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外卖不再现做,改用方便菜肴包,那还能吃吗?

作者:果壳网 来源:果壳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8-14

最近几年,外卖越来越火。


很多人都习惯在家里手机一点,不到半个小时,一份好吃的菜肴就送到你的面前。不过,今天有媒体报道了外卖中使用方便菜肴包的新闻,大大震惊了许多习惯点外卖的消费者。


外卖店使用菜肴包报道 | weibo


菜肴包到底安不安全?


菜肴包其实就是提前把食物做熟,然后冷冻保存,在使用时进行简单加热就可以吃了。这种方式能够方便快速地提供食物,毕竟订餐高峰期排队、等待取餐的时间过长,对买卖双方都很麻烦。


实际上,这种做法早就有了, 且很常见,比如高铁盒饭、飞机餐、洋快餐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提供食物。


飞机餐也是菜肴包加热的 | HuffPost


外卖行业拼的是效率,各大外卖平台也都在拼速度,在当前这种效率第一的发展模式下,菜肴包是必然的选择。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菜肴包可能在安全性也有保障。因为这些菜肴包都是提前做熟然后冷冻保存的,非常方便运输保存,由于冷冻保存,细菌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还能降低一些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所以,这种菜肴包的做法可能还更安全


菜肴包还有营养吗?


很多消费者担心菜肴包重新加热会造成营养损失。


的确,重新加热会造成营养损失。跟现做现卖的食物相比,方便菜肴包需要进行彻底加热,对于食物的风味和口感会有一些影响,对于热敏性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等的破坏也的确会更大一些


但是一般来说,损失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而且,现在很多外卖都是油多、蔬菜少,本来提供的维生素C就少,损失不损失对你每日饮食的营养贡献都不大。


如果真的希望吃得营养健康,外卖也不会是大家的首选——还是晚上回家多吃点蔬菜水果吧。


补充蔬果才是营养正道 | pxhere


塑料包装会析出有毒物质吗?


还有人担心菜肴包都是用塑料包装然后微波炉或者沸水加热,会析出有害物质。


这个的确是一个可能的风险。但是,如果外卖行业都用正规的塑料,就不用太担心了。


注意辨别塑料餐盒 | amazon


如果大家注意看,就会发现所有的快餐店里的塑料餐盒,只要是用来微波加热的,通常都是5号塑料——聚丙烯(PP)。 PP 比较耐热,能耐 150 ℃ 左右的高温,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反复加热也不会有问题


实际上,任何塑料中都难免会有一些物质会迁移出来。不过,只要是正规的塑料餐盒,一般都是不用担心的。国家对塑料餐盒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对其中的一些迁移物也有限量要求。可以认为,只要外卖所用的餐盒是正规的、合格的,我们就可以放心使用,并不会有什么健康危害


所以,目前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外卖行业是否对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呢?这是行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菜肴包是不是添加了防腐剂?


这种菜肴包可以放三个月或者半年,有些人担心是不是加了防腐剂。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的,因为它根本就不需要使用防腐剂。


这种菜肴包都是经过熟制,然后再冷冻保存的。熟制就相当于杀菌了,冷冻条件下细菌也无法生长繁殖,这种菜肴包当然可以放很久都不坏,根本不需要用防腐剂


还有没有其他风险?

这种菜肴包到底还会不会有其他风险呢?


其实从风险的角度来说,任何食品都是有风险的。这是不可避免的。风险是一个概率,风险有高低,概率有大小。


菜肴包当然也有它的风险,但是它的风险并不比现做的菜更多,风险在所有餐饮业都是存在的。比如食物储存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等等。这并不是菜肴包独有,而是整个行业普遍的问题。


不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营养角度,菜肴包跟现做的菜其实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菜肴包其实是可以吃的


菜肴包还是能吃的 | restaurantandcafe.com


不过,很多消费者点外卖的时候期望的是“现炒现做的食物”,如果是用的方便菜肴包,就跟期望不同。这就需要商家对消费者进行告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实际上,由于快餐行业的特殊性质,各大平台都是互相比拼“超高效率”,何不敞开天窗说亮话?将菜肴包的使用在整个行业推广并进行规范化控制,会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阮光锋

(ID:ruan-nutritionlab)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阅读9072
举报0
关注果壳网微信号:guokr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果壳网

微信号:guokr4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