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个地方最需要防晒,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作者:丁香医生 来源:丁香医生 公众号
分享到:

07-07

 防晒霜、防晒服、遮阳伞、遮阳帽……夏天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


但是,有一个特别脆弱的部位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却很少有人考虑它的感受。


它就是——眼睛。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已经广为人知,而它对眼睛的伤害却很少有人了解,因为这种伤害更隐蔽、更阴险。紫外线可以直接照进眼底,伤害视网膜,表面上却看不出来。


紫外线能直接照进眼底


图片来源:medical-animations.com


有个极端的例子:幼儿园忘记关紫外线杀菌灯,多名小朋友的眼睛被紫外线灼伤,红肿流泪,疼得睁不开。


图片来源:新华网


看着都让人心疼。


这种伤害叫做「电光性眼炎」,当眼睛长时间、大剂量地暴露在紫外线下就会中招。


电焊或者去雪山时忘了戴防护镜也是诱发原因。


这些高强度紫外线照射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多见,更多时候,紫外线带给眼睛的是长期的、缓慢的伤害,一开始难以察觉,日积月累会越来越明显。


3 个眼部常见病

和紫外线有关


平时走在阳光下,紫外线虽然比紫外线灯、烧焊等弱得多,但还是很容易伤害眼睛。


1. 白内障


白内障指的是本来晶莹剔透的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变得混浊。


老年性的白内障最常见,它与紫外线关系密切。日照强的地区,得白内障的人更多,年龄也更早。


据统计,中国南方地区 ≥50 岁的人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约概率约 30%,非南方地区的概率约 20%。

 

当然,紫外线不是唯一致病因素,即使不接触紫外线,晶状体也会出现混浊,只不过可能症状轻一点、发生晚一点。

 

2. 翼状胬(nǔ)肉


这个名字有点难念的病,指的是眼睛上了一块像翅膀一样的肉状物,当它长到黑眼珠中央,挡住光线,人就看不见了。


紫外线越强,翼状胬肉的发病率越高。


据统计,在相似条件下,我国新疆、西藏等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发病率为 12% 和 27.2%,而河北、山东的发病率约为 7.1% 和 10.5%。


翼状胬肉长啥样?



翼状胬肉是因为角膜、结膜被长期照射的紫外线损伤,导致功能失常,结膜组织向角膜内生长,形成「翼状胬肉」,俗称「攀睛」。

 

翼状胬肉一旦形成,有可能一直长大。较大的翼状胬肉做了手术后,视力也会很难恢复正常。


3. 视网膜黄斑病变


视网膜也会吸收紫外线,尤其是黄斑区——接受光线的中心部位。


研究表明,紫外线和可见光都可以促进老年性黄斑变性及其他黄斑病变的发生。


如果没注意保护眼睛,上岁数后真的会「老眼昏花」,再也不能玩手机追剧看综艺了。


想要阻挡紫外线,只需一招——

 

选好墨镜,记得戴


图片来源:giphy.com


1. 看参数


戴墨镜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但是不是所有墨镜都有效。买墨镜首先要认准正规商家,其次要留意 UV 参数。


推荐使用 UV 400 的墨镜,它能 100% 防护紫外线,防晒效果最好,是选购佳品。


比如这种标识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些墨镜看起来时尚时尚最时尚,但是既没有防晒参数,又不是靠谱产品,这种千万别买,可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做实验啊。

 

2. 这些情况不用戴


紫外线虽然有害,但也用不着谈「紫」色变,紫外线较少时不用戴墨镜。


怎么判断紫外线多少?最好的方法是看紫外线指数,指数 >2 就要防晒了。


很多手机的天气预报就有

出门前别忘了看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还有,室内、晚上真的不用戴墨镜。别笑,真有人这么问……


3. 遮阳伞不能代替墨镜


打了遮阳伞也要戴墨镜,因为遮阳伞只能遮某些方向的紫外线,地面方向反射过来的挡不住。

 

最后要提醒大家一下,普通眼镜无法阻挡全部紫外线,如果你近视,可以配有度数的墨镜。


有人觉得眼镜、墨镜来回切换有点麻烦,其实我们每次出门都要抹防晒霜、穿防晒服、随身带遮阳伞……多带一副小小的墨镜,用不了几秒钟。


眼睛每天操劳过度,多爱它,我们才能看见更多美好。


快为心灵的窗户选一副好「窗帘」吧。



责任编辑:董天

参考文献:


1. Variations of pterygium prevalence by age, gender and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 我国老年性白内障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年第 52 卷第 6 期


3. 翼状胬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年 1 月



分享 给小伙伴

图片来源:giphy.com

阅读8814
举报0
关注丁香医生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丁香医生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丁香医生

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