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有没有问过,碗会怎么想

作者:槽边往事 来源:槽边往事 公众号
分享到:

08-07

夜了,问一个想了一天没想好的问题:中国人究竟怎么看待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去海滨,由于自己的疏失大意,造成两个孩子溺亡,于是一堆人说不要批评那位母亲了,她已经很惨了,人人都有疏忽的时候;但你要换了是个保姆带着两个孩子去呢?现在网上大概已经在联名要求枪毙保姆了吧?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你耗尽30年积蓄买的玉碗,你打碎了,这是你的损失,值得原谅和同情;你耗尽30年积蓄买的玉碗,保姆打碎了,这是保姆失职,造成了你的损失,所以保姆应该赔偿,必须被批评和指责。


如果你也赞同上面的分析,而且没有任何疑问很顺滑地就看了下来。那么,在你看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算是人和碗的关系,对吧?是人和所有物的关系,对吧?


我想再问一句:你觉得你自己是一只碗么?


人们在评判事物的时候,都自以为客观公正,这不过是因为人很容易忽略了自己所处的立场。同情、理解乃至原谅那位母亲,隐藏了为人父母的立场。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去看,没有什么比失去子女更为惨痛、更为深重的人生打击了。所以,所有的同情、理解和原谅都是顺理成章的,看起来不偏不倚的,而且怀着深重的人道关怀。


但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立场。在一个事件中,一定有施与的一方,也就一定有承受的一方。除了父母的立场,还存在子女的立场。在海滨浴场的悲剧里,因为父母的疏失还是保姆的疏失,乃至是救生员的疏失,对于溺亡的小孩子而言,有多大区别?当他们从海面上升起,穿过云团,站在天堂的门口,得知自己是因为父母的疏失而死,他们就会露出原谅释然的微笑?得知自己是因为保姆的疏失而死,他们就不禁流露出怨恨愤怒?如果我们站在小孩子的立场,应该用什么去原谅他们的父母?


那么多人站在父母的立场,极少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同一件事情,那么,这些人把小孩子当做什么?一个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还是依附于父母的某种珍贵物件,某种和车子房子一样的附属物品?如果是前者的话,一个人损失了自己的性命,对于他而言这是不能更大的损失,这是不能更大的伤害,人们难道不应该更关注是什么让他遭受这样的命运么?难道不是这种追问对于他而言才是一种公平么?


只有碗,人们不会对一只碗的碎裂感到抱歉。一只玻璃杯,一张桌子,一扇窗子,任何私有的财产,人们不会对它们的损毁感到抱歉,人们只会去安慰主人,因为那是主人的个人损失,那是主人的私有物品,人们为了这损失而心痛,为了主人的损失而表示同情和关切。还是那个问题:那你觉得你是一只碗么?


我觉得把自己理解为一只碗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么父母把子女忘记在车里,导致子女因为高温而晕厥甚至死亡,会有那么多人同情和原谅父母;但与此同时,如果孩子被锁在幼儿园校车里,同样因为高温晕厥甚至死亡,会有那么多人愤怒地声讨园方。这无关孩子的生命安全,无关孩子的个人权利,这是在讨论私有财产的处置方式。自己是过错方的时候总是可以原谅,而受委托一方则要负担全责。如果这不是在讨论私有财产的处置方式,为什么社会新闻里会有父母阻拦交警打破车窗救人?坚持要去找车钥匙开门呢?


每一次都会有人呼吁,要理解家长,要体谅家长,要同情家长的处境。我同意,没有人能一辈子不会疏失大意,也没有人能24小时随时盯着自己的孩子。我也可以更进一步,论证我们今天所有活着的人,都曾经历经过不止一次的生死危机,只不过是我们运气好,一时的疏失并没有酿成惨重的后果,但不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里都有我们的幸运。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但是:


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理解,一次又一次的体谅,一次又一次的设身处地之后,我忍不住想要问一句: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站在碗的角度想一想?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去问一问那些碗,问问他们怎么想?


那些在网上忙于呼吁,忙于安慰的人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得空,转身去问问自己身边的子女:如果是因为我的过错导致你的死亡,孩子,你能原谅我么?


什么是爱?什么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什么是父母对私人物品的爱?为陌生的父母呼喊,或者是陌生的孩子呼喊,这中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究竟是爱自己,还是真的爱孩子,表现出来会有怎样的不同?把一个人当做平等人来爱,那种爱会是什么样子?


希望那些人问完自己家的碗之后,能够回答我的问题。


题图摄影:Jonny Lindner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往期回顾: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推荐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目前正在院线上映。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一起去看,那么就自己一个人看也好。《小偷家族》是一部反社会电影,主题是人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成员。故事是一个极度荒诞不经的都市传说,距离现实生活极遥远。但是,是枝裕和能用极为温馨柔美的镜头,精准无误地表达人物情绪和人物关系,而且是用非常平静淡然的口吻讲述出来,给人极度真实的感受。最后,这人选演员的本事一流,尤其是儿童演员。额外多说一句:同样是拍女性内衣,是枝裕和那么内敛简单的镜头,居然能够拍得那么欲望汹涌。




阅读9116
举报0
关注槽边往事微信号:bitse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槽边往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槽边往事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槽边往事

微信号:bitse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