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光明日报“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项目组缅怀乌丙安教授:那个热爱非遗的“90后”走了...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7-13

资料图:2013深圳话说过年(照片由乌丙安教授生前提供)


“从中国的夏至那天起到今天一周了,柏林的气温下降到了每天15度左右的低温,我都穿上薄羽绒服取暖,可以认定二十四节气确实是中国的自然节气,套在德国的气候上是不适用、不科学的!这,正是中国二十四节气认知的重要特质。”这个打趣柏林“冷夏天”的中国学者、这个生活中时刻牵挂非遗的民俗学家,把自己的朋友圈定格在了6月25日,也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德国-----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1日晨6时45分在德国柏林因病逝世,享年90岁。


资料图:2011调研河南非遗民俗(照片由乌丙安教授生前提供)


“90后”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太突然了,半年前的相识就成为永别,我们约的采访还没有成行呢。”得知这个消息,光明网“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项目组的成员们既心痛又遗憾,眼前浮现的仍是1月24日在光明日报四楼会议室,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会时的情景:


没有秘书、没有助理,90岁的乌丙安教授独自一人从沈阳飞到了北京,令接他的人大吃一惊,乌老却轻描淡写说“出趟小差”,从容自如,无需别人的帮助,一切都是自理;


不仅昂首挺胸、行动敏捷,完全没有耄耋老人的暮气和迟缓,而且还思维活跃、精神矍铄,自称“90后”,幽默的话语时时迸出,逗得周围的年轻人不时哈哈大笑、如沐春风;


不仅在台下妙语连珠,到台上更是“气场强大”,言语铿锵有力,洋溢着对非遗满满的热爱和情感:“荣誉应该属于大家,特别是传承人和传承人群,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希望国家十几亿人都自觉地保护非遗,这是我一生的想法。”“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为乌丙安教授颁发荣誉证书


“乌丙安教授当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当之无愧、名至实归。”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高度赞赏乌老对中国非遗的贡献:参加了国家非遗名录15000多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参加了40多项世界级人类非遗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工作,参加了4500多名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


荣获首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是乌老生前最看中的一个荣誉,他曾自嘲说:“活这么大年纪,也算走了一回红毯”,“以前一提到‘民俗’别人就觉得土得掉渣,这一次民间文艺也终于走上红地毯了,给那些致力于非遗传承和民俗文化发展的专家学者、专业青年以及非遗传承人们打了‘强心剂’,提高了他们推进传统文化工作的自信心。” 


人生中的三个“春天”

“父亲一生跌宕曲折,这次走得很平静安祥,是在睡梦中安然离去的。”身在德国的乌丙安先生儿子乌镝悲痛地说:“今年4月份发现身体不适后来德国治病。他的微信朋友圈都是他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此热爱生活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受病痛的折磨,人们只看得到他脸上的笑容,其余却一概不知。”


“风雨一甲子,耕耘六十年”在2013年7月中国民俗学会召开的“乌丙安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研讨会”上,乌丙安先生说自己命运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缩影”,经历了“三个春天”。


1929年,出生在呼和浩特一个蒙古族家庭;1949年,20岁的他只身离家投奔晋察冀解放区,后来辗转来到北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1953年,24岁的乌丙安又成为新中国首批研究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师从钟敬文先生研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两年后被分配到辽宁大学讲授民间文学课,那是他学术研究的“第一个春天”。


资料图:2011国家非遗苏州庙会调研(照片由乌丙安教授生前提供)


1958年到1978年,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是在劳动改造中度过的;直到49岁时,乌丙安才返回阔别了20余年的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学岗位。乐观的乌丙安,却把这段磨难变成了“财富”,变成了“田野调查”的最好机会,结识了农民、工匠、艺人甚至巫医神汉等各类人物,他说:“作为一个民俗学者,不幸中的大幸是在多年的农村艰苦生活中,我几乎忘记了自己屈辱和艰苦的境遇,相反却如饥似渴地采集了300多万字珍贵的第一手民俗资料。为未来的事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积累。”


1978年,重新开始中国民俗学研究,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退休后的20年主要从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学术研究的“第三个春天”。


65年弹指一挥间,从“小乌”到“老乌”再变成“乌老”,不变的是他对民俗文化研究的坚守、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词给予他应有评价:一生坚守老而弥坚,在守候文化遗产的战线上他是一名老兵;严把质量不辞劳苦,在守护非遗的大厦口他是一名守门人,他用时光诠释了对祖国文化的爱,用热血抒写了对民族遗产的情。


“靠双脚走出来”的民俗学研究

“我的民俗学研究是靠双脚走出来的;我这一辈子都把心思放在传统文化上。这是责任和义务,更是本份,我自得其乐,非常开心,这还是长寿的本钱。”“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会上乌老怡然自得的声音还犹在耳畔,那神彩飞扬的表情还犹在脑海,激发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和关注。


“这就是乌老的魅力,在不经意间,点燃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染你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汪欣记得乌老经常告诫年轻学者“一定要脚踏实地融入民间,不能高高在上脱离民间。”乌老做了60多年的民俗和民间文艺研究,徒步万余里,在全国29个省的200多个乡镇村落做实地调研;每年都会有至少100个工作日在基层采风,到哪个地方都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土语,要做到“真正有效的踏查采风”。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乌丙安先生相识,从此有缘受先生教诲和指导。相识二十多年来,他在民艺学发展、手工艺传承等许多问题给予我指导,我也有幸聆听了他的许多演讲,陪他走了不少的地方。”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回忆起与乌老的交往,“在为人上,他乐观大方,平易近人,视晚辈如朋友;在学术上,他从未在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上止步,而是不懈地探索和钻研,以学术奉献社会”。


资料图:2007国家非遗景德镇陶瓷技艺调研(照片由乌丙安教授生前提供)


“精神永驻,风范长存。”乌丙安教授所在的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开设悼念专题“乌爷爷,我想对您说”。一起看看,真正的“90后”对乌老都说了什么?


最后一次见乌爷爷,后来一直盼望着乌爷爷能再来给我们上课,听他讲民俗心理学。乌爷爷乐观开朗的心态一直感染着我们,说我们学民俗的人,就该首先把生活经营好。乌爷爷一直是辽大民俗学的骄傲,何其幸运;和乌爷爷有过这么多接触,何其不幸,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多希望,能再给您过一次生日,多希望,筹备的会议能够如期举行,多希望,您能一直陪着我们,陪着民俗学继续发展。——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冯姝婷


这是我和乌爷爷的最后一次聊天,昨天因为那句“有机会还会见面的!”哭到不行,但是,我觉得乌爷爷去得肯定很安详,最后的时光里他还那么开心。——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张贞


记得刚开学的见面会,他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神采奕奕地又唱又跳,尽全力地向大家展现这个专业是多么有趣。全程站立并持续不停地作一两个小时的演讲,年轻人尚且感到疲惫,何况一位接近鲐背之年的老者?所以,敬佩之余又都是心疼与惭愧,他使我重新定义了专业、坚持与风骨。您的一切我们都将铭记。——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金丹妮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网记者 靳铃涵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时请注明微信投稿or合作)

阅读9156
光明 中国 
举报0
关注光明网微信号:gmw_00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光明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光明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光明网

微信号:gmw_00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