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内蒙古首位!呼市二中一教师赴老挝支教……

作者:内蒙古晨报 来源:内蒙古晨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7-13

 看着首批捐赠的一批优秀图书经国内审核通过之后运抵老挝百细华侨公学,杨煜东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来自呼市第二中学的杨煜东成为从内蒙古自治区走出的首位赴老挝百细华侨公学支教、考察的教师。


杨煜东介绍,这次支教的华校是位于南部占巴塞省巴色的华侨公学。巴色在老挝语中的意思是河口,当地的华人、华侨更习惯称呼这里为百细。百细华侨公学1929年创办,到现在已是一所具有89年历史的老校,是老挝最早的一所华文教育学校。学校约有25%的华人、华侨子女,其余部分由老挝当地学生、越南侨民子女、柬埔寨侨民子女构成。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办学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百细华侨公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百细华侨公学为呼市第二中学授匾(左二杨煜东)


记者在杨煜东写的第一篇日记中看到,“2018年1月15日清晨,这是我来到老挝之后第一次参加升国旗仪式。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清晨,平生第一次身临其境的注视着五星红旗升起在异国他乡,感慨万千……”


“按照以往惯例,第一节课我会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一番,告知学生们我来自于何方。可是面对着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身处在连张世界地图都没有的简陋教室里,我着实感觉有些窘迫。”杨煜东说,后来他只能用拙劣的绘画手法在黑板上描绘着家乡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用草原的歌声将孩子们带到草原的深处。


手把手教学,心连心交流。杨煜东明白,从他跨出国门那一刻,自己肩负的责任就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教学中,他会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典故,让学生们多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逐渐拉近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


在老挝四个月的时间里,杨煜东已经深深地融入学生们当中。他想要尽其所能地多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由于教育经费较为紧张,学校无法更新中文图书,书籍陈旧落后,严重影响当地华侨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阻碍了中文教育的开展。于是,杨煜东特向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和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提出申请,委托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部开展赠书活动。之后,《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典故》《中华上下五千年》《边城》等一批优秀图书运抵老挝。


现在,杨煜东已经返回呼市,可他的心还在不时地牵挂着支教的华校。


“当地教育医疗等条件都欠缺,我特别想在这方面能帮助他们,比如协调教育部门在教材上予以资助,或者能提供医疗、义诊服务等,希望百细华侨公学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外事办以及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交流、援助工作能一直继续下去。”杨煜东说。如今,他把自己很多业余时间用在公益事业上,这段支教经历,带给他的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



|来源: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李艳红)

|本期责编:江金艳

|本期审核:张杨

阅读9520
内蒙古 教师 
举报0
关注内蒙古晨报微信号:gh_3198223275cf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内蒙古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内蒙古晨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