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部在国外获了顶级大奖的国产片,很多人都不敢看

作者:独立鱼电影 来源:独立鱼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7-14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这句话,大家都耳熟。


但这句话的最常用场景,是在安慰逝者家属时。


生、老、病、死,这人之常情的四个字,单拉出一个来,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关于「生」,鱼叔曾经介绍过豆瓣9.5分的纪录片《生门》。


影片用生猛的镜头,见证妇产科里无数产妇闯过鬼门关,迎来新生命。



关于「老」,鱼叔介绍过的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爱》,给出了最残忍而真实的回答。


「老去」的背后哪有那么多「夕阳无限好」,更多的是「近黄昏」的无可奈何。



关于「病」,最近爆红的《我不是药神》,切中了我们每个普通人都逃不掉的痛点——病不起、活不起。


命比纸薄,唯一的路就是靠人民币续命。



今天,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字——死。


「死」,跟前面三个字都不一样,事实上,他无法和前三个字并列。


它与生、老、病三种状态相伴相依,是最终敲下的一声法槌,无法挽回、必将面对。


人类的悲剧在于,我们如此害怕死亡,但却必将走向死亡。


因此,这个话题成了我们口中的禁忌,哪怕被我们提起,「死亡」也仅仅是个离开了我们的切身体验的概念罢了。


今天鱼叔要说的电影,就是一部「直面死亡」的作品。


事先声明,这不是恐怖片,但比恐怖片更让人脊背发凉,请各位鱼友自行抱紧自己。


《方绣英》



号称「直面死亡」的电影很多,但鱼叔认为,没有任何一部能比《方绣英》更赤裸、更真实。


其「直面死亡」的程度,从影片的海报就可见一斑。


海报中,这位张着嘴,牙齿裸露在外,眼睛不知看向何处的女士叫方绣英。


此时此刻,她正在死亡。


《方绣英》是导演王兵执导的纪录片作品,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洛迦诺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和戛纳、威尼斯、柏林并称「欧洲四大电影节」。


陈凯歌曾凭借《黄土地》,拿过银豹奖。


而这次是该电影节历史上首次被一部纪录片摘下最高奖


拿着奖杯凹造型的王导↑↑↑


王兵这个名字,在纪录片届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口碑。


他拍摄的独立纪录片《铁西区》,长达9个小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也被选入《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影片。


影片被分成了工厂、艳粉街、铁路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豆瓣评分都超过了8.3。



今年,由他执导的8个小时的纪录长篇《死灵魂》在戛纳首映,但因为题材敏感,基本上无缘大银幕。



今天所讲的《方绣英》,在王兵的作品中,算是体量最小的一部,只有86分钟。


主人公就一个,没有承载大时代下的悲怆,也没有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


只讲一个人,和她的死亡。


方绣英是浙江湖州织里一个小渔村里的普通农妇,她身患阿兹海默症



你没有看错,这个看起来精神状态还不错,身材有些发福的人,与海报里奄奄一息的老人是同一个人。


患病初期,她还能正常生活,能自由走动,能看电视,能认出身边人。


到后来,她只能躺在床上以流体为食,连翻身都困难。


她已经不再认识她的亲人,叫她的名字她也听不见。


眼睛空洞睁着,没人知道她在看什么,也不知道她是否还能思考。


每当她闭上眼睛,大家就开始担心,她究竟是死了,还是睡着了?


只能摸摸她的身体,确认还有没有活人的温度。



在小学课本里,一直有一句话让鱼叔映像深刻,可能很多鱼友都记得——巴普洛夫很忙,巴普洛夫正在死亡


巴普洛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他在死亡临近的时候,闭门谢客,他通过口述,让助手记下他的死亡体验。


在《方绣英》中,镜头成了方绣英的助手,忠实地记录下了她的死亡。


而作为观众,我们不曾陪方绣英走过人生的任何阶段,却将目睹她生命的最后时刻。



目睹一个人的生命一点点衰微,是件极其残忍而痛苦的事情。


很多人都经历过亲人离世,陪伴他们走过生命最后一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可以走出门喘口气,也可以移开视线,停下来缓解伤痛。


但在观看方绣英的死亡时,我们却无法选择。


导演用了大特写,从一个固定视角牢牢地「盯」着这位正在死亡的老妇人。作为观众,我们被镜头绑架,无从回避。


所有人,都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盘旋在她的头顶死神,是怎么一点点将一个人的灵魂剥离她的躯体。



这部影片,由两类素材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刚刚提到的「死亡特写」;第二部分来自守在方绣英身边的亲人的生活。


他们守在方绣英身边照顾她,给她喂水、擦身。


他们也围绕在她周围闲聊,聊她的身体状况,聊以前的往事,也聊她死后该如何安葬。


在亲人们闲聊中,方绣英像是一件摆在中央的道具,话题围绕着她,却已经早就和她没了关系。


她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反应,从别人口中说出的她的过往、她的生死,她听不见,也不回应。


她唯一能做的动作,是向前伸展着手臂。她有时候能成功地将手臂伸向床边,悬一段在床沿上。


每当她这样做,鱼叔总是在想她是不是看见了什么,想抓住什么?或者她想离开这张将她牢牢禁锢的床,走出去看看。


我期待从她的动作里看到哪怕一点点欲望,找到那些证明她还活着的蛛丝马迹。



我们常常用「有没有呼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死掉了。但其实作为一个人,正在的死亡比咽气来得更早。


巨大的特写,没能将方绣英的呼吸放大,反而放大了死亡。


她睁大的空洞的双眼,是个巨大的谜团——她死了吗?


如果还活着,除了呼吸之外她还剩什么?


我们很难从她的枯槁的脸色捕捉到任何有意义的表情,她眼睛里偶尔闪现的流光,是鱼叔唯一能抓住的,她还活着的痕迹。


可是,那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光芒,到底来自方绣英的内心,还是因为眼睛干涩身体本能分泌出的眼泪的折射呢?



唯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已经无法开口。


虽然她张着嘴,还在呼吸着生命中所剩不多的空气。


鱼叔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上影节,我从未觉得一部电影可以让人如此煎熬,中途几次想起身离场。


但这一次带有「被迫」性质观影,却像一次拷问,我们真的能直面死亡吗?


豆瓣的评分,是对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注解,目前这部影片只有6.7分。



按以往的标准,这一定有「烂片」嫌疑,因为它残忍、枯燥、漫长。


全程没有回光返照,也没有展现什么人性之光或者人性之恶,更看不见什么显而易见的反思。


影片记录的就是一个平凡人,一段「平庸」的死亡。


或许有人会问,这有什么意义呢?


很抱歉,死亡的真相或许就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看过太多描绘死亡的电影,死亡在犯罪电影里总是「轻于鸿毛」,一杆枪打死一串人,我们也无动于衷。


死亡又某些人物类电影里「重于泰山」,一个人的死亡,一整个民族都为之痛哭,整个世界都在地动山摇。 


 《勇敢的心》 


而大多数人的死亡,没有被赋予那么多的含义,它只是一个人不得不走向的终点,一种无可奈何的人之常情。


但「平庸」的死亡,难道就没有被纪录的意义了吗?


《方绣英》鱼叔不忍再看第二遍,因为内心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体面地看着一个人死去。


但「方绣英」这个的名字,我会一直记得。



不是因为亲眼目睹过她的死亡,而是我知道她也活过。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Netflix用15年拍摄一个人间恶魔,现实果然比电影更可怕

连丹麦都不敢上映的禁忌片,三观炸得稀碎

阅读8967
国产 
举报0
关注独立鱼电影微信号:duliyumovi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独立鱼电影

微信号:duliyumovi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