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的大学青春,徘徊在生与死之间 | 真实故事

作者:实习僧 来源:实习僧 公众号
分享到:

07-06

时光回溯到2013年。


那时,我和小余还住在一个寝室里。只不过我是文科生,她是理科生。


那时,我们过着相似的日子:上课、吃饭、熬夜写作业,单纯地期盼着高考能考一个好分数,进一所好大学。


后来,听说她去了省内某所医学院,成为了我们寝室八个人中唯一一个医学生。



“ 大一:解剖惊魂 ”


小余就读的专业是临床医学注定与病床捆绑在一起


但其实刚开始,她的大一和这世上所有的大一没什么区别。


学习的课程都是和医学略有些沾边,但并非强相关的。比如医学物理、医学生物、有机化学……


每天平均下来七八节课程,活脱脱一个高中加强版。


| 实验课里,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 。


当然,大一也有部分专业课,系统解剖就是其中之一。而她要解剖的,不是青蛙、兔子,而是人。


这是小余要跨越的第一座高山。


这门课程是在解剖楼里进行的,除了尸体,楼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标本,分为完整标本(比如剥离掉其余部分只保留人体完整血管的血管标本)和局部标本,按类别分层摆放。


和传说中的一样,一走进解剖楼,小余就能感觉到阴冷的气息。即使是盛夏,整栋楼都是凉飕飕的。


解剖课会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五六人一组,共享一份试验品。在小余和同学们进去之前,试验品就已经分组放好了。


刚开始,他们不会上手解剖,而是对着解剖过的试验品研究辨别。等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上手解剖,恰如庖丁解牛。


上解剖课,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障碍。第一节课,他们研究的是尸骨。刚开始,大家还只是光看不碰,过了一会儿,有人就壮胆拿起一块细细观察。这时,大家才有胆子去试着触碰眼前的尸骨。


那天,小余以为自己上完课后会失眠,没想到到了晚上,她安稳地睡着了,完全没想起当天看过的尸骨。


其次,适应各种生理冲击也是必需的。解剖室中无处不弥漫着福尔马林的气息,浓烈到辣眼睛。每次上完课之后,小余的鼻子、嘴巴、头发里都充斥着福尔马林的味道。


上完课之后,试验品是要搬回福尔马林池里保存的。有一次,有同学一时疏忽,没能把试验品的手浸进去,等到下次回来上课时,那只手已经高度腐烂了,恶臭扑鼻而来。


“一个男生当场就把早饭吐出来了。”小余说。



“ 大二:蓝色生死恋 ”


系统解剖不过是临床医学必备的基础,到了大二,无数专业课就摆在了小余面前。


“那个时候,我才深刻感受到:我现在流的泪,都是选专业时脑袋进的水。” 小余向我吐槽说。


大二的专业课有病理、免疫、寄生虫、组织学与胚胎学……好几门都得背下来,不背,是根本无法通过期末考试的。


这一系列难啃的专业书,被他们称为“医学蓝色生死恋”


| 传说中的“蓝色生死恋”,图源网络。


挂科的恐惧让小余基本告别了娱乐生活,整个大学就没怎么参加活动,更别说专业课扎堆的大二了。


所以离期末还有两个月,她就已经开始备考了。


| 一边复习,一边崩溃。


小余不是唯一一个在备考苦海中挣扎的人。到了期末,凌晨两点,学校的自习室依旧灯火通明。


“结果我们老师说:你们的书才A4纸一半大小,又那么薄,一天就可以看完……”


| 在书上皮一下,很开心了。


学习久了,大家总能给自己找点乐子。苦中作乐,是医学生自动养成的技能。


普通如小余,就把配图改造成表情包。高级一点的学霸,发挥的空间就无边无涯了。


| 学霸的学习笔记长这样。


不过,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的。


在这一年要死要活的学习备考后,小余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奖学金。



“ 大三往下:青年医生 ”


升入大三,小余搬到了位于市区的校区,学校两所附院就坐落在附近。


从这时候开始,小余就开始了自己的见习生涯,每周去医院一个下午,做一些指导医生交代下来的简单任务。


| 在耳鼻喉科见习的瞬间。


到了大五,她就开始实习了。


实习的时候,小余早上八点就要到医院,等指导医生准备好了,就跟着指导医生、同组实习的师兄师姐一起去查房。


查房时,小余不做别的,就负责草记医嘱,查房结束之后再跟着师兄师姐一起去电脑上开医嘱,学习如何使用系统 。此外,如果有新病人,小余也会负责心电图等基础工作。


| 实习门诊人山人海,像春运一样。


医学实习需要在各个科室轮岗。小余去的第一个科室是心内科,第二个则是消化内科。


到消化内科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人,需要立即取血。


那时,组上只有指导医生和小余,而小余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紧急的状况,也没有取血经验。一接到这个任务,她的心就开始狂跳起来,手忙脚乱去找取血单,填好了,就冲了出去。


消化内科在4楼,而取血室在17楼。大楼仅有两部电梯,还要排队等候,她没有一刻犹豫地朝楼梯跑去。


等跑到17楼,取血室的医生看了一眼她递上来的单子:“取血还要取血盒,你就只带了一个单子,要回去拿。”


她慌张了:“病人快不行了,大出血!”


看她那凌乱的模样,医生也不再固执了:“好好好,赶快拿下去吧。”


没有取血盒,小余便只能把血包捧在手上。走廊过道人多,她怕撞到了血包,就把血包举在头顶,一路举着跑回了消化内科。


幸甚,抢救成功了。


抢救完成之后,老师才过来跟小余开玩笑:“小余你也太可爱了吧。你举着血包冲过来的样子,像是要叫我们一起去炸碉堡。


但别人就没有她这么幸运了。


小余说,有个同学去实习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抢救,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得每个人轮流按压,大家费劲了力气,却没能将病人抢救过来。


现在,那个同学已经决定转行了。



“ 生与死之间的青春 ”


在五年前,我们都没能预想到:我们随后的青春,会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当我在教室里对着PPT上的理论发呆时,小余要直面的,是鲜明的生与死。


现在,五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她还要去医院里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才算是真正“毕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而成为医生之后,她还要面对一箩筐的专业考试、职称评比。


“一旦决定继续走下去,这一辈子都要读书、考试。”


毕业了,医学生涯的进度条却不过刚刚加载完前面的一小部分。


要走的路,还很长。


点击“阅读原文”
用手机也能找实习(`・ω・´)

阅读8977
大学 青春 故事 
举报0
关注实习僧微信号:shixiseng5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实习僧”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实习僧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实习僧

微信号:shixiseng5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