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专家观点 | 泰康在线CTO潘高峰:金融科技必定助力保险技术变革

作者: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来源: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公众号
分享到:

07-12


7月6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承办的中国保险大讲堂“7·8”全国巡讲第七站在浙江省杭州市开讲。会议邀请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CTO潘高峰就《金融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实践》主题展开授课。

潘高峰

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兼CTO


金融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实践


第一,现在全球保险科技最领先的为北美地区,目前北美占整个融资总额中85%,亚太占其余的15%美金,而中国占亚太的一半。所以说中国市场巨大并且很具潜力,金融科技必定会为保险技术应用带来历史发展机遇,形成保险科技发展绝佳时期;


第二,保险科技目前已经有了诸多应用和实践,助力保险全流程的改进甚至变革;


第三,虽然现在是保险科技发展的绝佳时期,但是保险科技也面临这一些挑战,未来消费者将在整个生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作用,未来发展之路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第四,保险科技的快速崛起将为保险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将成为保险创新的主要动能来源。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保险,以泰康在线为例


第一,云计算

在保险科技的推动下,保险也逐渐深入用户自身的生活当中,带来了保险业务的不断攀升,保险公司数据处理量与以往相比呈十倍、百倍和千倍的增长。这对保险行业整体IT系统的并发响应能力、存储能力、拓展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云计算,可对传统保险行业的IT技术架构进行系统化升级,适应互联网保险时代的瞬时流量和海量用户。目前,泰康在线基于云计算平台,创造性地采用了“双核心”架构,即传统保险核心系统和互联网核心系统,能够轻松应对“11.11”等峰值时期的数据处理,并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第二、物联网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UBI车险将有望达到1400亿元的市场规模。泰康在线拟利用UBI技术, 提升用户对车辆的感知、保险公司与用户的相互感知,实现对车辆的安全检测、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提醒,事故发生时的一键报警等,提高车辆安全性及用户粘性。


第三,大数据

泰康在线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针对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产品推荐,主动触达用户;与此同时,为用户提供天气关怀、儿童关怀、车险用户关怀等人性化的服务;此外,利用大数据更好地实现了风控;


第四,人工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基本可体现为以下几点:


1)智能客服机器人:在客户投保、理赔、续保全流程环节,利用7*24客服机器人值守,实现快速响应,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目前泰康在线智能客服机器人回复准确率最高可达99.9%;


2)智能保险顾问:通过简单测评,给客户快速提供合理客观的建议及产品;


3)OCR/人脸识别:自动识别证件信息,减少客户输入时间,降低输入错误;自动核实投保人信息, 客户可随时随地投保。


4)RPA技术:利用机器流程自动化完成包含大容量数据、高频交易处理任务,无需人工触发,自动执行流程,替代手工操作;


5)智能核保:通过智能核保,对核保流程进行简化,基本在1分钟左右,在3步内可完成,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得到不同的专属核保结果,让一部分不符合健康告知的用户也有机会通过责任排除等形式享受保险保障,进一步扩大可承保人群;


6)票据识别:以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识别各类票据类型,实现理赔录入自动化,快速辨别票据真假,减少理赔成本,提高客户理赔速度;


第五,区块链

泰康在线布局的区块链“反飞蛾”联盟系统,是保险行业在区块链领域的首个尝试,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和大特保、泛华等多个渠道进行了数据同步和数据共享等一系列操作。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根据智能合约,界定用户在投保时是否具有投保资格和可购买保单金额,既保护了用户隐私,又能在源头上杜绝一系列欺诈行为的发生。


当前,纵观全球保险科技发展,我国在保险科技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金融科技和保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监管环境、市场环境的建设。未来:


保险科技的快速崛起将为保险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将成为保险创新的主要动能来源。


阅读9164
观点 在线 高峰 保险 技术 
举报0
关注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微信号:InsuranceOU_Chin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中国保险网络大学

微信号:InsuranceOU_Chin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