


-4- 

我是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踢球

 

而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去尝试职业足球道路,完全情有可原,如果我有孩子,可能也会反对孩子踢球。

 

足球的成材率极低。拉玛西亚青训营每年都有不少孩子投身其中,但能够留在巴塞罗那,或者成为足球运动员的只是凤毛麟角,梅西那种超巨更是万里挑一的存在。

 

在这种成材率下,像日本或者西方的发达国家,即便你踢不出来,还可以继续读书,有个退路,但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其特殊性,中国的职业球员大多数来自体校。

 

我认识一个职业队员,她从初一开始就离开了普通中学,专门训练,文化课就是走走过场,以混为主,好在她踢到了职业队,但我们想想,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7-8岁被告知,他的才华无法成为职业球员,那你的孩子怎么办?难道还有时间回去上课,参加高考?

 

这就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一个尴尬处境:足球与读书没法共存,好好读书,可能会少一个球星,但起码能保证你像大多数人一样过个小日子;全力投入到足球中,万一你当不上球星,未来很可能一片灰暗。

 

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只有那些家里不差钱的孩子才有退路,他们才有追求“足球梦”的资格。


 

中国自古就讲究“穷文富武”,放现在的足球上,作为家长,起码能保证:即便孩子踢不出来,他的后路我也能安排明白,我才敢让他去踢球。

 

至于大多数作为普通人的家长,只能让孩子走读书这条路,虽然未必能飞黄腾达,但起码不至于落魄。

 

到这又能扯出一大堆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的青少年只能在足球和学习之间选一个?

 

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只能采用相对来说更公平的应试教育。

 

为什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因为一线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把好的资源全部吸引过去了,其中当然包括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师等等。

 

往深了说,又能说到阶层固化等问题,说多了都是麻烦,我就点到为止了。

 

只是希望各位以后在黑国足的时候要明白一点:

 

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只是足球的问题。




世界杯都是假球?l 

别让软色情侵蚀你的孩子l土味英文名

关于熬夜和早起l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阅读9031
中国 足球 
举报0
关注飞碟说微信号:feidieshuo952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飞碟说”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飞碟说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飞碟说

微信号:feidieshuo952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