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阻击天价药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7-13

来源:视觉中国


垄断的市场催生垄断的价格。

/

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粟灵

编辑 | 王芳洁


近日,关于国际药企巨头是否可以就原研药高额定价的讨论如火如荼。


讨论一方认为,生命权高于一切。国际药企巨头的原研药定价不能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而是应该对其进行适度限价。


另一方则认为,原研药上市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临床和注册过程,整个流程耗时10-15年时间,花费数以十亿美金计,而成功率低于10%。巨额回报是其研发的主要动力和再研发的资金支持。不尊重专利权的印度仿制药则扰乱了市场秩序。


喧嚣声中,康弘药业集团副总裁殷劲群依然奋战在眼底病药物的市场一线。国际药企巨头、老对手诺华因一部电影而突然“招黑”,并没有打乱他的脚步。


过去四年里,殷劲群带领团队向诺华发起挑战。中国本土原研药康柏西普(商品名:朗沐)在中国市场击败诺华的雷珠单抗(商品名:诺适得),并迫使后者从9800元/支降价到7200元/支。


竞争进入白热化后,双方均开启降价模式。去年7月,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分别以5550元/支和5700元/支进入医保目录。后者比最初定价下降了42%。


“最大的获益者还是中国老百姓和中国患者。如果没有康柏西普,他需要降价吗?根本不需要。能够创新一个国家Ⅰ类的新药,本身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殷劲群微笑着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玩世不恭中透着自信与坚定。


康柏西普是中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通用名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I类新药。它与印度仿制药存在着根本区别,后者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国际上饱受诟病。


国际巨头是否可以就原研药高额定价?


康柏西普尝试给出一个答案:新药研发推动市场竞争,国家和商业医保兜底,这或许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降价的有效途径。


巨头垄断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廖志强已从业四十余年。2011年以前,对于黄斑变性,中国的医生们只能诊断不能治疗。“只能看着病人眼睛瞎,作为眼科医生是非常内疚的。”


黄斑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眼底结构,是眼底视网膜最重要的部位。一旦黄斑损伤,视力就会严重下降,直至最后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随着年龄的增加,黄斑在没有其它可知的因素影响下出现病变,就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如果出现了出血、渗出、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就属于湿性黄斑变性。黄斑变性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在西方国家,黄斑变性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该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近亿人的糖尿病患者也都面临着黄斑变性的风险。


2006年,由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和诺华合作开发的雷珠单抗上市。这一跨时代的药物,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6年全球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罗氏拥有该药在美国的商业化权利,诺华则取得该药在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独家权利。2011年,诺华的雷珠单抗获批在中国上市。


垄断的市场催生垄断的价格。


“价格一家为大,9800元/支。加上治疗费,一个病人一个月大概要花费1万多,我们当医生的还是很心疼的。当时社保也不能报销,只有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可以支撑。”廖志强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雷珠单抗的销售额仍在迅速飙升。据国内样本医院数据统计,雷珠单抗2012年销售额为4766万元,2013年则达到1.91亿元。到2017年,即便已被迫大幅降价,并在市场份额上被康柏西普超越,雷珠单抗依然收获了3.14亿元的销售额。


2011年的康柏西普,还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早在2006年,就在雷珠单抗在国外上市的当年,康弘启动了康柏西普的研发计划。该项目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名单,研发和注册审批都进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绿色通道。这代表着政府层面对国产原研药的支持。


“中美贸易战,特别是中兴事件的芯片,让我想到了康柏西普。在医药行业,外国特别是美国,也想掐我们的脖子。民族企业掌握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当下,廖志强有感而发。


有着同样忧虑的中国“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俞德超,于2006年回国并加入了康弘,领导康柏西普的研发。在此之前,他在美国已是全球首个抗肿瘤病毒类药物“安柯瑞”的主要创始人。


阿柏西普在国际市场上对雷珠单抗的阻击,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这支队伍。2011年,再生元与拜耳开发的阿柏西普(商品名:艾力雅)获批上市。


在结构上,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接近。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阿柏西普的治疗效果优于雷珠单抗。这一研究结果,后来被康弘的市场团队广泛利用。


新手突围


2014年4月,康柏西普正式在国内上市。参加过这场发布会的记者向《中国企业家》回忆,当天康弘与诺华在相邻的场地举办活动,诺华声势浩大,康弘低调简朴。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二者之间的实力差距。


“他们是奥迪,我们是奥拓。”殷劲群自嘲。


但康柏西普的研发成功,在国际上早已引起关注。2014年2月,在连续十年排名全美第一的巴斯康姆帕默眼科研究所的年会上,大会主席提到:“康柏西普是第一个在美国之外研发出的高端生物药。请关注来自中国的力量。”


 “一个创新药的开发在中国是很不容易的,一些基础的东西都没有,包括开发创新药必需的动物模型、药理和毒理的评价体系。”俞德超曾经向媒体回忆康柏西普的早期研发情况。


他通过朋友认识了华西医院眼科主任、当时中国眼底病泰斗严密的关门弟子张明,一起开发了眼科药物的动物模型;后又遇到华西的药理毒理专家王莉,一起建立了眼科药物的毒理评价平台,研发才走入新的局面。


经历了7年的研发历程,2013年11月,康柏西普在中国获批上市。


“一个产品伟大不伟大,不是体现在实验室,而体现在市场。”康弘董事长柯尊洪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有着清醒的认知。


对手是国际巨头诺华。


“我们必须承认他的实力比我们强,无论是总体还是眼科。”殷劲群明白,诺华的众多眼科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多年的市场经营,使他们在人才、渠道、专家等方面都已非常成熟。


一场针对全国不到1500名眼科医生的战争打响了。


以价格搏份额是康弘使出的第一招。康柏西普上市的定价为6800元/支,比雷珠单抗低了3000元/支。


紧接着是被业界戏称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由于是客场作战,诺华主要布局的是全国重点医院。而拥有主场优势的康弘,则先从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二线医院入手,实行战略包抄。


由于眼科注射专业性,康弘开启对更为基层的眼科医生的培训,并将之转化成康柏西普的“粉丝”。这是竞争对手难以实现的。


2015年,康柏西普在外围市场全线超越雷珠单抗的同时,用学术攻势加紧了对核心医院市场的抢夺。


面对康弘的凌厉攻势,诺华的人员稳定性受到威胁。在全国某顶级医院的销售代表,一年换了三拨人。


2016年,诺华也开始出招。他们先是上市了雷珠单抗的预填充剂型,再是将其旗下两个公司的眼科产品、团队、资源进行整合。


一系列动作以后,诺华还是不得不选择价格策略。诺华宣布,自2016年7月5日起,雷珠单抗在中国的价格由9800元/支调整至7200元/支。此时,其在华专利还有2年才到期。


价格差距缩小以后,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静观其变的双方,都随时准备着扣动下一轮降价的扳机。


殷劲群意识到,雷珠单抗在全球上市12年累计超过200亿美金的销售额,早已回收成本,完全可以支撑他们做一些不符合一般商业逻辑的举动。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疗程价格动辄几万元的高值药品来说,一旦竞争对手成功进入医保报销而自己没进,基本上就是灭顶之灾。


康弘和诺华都开始了与人社部组织的国家医保药品价格谈判。


2017年7月,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同进医保名录。康柏西普价格降至5550元/支,雷珠单抗价格降至5700元/支。


降价的背后,是更多的中国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目前美国市场是人民币11000元/支,如果我们能够尽快通过临床研究,对全球的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2018年5月,康弘启动了康柏西普在美国的三期临床试验。殷劲群希望在国际市场复制中国市场的胜利。


而又一个市场竞争者的加入,或许也能为国外患者带来降价的福音。




值班编辑:武昭含

审校:杨倩


阅读9458
举报0
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号:iceo-com-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中国企业家杂志

微信号:iceo-com-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