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癌王】它癌变不会痛,但发现就是晚期!男女必看!

作者: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公众号
分享到:

07-15

佩佩小编

今天要说的,就是胰腺癌

它被称为“癌中之王”绝非浪得虚名。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癌症的总体生存率都在稳步上升,但“胰腺癌”在其中却是个悲催的异类——生存率不升反降,让人头痛。

广卫君认为大家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来源:生活报,医学界,普外时间,肿瘤时间


“癌王”有多可怕?

  

难发现

胰腺癌发病几乎没有预兆。胰腺平时默默躲在右上腹的小角落,周围又被胃、十二指肠、肾包围,即使胰腺出了问题,一般检查也很难发现。



 难治疗

它的杀伤性强破坏力大,还容易侵犯周围血管脏器,容易受波及的,就是肝脏。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约8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雪上加霜的是它还缺医少药5年生存率只有8%,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可怕的胰腺癌细胞)


我们对它很陌生,它离我们却并不遥远。不少名人因它离世,比如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香港演员沈殿霞、《哈利波特》中“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一经发现,常常就是晚期,神仙都难打救!

要知己知彼,远离病魔,就要了解胰腺癌是怎么得的?


胰腺癌是怎么得的?


胰腺是人体的“酶工厂”,主管着人体的消化和代谢功能。


尽管胰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但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胰腺癌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烟不离手的老烟枪、经常过量饮酒的酒鬼、习惯性外出吃饭,油腻饮食,大鱼大肉的人群。

如果有以上这些习惯的,广卫君提醒你需要格外注意你的胰腺健康了。

胰腺、胆囊疾病患者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胰腺钙化患者需要注意。

而胆囊疾病因胰腺受到反复炎症刺激,容易诱发癌变。

新发糖尿病患者

“新发糖尿病”被研究人员定义为在36个月内被诊断的糖尿病。近期,《国家癌症研究院杂志(JNCI)》研究发现,最近发生的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新发糖尿病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后果。


胰腺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的胰腺癌并无明显症状,如果有下面症状,病程大多进入了晚期。


腰腹部剧烈疼痛


胰腺癌患者以腹痛为首要症状,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容易被当作胃痛或腰肌劳损而自行服药治疗。


不同的是,胃病吃胃药就基本能控制症状。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药无效,且呈持续性基本无明显缓解时间


黄疸


皮肤、巩膜等组织被染成黄染。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


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就是说排出来的便带有油花,所以很多患者会出现体重突然下降的情况。



远离胰腺癌,关键要预防!


这个“癌王”大boss,打又打不死。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过我们还跑不过吗?远离胰腺癌,就靠两个字——“预防”!



戒烟



不仅是胰腺癌,有证据表明吸烟对多种肿瘤有着直接关系。



注意饮食




少油少盐,规律三餐。不要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此外,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腊肉、油炸食品,一定要少吃少吃少吃!



坚持运动




每周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促进代谢,对身体大有裨益。病魔最爱羸弱的身躯和颓丧的懒人。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让你清楚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外,如果担心自己患上胰腺癌,可以通过做CT肿瘤标志物检查



保持乐观的心态




顶级医学杂志《细胞》刊登的一项经典实验则显示,每天傻乐的“快乐小鼠”,被人工诱导出的多种良恶性肿瘤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开心点朋友们,人间很值得)


对于已经患病的胰腺癌患者,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日常饮食多吃好消化的,低油脂的,规律三餐,配合医生,积极开展手术治疗,切勿听信偏方。



若能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将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绝佳机会。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和早期检测胰腺癌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了。



话说回来,我们不能草木皆兵的怀疑自己这里那里有病,但对于这种发病率几乎就等于死亡率的癌症,该有的警惕还是不能少!记得也转发给身边人提个醒!

编辑:卓佩仪   责编:陈广泰


点赞给你加满血

猜你喜欢

【痛心】赵军艳医生安息!愿天堂没有伤痛!

【提醒】多名女生因运动致横纹肌溶解,这样运动,极损身体!

【药师说药】乙肝妈妈意外怀孕,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为健康点个赞

阅读9518
男女 
举报0
关注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h_4ea00880e1a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